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扬雄,宇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默而好深沉之思。清静亡为,少耆欲,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雄尝好辞赋。先是时,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又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乃作书,往往摭《离骚》文而反之,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离骚》。

    初,雄年四十余,自蜀来至游京师,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召以为门下史,荐雄待诏。岁余,奏《羽猎赋》,除为郎,给事黄门,与王莽、刘歆并。哀帝之初,又与董贤同官。当成、哀、平间,莽、贤皆为三公,权倾人主,所荐莫不拔擢,而雄三世不徙官。及莽篡位,谈说之士用符命称功德获封爵者甚众,雄复不侯,以耆老久次转为大夫。恬于势利乃如是。

    於时,刘歆及范逡敬焉,而桓谭以为绝伦。桓谭曰:“今杨子之书文意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明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选自《汉书•扬雄传》,有删改)

【注】①耆:通“嗜”,嗜好。②儋石:两石与一石,指数量少。③湛:通“沉”,使沉没。④符命:古代指天赐吉祥给人君的凭证,即祥瑞之物。⑤耆老:年寿高。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清静亡为

通“无”,没有

B.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

奇:对……到惊奇

C.而雄三世不徙官

徙:迁移

D.而论不诡于圣人

论:观点

(2)将文中画线句了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

②及莽篡位,谈说之士用符命称功德获封爵者甚众,雄复不侯。

(3)扬雄作为大儒,备受推崇。《陋室铭》和本文都推崇他的什么品德?本文中扬雄还有什么突出之处受人推崇?请简要分析。

来源: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夷门监者侯嬴,年七十余,好奇计。秦伐赵急,魏王使晋鄙救赵,畏秦,戒勿战。平原君以书责信陵君,信陵君欲约客赴秦军,与赵俱死,谋之侯生,生乃屏人语曰:“嬴闻晋鄙兵符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力能窃之。昔如姬父为人所杀,公子使客斩其仇头进如姬,如姬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功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符与公子。

    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兵,晋鄙合符,果疑之,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公子遂将晋鄙兵进,大破秦军。

(选自冯梦龙《智囊•侯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陵君欲约客赴秦军

赴:奔赴

B.如姬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辞:离开

C.公子诚一开口,如姬必许诺

诚:如果

D.公子遂将晋鄙兵进

将:率领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组是  

A.夷门监者侯嬴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B.力能窃之

当之郡,道经昌邑

C.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其门人甚众,薄暮毕集,王俱与稽首

D.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

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来源:2017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商於子论治国

    商於子,商国之布衣也,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商君,商国之君也,微访乡野,过而责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不说,弗应。

    商君曰:“今子以之代耕,不亦颠乎?”商於子曰:“子以予颠之,予亦以子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责我者责牧民者耶?

    商君立有间,面有惭色,顾谓左右从者曰:“尔辈以此究物理。耕者,能善晓天下之治,而治者乃愚也。论国之道,自恨弗如远甚矣。”比至国,乃除旧弊,施新策,广招天下之士以治。数年之后,富民安邦,盖商於子之功也。

【注】①商於子:虚构的人名;后面“商君”,商国的国君,也是虚构的国君。②豕(shǐ):猪。③淖(nào):烂泥。④服田:驾牲口耕田。⑤牧:统治、管理。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子过矣

②尔辈以此究物理

③比至国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子何不以责我者责牧民者耶?

②论国之道,自恨弗如远甚矣。

(3)此文主要采用了“类比”和“讽刺”的手法来论治国之道,请结合文意简要阐述。

来源:2017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方干,字雄飞,桐庐人。幼有清才,散拙无营务。大中中,举进士不第,隐居镜湖中。湖北有茅斋,湖西有松岛。每月明风清,携稚子邻叟,轻舟往返,甚惬素心。所住水门閟,一草一花,俱能留客。家贫,蓄古琴,行吟醉卧以自娱。徐凝初有诗名,一见干器之,遂相师友,因授格律。干有赠凝诗,云“把得新诗草里论”。时谓反语为村里老,疑干讥诮,非也。王大夫廉问浙东,礼邀干至,嘉其操,将荐于朝,托吴融草表。行有日,王公以疾逝去,事不果成。干早岁偕计,往来两京,公卿好事者争延纳,名竟不入手,遂归,无复荣辱之念。浙中凡有园林名胜,辄造主人,留题几遍。初李频学干为诗,频及第,诗僧清越贺云:“弟子已折桂,先生犹灌园。”咸通末卒。门人相与论德谋迹,谥曰玄英。乐安孙郃等,缀其遗诗三百七十余篇,为十卷。

(节选自《唐才子传•卷七》,有删改

【注释】①散拙:(为人)散淡粗疏。 ②閟:通“秘”,幽深。 ③偕计:随同计吏。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凝初有诗名,一见干器之     (器重)

B.家贫,蓄古琴                 (留存)

