初中语文

班昭续《汉书》
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竞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⑴世叔早(  )     ⑵帝召入宫(  ) ⑶昭受读。(  )
翻译下面句子
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
文中写同郡马融的目的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孝公①既用卫鞅②,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个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③,黥④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①孝公:秦孝公。②卫鞅:人名,即商鞅。③虔;人名。④黥:古代的一种肉刑。
与文中“将法太子”的“将”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B.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D.扶苏以数谏故,上(秦始皇)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从本文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之一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七 录
(张)溥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或问:“何勤苦如此?”曰:“聊以强记耳。”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明史·张溥传》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所读书必手钞 (通“抄”)
B如是者六七始已(停止)
C日沃汤数次(白天)
D后名读书之斋曰(命名)
翻译句子。
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张溥的成才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物轶事】
周敦颐为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后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 (《周敦颐传》节选)
注释:①手版:古时大臣上朝时所持的笏。②分宁:分宁县。敦颐曾在此地担任主簿。③吾属:我们这类人 ④赵抃(biàn): 人名。⑤谮(zèn)口:诬赖的话
【读文知人】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周敦颐)
【品诗明志】
有风还自掩,无事昼常关。开阖从方便,乾坤在此间。(《书舂陵门扉》周敦颐)
①舂chōng陵:古地名,今湖南宁远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乃手版归                       ⑵下之              
视其所为                       ⑷之甚威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作用(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杀人媚人意将隧入攻其后也 B.予为信然
C.又以污秽善政为耻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D.香远清曾其所不能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⑵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                                              
下列句子与《书舂陵门扉》中三、四句流露出的思想情趣不相同的是(  )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周敦颐人如莲花,请从【人物轶事】中概括出周敦颐的事件来验证【读文知人】中
的划线句。(不少于两件事)
周敦颐是一个怎样的君子?请结合三则诗文概括回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乙]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注释:①籍:项羽的字。②项梁:项羽的叔叔
下面每组中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吴广素爱人我行我素 B.皆已失期不期而遇
C.学万人敌敌众我寡 D.梁与籍俱观与时俱进

对下面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夺而杀尉(表示顺接,相当于“然后”) B.尉果笞广(鞭打)
C.梁以此奇籍(因为) D.虽吴中子弟(虽然)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①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②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对秦的统治,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请阅读下面材料,对相关历史人物任选一人做一点简要评价。
①陈涉:“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②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③高祖(刘邦)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 !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必夫奇鬼也,我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也,遂逝迎之。丈人望见其子,拔剑而刺之。
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梁:大梁,战国时魏国的都城,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西北。部(pǒu):部娄,同“培塿”,小山丘。 ②诮(qiào):责备。③责:通“债”,外债。④端:故意。
下列句中的“之”与“拔剑而刺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欲辱之 B.至之市
C.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D.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扶而道之(         )         ②必夫奇鬼也(         ) 
③我尝闻之矣(        )        ④恐其父之不能也(         )
翻译句子。
①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
②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
读了上面的短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明史·宋濂传(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宋濂,字景濂。性诚谨,官内延久,未尝讦人过。(帝)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于是帝廷誉之曰:“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未尝)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
(濂)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高丽、安南、日本至出兼金购文集。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                                   (节选自《明史·宋濂传》)
【注】①宋濂:字景濂,明初文学家。②讦(jié):攻击。③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④恶:同“勿”。⑤诮(qiào):讥讽。⑥不以姓氏:而不称其姓氏。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⑴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间召问群臣臧否(        )     ②未尝一日书卷(       )
既而帝览其书(        )       ④景濂,几误罪言者(       )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于学无所不通

A.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B.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C.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D.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于 是 帝 廷 誉 之 曰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横线句子的意思。
⑴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
⑵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通读全文,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划浪线的句子有何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阮孝绪传(节选)
孝绪七岁,出继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十六,父丧,不服绵纩,虽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闻其笳管,穿篱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竟获免。 
(节选自《南史选译·阮孝绪传》)
[注释]①出继:此处指把孝绪送给堂伯阮胤之做儿子。②绵纩(kuáng):指丝织品。绵:丝绵。纩:絮。③颠覆:指王晏遭杀身之祸一事。④笳管:即胡笳,一种乐器,比喻王晏的仪仗。⑤坐:因事入罪。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闻者咸叹之   (2)不绵纩    (3)孝绪之必至颠覆 (4)亲而不
下列句子中的“其”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屡至其门 B.故人不独亲其亲 C.安陵君其许寡人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                                                             
选文中的阮孝绪具有哪些品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
(甲)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志,甚奇之。
解释句中加点词 
①等死,死国可乎                  ②吴广以为然。                                     
③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              ④勤知其有清志,甚奇之
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耕之垄上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
B佣者笑而应曰     而庭宇芜秽
C尝与人佣耕       尝闲处一室
D勤知其有清志     安陵君其许寡人
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与“扶苏以数谏故”相同的一项是(    )

A.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B.吴广以为然
C.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翻译下列句子 
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②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比较甲乙两文中人物特点,说出其异同。在刻画人物方法上,都有哪些共同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人不知而不                   学而不思则         
译成现代汉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文中有些词语已经作为成语流传下来,其中两个表示虚心好学的成语是: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本文中孔子的哪句话?
用一个成语概括选文最后一则的意思。
从这六则论语中,你看到了孔子怎样的治学态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外文言文阅读(共8分)
陈灌列传(节选)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擢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帝取为式,颁行天下。伐石筑堤,作水门蓄泄,护濒江田,百姓咸赖。有坐盗麦舟者,论死数十人。灌覆按曰:“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谋劫也。”坐其首一人,余悉减死。灌丰裁严正,而为治宽恤类此。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
【注释】①环所居筑场种树:在住处周围种了大量的树。②擢:提拔。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③豪右:豪强。④覆按:复审案件。⑤丰裁:风纪。
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段2处)
灌 率 武 勇 结 屯 林 中 盗 不 敢 入 一 乡 赖 以 全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灌诣军门见(      ) (2)命筑城泰州(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
结合本文所列举的事件,说说陈灌是个怎样的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不解其意                  ②积雪始晴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说说文中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茍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富贵,无相忘                          
(2)天大雨,道不通。                      
(3)为天下,宜多应者。                      
(4)大楚兴,陈胜。                      
翻译句子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结合全文,试分析这次起义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陈胜吴广为发动起义作了那些舆论准备工作?请简要概括。你怎么评价这些准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录,回答问题。(12)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是         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解释加点的词:
(1)不亦                  (2)学而不思则罔                   
(3)好之者不如之者          (4)人不知而不愠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请根据下列成语的出处,写出成语:
示例:出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成语:(2)三人行,必有我师。
出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成语:               
出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成语:               
《论语》讲述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为人处事等方面的道理。请从选段中选择一例,结合自己的经历,就某一方面阐述的道理谈谈对自己的启迪。
例:我选第____    则,启迪: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阅读与赏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 是      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是         时期伟大的          家,教育家。
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只限两个停顿。
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 。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字。
①人不知而不(        ) ②与朋友交而不乎(   )
③学而不思则(        )   ④子在上曰     (       )
翻译句子。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讲述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为人处事等方面的道理。请从选段选择一例,结合自己的经历,就某一方面阐述的道理谈谈对自己的启迪。 
例:                                                                  
启迪: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