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之荆门
明•浦源
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
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
此去郢①中应有赋,千秋白雪②待君赓③。
(选自《明清诗赏析》)
【注释】①郢(yǐng):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此处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荆门。②白雪:也称“阳春”“阳春 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也用以比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③赓(gēng):继续。
(1)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从 、 两个方面来表现荆门的特点。
(2)此诗尾联与李白《送友人》诗中的尾联所抒发的情怀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诗歌鉴赏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B.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C."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D."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崇山峻岭。
(2)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家
[明]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1)两首诗均提及“寒江钓雪”,柳诗通过“独钓寒江雪”表达了作者内心 的感受,孙诗则表明了对“好作寒江钓雪图”的“画家” 的态度。
(2)《渔家》前两句是怎样表现“渔家苦”的?请作赏析。
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完成各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濉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的颔联用 和 六个字形象生动地揭示出国家及个人的命运。
(2)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信念?
选出下列对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 )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此曲是一篇抒情作品,运用景物烘托的写法,使主观情感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统一。
B.“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把抽象无形的凄苦之情用可感有形的事物表现得具体生动。
C.“流水”与静态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苍凉,“西风”与“古道”相映,更见幽静。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表达了天涯游子漂泊之苦,思乡之情。
古诗鉴赏
望岳
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本诗中“ ”一字生动地写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和雄伟挺拔的气势。
(2)青年杜甫曾过了一段“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其诗作也洋溢着一股蓬勃向上的青春朝气。请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为例进行赏析。
选出下列对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欣赏有误的一项是( )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出了诗人没有隐居在深山,而是身居闹市,却不受世俗烦扰。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心远”一词,回答了“无车马喧”的原因,反映了诗人超凡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妙手偶得之笔,可谓浑然天成,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迷惘的情形,也表达出诗人因辞官归隐后淡泊的忧伤。
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各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是一首抒写 的五言律诗。
(2)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B.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秋词(其一)
刘禹锡①
自古逢秋悲寂寥②,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③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
【注释】①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屡遭贬谪。②寂寥:冷清萧条。③排:推开。
(1)请你概括诗中“鹤”这一形象的特点。
(2)诗歌前两句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
(3)阅读全诗,请你概括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 ①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②。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注释】①西湖:这里指颍州西湖。②琼田:神话传说中的玉田,这里指月光照映下莹碧如玉的湖水。
(1)词的上片通过 、云物俱鲜、 表现"西湖好"。
(2)这首词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对这首词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这首词句句扣住"月"来写,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 |
B. |
上片望月,怀逸兴壮思,既表达对明月的赞美,对天上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表达词人想逃离人间,与明月一同归去的思想感情。 |
C.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写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门窗上,照在不能入眠的词人身上。 |
D. |
宋代胡仔《若溪渔隐丛话》评价本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小松原先被掩没在草丛中,而现在感觉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
B.后两句写松树幼小时难以被人识别,长成凌云大树才为人们所称道。
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
D.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理趣。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一)自叹 ①
[宋]文天祥
长安 ②不可诣,何故会高亭 ③?倦乌非无翼,神龟弗自灵 ④。
乾坤增感慨,身世付飘零。回首西湖晓,雨馀 ⑤山更青。
﹣﹣(选自《文天祥诗文选译》
【注释】①此诗为文天祥去元军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所作。②长安:即长安堰,在今浙江海宁西北。③高亭:高亭山,当时元军军营所在地。④神龟弗自灵:指自已自投罗网,为敌所俘。⑤雨馀:雨后。
(二)访辛弃疾
[宋]赵溍
陈同甫名亮,号龙川。始闻辛稼轩名,访之,将至门,过小桥,三跃马而三却。同甫怒拔剑挥马首,推马仆地,徒步而进。稼轩适倚楼望见之,大惊异, 遣人询之则已及门遂定交。
稼轩帅淮 ①时,同甫与时落落,家甚贫。访稼轩于治所,相与谈天下事。酒酣,稼轩言南北之利害,南之可以并北者如此。北之可以并南者如此。且言钱塘非帝王居,断牛头之山,天下无援兵;决西湖之水,满城皆鱼鳌。
饮罢,宿同甫于斋中。同甫夜思稼轩沈重寡言,醒必思其误,将杀我以灭口,遂盗其骏马而逃。
月余,同甫致书稼轩,假十万缗 ② 以济贫,稼轩如数与之。
﹣﹣(选自笔记小说《养疴漫笔》)
【注释】①帅淮:指辛弃疾出任滁州知州。②缗:一千文为一缗。
方法借鉴 |
文言语句 |
字词释义 |
语境推断法:"三跃马而三却"中的"却",根据前文"跃"和后文"怒拔剑挥马首,推马仆地"可推断,"却"是"退却"的意思。 |
稼轩适倚楼望见之 |
适:① |
成语推断法:"推马仆地"中的"仆",可依据成语"前仆后继"中的"仆"推测为"倒下"的意思。 |
同甫夜思稼轩沈重寡言 |
寡:② |
课内迁移法:"稼轩如数与之"中的"与",根据《鱼我所欲也》中"呼尔而与之"的"与",可理解为"给"的意思。 |
假十万缗以济贫 |
假:③ |
(1)《自叹》--诗中借" "和" "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想要带兵杀敌却身陷囹圄的无奈心境。(2)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加点词,只写词义。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遣人询之则已及门遂定交
稼轩言南北之利害,南之可以并北者如此。北之可以并南者如此。 --《访辛弃疾》 |
印证 ⇔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最能表现辛弃疾政治抱负的两句: , 。 |
(4)根据相关提示,补全下面表格内容。
(5)笔记小说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和虚构成分,请从文中找出一例简要分析。
(6)《自叹》中文天祥之所叹,与《访辛弃疾》中辛稼轩、陈同甫之所谈"意似而情非",请对其中的相同之"意"和不同之"情"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 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 ②梦,凫 ③雁满回塘。
注释:①征铎:远行车马所挂的铃铛。②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诗人曾自称为"杜陵游客"③凫:野鸭。
(1)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偶句押韵。全诗起承转合自然,人事景情融为一体。
B.颔联全是名词,构成意象罗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富有乡野氛围和生活气息。
C.五六句写槲叶随地飘洒,枳花明丽可爱,这一句纯然写景,不蕴含任何感情色彩。
D.尾联因思入梦,时空转换,情景交融,虚实相映,营造出一种朦胧、悠远的意境。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