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诗词的赏析,都有误的一组是( )
①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赏析:“春尚好”“泛轻舟”用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悦之情。
②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赏析:句中的“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法,形象而又含蓄地表达了这位女子整天等待远行爱人而未果的失望、痛苦的心情。
③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从尾联来看,这首诗写的是朋友为诗人送行,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友人真挚情谊的感动。
④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赏析:此句作者以魏尚自比,表达了自己期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1)《未选择的路》一诗中“路”象征()
A.有形的、无形的、各种各样的路
B.诗人自己的生活道路
C.人生之路
D.森林中的小路
(2)关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是前苏联诗人普希金。
B.诗人通过想象,展示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图景,鼓励人们克服眼前的困难,增强生活的信心。
C.本诗既是诗人对心爱的孩子的叮咛和嘱托,同时也是勉励自己的座右铭。
D.这是一首蕴涵哲理的政治抒情诗。
下面关于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艾青《我爱这土地》) |
B.余光中的《乡愁》以时间短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贯穿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全诗主要表达了对父母妻儿的绵绵思念。 |
C.“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灰烬”“血”“泥”是对沦陷区凄凉景象的概括。(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
D.郑愁予的《雨说》一诗采用了拟人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 |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 这两句诗既是写景,又点明了时令季节。同时,通过写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春和旧年的交替,还告诉人们:新的事物是挡不住的,人应该积极向上,乐观生活。 |
B.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归园田居》) 这里的“愿”表面上是写自己的田园劳作之乐;更深层的意义是诗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他要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重新找回自我,去开创一番事业,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
C.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这两句诗运用两个典故,写自己被贬归来的感触——王叔文等好友已经故去,对他们只有无尽的怀念;岁月流逝,人事全非,自己已恍如隔世之人,心中满是悲痛和惆怅。 |
D.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流沙河《理想》) |
这里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树立理想,拥有信念,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但这一切又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所以又是一种牺牲。
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归鹤宁明
从潮起潮落的芦苇荡钻出一尾鱼白的尖叫
A.宁明的这首《归鹤》则以其深厚凝重的笔触,勾画出一副瞬间展现的场景。 |
B.“潮起潮落”,既是对波澜起伏的描摹,更是对此伏彼起、连绵不绝的芦苇荡淋漓尽致的速写。风景如画,令人神往。 |
C.一个“钻”字,承上启下,贯通前后,既应了上句芦苇荡之浩瀚茂密,又巧作铺垫,刻画出归鹤如鱼之轻灵敏捷。 |
D.“鱼白的尖叫”一句巧妙地将鹤的洁白之鲜亮色彩、尖叫之嘹亮声音一并展现出来。 |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鱼化石》——艾青——《艾青名作欣赏》 |
B.《听潮》——萧乾——《骡子和驴子》 |
C.《戒烟》——贝利——巴西 |
D.《伊索寓言》——伊索——希腊 |
诗歌赏析
闻蝉朱熹①
悄悄山廓暗,故园应掩扉。蝉声深树起,林外夕阳稀。
注释:朱熹:南宋徽州府婺源县人。此诗是他绍兴二十四年任同安县主簿之时所作。
请找出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A.诗中抓住夕阳西下,山廓灰暗,深林蝉噪等典型事物,生动地描绘了故园黄昏的寂寥凄清景象。 |
B.诗中写对故园的思念着墨极少,只有寥寥的“应掩扉”三字,胜过千言万语,蕴含着对亲人家乡的深切怀念, |
C.第三句以耳边不时传来蝉鸣声,达到了“以声衬静”的效果,并与第一句中的“悄悄”相照应。 |
D.第四句运用了白描手法,以一个“稀”字,勾勒出夕阳稀薄昏黄的光辉,暗含了诗人当时思乡的悲伤凄楚的心情。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江城子·密州出猎》《记承天寺夜游》等。
B.《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世家”是传记的一种体例,主要记叙诸侯之事。
C.《夜》是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作品。诗歌着力展示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D.在中国历史上多有凛然正气的布衣之士,《战国策》中安陵君的使臣唐雎就有着独立人格和自强精神,他不畏强暴,冒死与秦王抗争,终于使秦王词穷色挠。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选出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安危的时刻牵挂。 |
B.颔联写诗人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都是为了表达他感时伤世的情怀。 |
C.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眼前却呈现出郁郁葱葱,欣欣向荣的景象。 |
D.尾联说诗人白发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足见他衰老得很快,而这又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
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莫言下岭便无难,行人赚得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
B.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D.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点,湖心亭一痕,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E.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F.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徨恐滩头说徨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这两句诗不仅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他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其五) 这两句诗写诗人处“人境”却“无车马喧”的寂寞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官场的不甘心。 |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这两句诗揭示了作者与征人思念家乡,却因未建功立业而无法回去的矛盾心理。 |
D.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
诗人对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做了大胆改造,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
B.“沙场秋点兵”中的“秋”字既点明了季节,又为将士们出征渲染了肃杀和悲壮的气氛。 |
C.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的卢”等多个历史典故。 |
D.“可怜白发生”一句由梦境回到现实,变雄壮为悲壮,充满着作者壮志未遂的抑郁、愤慨。 |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繁星》一文围绕繁星,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四个片段,表达了作者酷爱星天的感受。 |
B.《社戏》是一篇小说,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构思全文。 |
C.《吕氏春秋》,亦称《吕览》,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编写的论文集。 |
D.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等。 |
七年级(上)1——10课的课文篇篇经典,每一篇都能带给我们美的感受和深刻的启迪。请你从下列各项中选出对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3分)
A.《在山的那边》一诗中,山比喻理想,海比喻重重困难。这首诗启迪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 |
B.《紫藤萝瀑布》启示人们不要沉浸在以往的痛苦中,应该积极而乐观的面对未来。 |
C.《童趣》是清代文学家沈复在《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的一段文字,记录了自己 童年时代的美好记忆。 |
D.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就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
下列文学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柳叶儿》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宋学孟,本文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描写了儿童时代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抒写了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
B.《巍巍中山陵》以空间为序向我们介绍了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墓,表现了它的巍巍气势和孙中山先生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
C.《黄鹤楼》节选自《文苑英华》作者阎伯理,唐代人,黄鹤楼与滕王阁、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这篇短文,介绍了黄鹤楼雄伟高大,外观和建筑结构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 |
D.《登岳阳楼》作者杜甫,唐代诗人。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该诗意境阔大,情景交融显示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