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的题。
海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妖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注释】①携觞:带着美酒。②莫愁:战国末期楚国歌舞家。貌美如仙,爱好歌舞。③梁广:唐代因善画海棠而出名的画家。
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写了赏花的兴奋,诗人目睹丽花,情不自禁饮酒赋诗。
B.颔联刻画了海棠的娇艳,海棠涌动春的气息,萌动生命活力。
C.颈联刻画了海棠的风韵,就像美人上妆,就像画家笔下美景。
D.尾联抒发了诗人的倾慕,流连忘返,竟对蝴蝶顿生艳羡之情。

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运用拟人手法:春风善解人意,特别眷顾海棠,为海棠花“匀”上了一层迷人的色彩,摄人魂魄。
B.颔联正面描摹:海棠新沾水珠,尘垢涤尽,花色十分光洁鲜艳,盛开的花朵,看上去犹如刚出浴的美人,娇媚动人,含情脉脉。
C.这首诗托物抒情:全诗通过对海棠自然美姿的热情歌颂,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D.这首诗情与物相交流,人与花相默契,不愧是一首咏海棠的佳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上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诗人为何“不眠”?请概括回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征人怨     柳中庸(唐代)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青冢,是王昭君的坟墓,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
赏析前两句中的“岁岁”、“朝朝”有什么表达作用?
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心灵的灯
在寂静中光明
在热闹中熄灭
向日葵对那些未见过白莲的人
承认他们是最好的朋友
白莲出水了
向日葵低下头了
她亭亭的傲骨
分别了自己
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第一首诗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白莲出水了,向日葵低下头了”,出水的白莲是怎样的形象?向日葵为什么“低下了头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乙)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异:认为……奇特非凡) B.无论魏晋(无论:不要说)
C.处处志之(志:记住) D.寻病终(寻:不久)

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不知有汉乃重修岳阳楼
B.武陵人捕鱼为业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其真无马邪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本在冀州之南

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A.便要还家。 B.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D.苛政猛于虎。

下面对选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误入桃花源的渔人惊异地看到,这里土地肥美,生活和乐,没有压迫,没有纷争,老幼幸福愉快,人人融洽友好,这完全是中国农耕文明时代“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可以推知,他们感叹的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和逃脱了外界的纷争与祸乱。
C.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了它的似有似无,寻觅而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D.这篇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平易,朴实自然。

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的词义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天涯”指很远的地方;“若”和“比”都是“如同”、“好像”的意思。
B.“城阙”这里指京城,当时的京城是长安。
C.“君”在诗中指杜少府;“离别意”,离别的情意;“宦游”指离开家乡出外做官。
D.“岐”同“歧”,“歧路”即“岔路”,指分手的路口。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请谈谈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别离情调和作者情感的理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古诗文,完成下列题目。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①焙②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①嗔:生人家的气;怪罪。②焙:用微火烘(药材、食品、烟叶、菜叶等)。
阅读上面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诗的前两句描绘的山村环境有怎样的特点?用什么写法?
后两句诗中的 “ 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初见嵩山时什么样的心情?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请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三、四联作者借助想像之景抒发了什么情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秋江
道潜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前两句诗充满画意,很有色彩感,请简要分析。(3分) 
                                                                          
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2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兰溪棹歌①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zhào)歌:船歌。
第二句中的“      ”一词极富韵味,启发读者去想象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
“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阙 题①
(唐) 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②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释]①“阙”同“缺”,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②每:每当。
(1)白云深处,清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      (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1分)。
(2)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请以第二联为例分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旅夜书怀
唐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两句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请简要赏析诗歌末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问题。
村 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好在哪里?
                                                                        
“月明荞麦花如雪”这句诗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阅读(共16分)
送 灵 澈 上 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
本诗诗中有画,请描述“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两句展现的画面。
诗中的“独”字写出了什么景象?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田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______ ”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
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诗歌阅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