C.往来两京,公卿好事者争延纳 (邀请)

D.浙中凡有园林名胜,辄造主人   (冒犯)

(2)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家贫,蓄古琴,行吟醉卧以自娱

A.行有日,王公以疾逝去,事不果成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C.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D.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干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隐居在镜湖中,他每天带小儿子陪邻里老人,内心无比失落。

B.有很高诗名的徐凝非常欣赏方干,教他作格律诗,方干赠诗徐凝,却被人怀疑误解,认为方干是讥讽徐凝。

C.方干有几次得到功名的机会,但还是与功名无缘,于是他就断了追求功名的念想。

D.方干一生德行为人景仰,著作颇丰,逝世后他的遗诗三百七十多首被汇编成十卷。

来源:2017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2-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安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卫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客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

注释:①白:告诉。②旃:通“毡”,毛织物。③北海:现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一带,当时属匈奴的北境。

④羝(dī):公羊。⑤常惠:人名,苏武的随从之一。⑥廪食:公家供应的粮食。苏武作为汉朝的使臣,匈奴理应供给吃的用的。⑦去:通“弆”( jǔ),收藏。⑧节旄máo:节杖上用牦牛尾做的饰物。

(1)结合语境,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感激)

B.万钟于我何加焉(加:益处)

C.置大窖中,绝不饮食(食:吃)

D.杖汉节牧羊(杖:拿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妻妾之奉/单于愈益欲降之

B.此之谓失其本心/别其官属常惠等

C.蹴尔而与之/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D.是亦不可以已乎/始以强壮出

(3)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甲】文中列举“不食嗟来之食”和“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两个例子,事例典型,无可辩驳,有力论证了保持本心的重要性。

B.【甲】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排比铺陈、气势恢宏。【乙】文是一篇人物传记,通过详细记叙苏武被幽禁时忍受的种种磨难,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苏武这一人物。

C.【甲】文用“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来强调人本来就有羞耻心,这是一种善心,可以帮助人们在“义”与“不义”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乙】文中的苏武可堪称孟子眼中的“贤者”。

D.【甲】文首先闸明了“义”重于“生”,在闸述这一层道理时,孟子先从反面论述了“义重于生”,继而再从正面假设,提出质问。【乙】文中“匈奴以为神”表现了匈奴人对苏武的敬重。

(4)拓展探究。试用【甲】文作者的观点,结合【乙】文内容,说说你眼中的苏武。

来源:2017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比喻奔走效力。

B.夙夜忧叹

夙夜:朝夕,日夜。

C.至于斟酌损益

斟酌:反复思考,对比再三。

D.察纳雅言

雅言:正言,正确的言论。

(2)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以:把

B.卒不忍独善其身

其:他

C.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且:而且

D.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鲁莽。

于:在

(3)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值倾覆

译文:后来遇到兵败。

B.临崩寄臣以大事

译文:(先帝)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C.庶竭弩钝,攘除奸凶

译文:愿意竭尽自己的力量,扫除奸诈凶恶的人。

D.咨诹善道

译文:询问率民从善的好方法。

(4)下列对这篇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面三段文字选自《出师表》.表,文章的一种,臣下给皇帝的奏章。

B.在的一段文字中,作者以“布衣”表示身份,为下文“卑鄙”做铺垫;以“躬耕”写淡泊的生活,以“苟全性命”“不求闻达”表明无意于功名利禄。

C.一、二段文字寓情于叙,字字句句都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知遇之恩和无限感激的情怀,也表达的作者尽心尽力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D.在第三段文字中,作者归纳了各方面的责任,先后都提出了“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的希望。

来源:2016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

    蔡璘,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致之。

(乙)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外出储说左上》)

(1)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归之曾子

之妻之市

B.而翁知我

子而不信其母

C.有友某以千金寄之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D.蔡召其子至

其子随之而泣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且父未尝语我也

  

②顾反为女杀彘

  

③卒辇而致之

  

④是教子欺也

  

(3)上面两则短文表达的共同主题是什么?其中(甲)文最能体现主题的句子是哪一句?

(4)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②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5)在今天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你是否赞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的做法?并简述理由。

来源:2016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选出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A.肉食者谋之

陛下亦宜自谋

B.肉食者鄙,未能远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C.问:“何以战?”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一鼓作气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2)选出加虚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A.乃入见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B.可以一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战于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来源:2016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子城 西北隅,雉堞(dié)圮(pǐ)毁 ,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幽阒 (qù)辽夐(xiòng),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 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 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锡《黄冈竹楼记》)

【注释】:①子城:城门之外的套城。②雉堞圮毁:雉堞,城墙上矮而短的墙。圮:毁坏。③平挹江濑: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挹:汲取。濑:沙滩上的流水。④阒:静。⑤公退:办公归来。⑥第:只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日光下 · (澈:清澈)

B. · · 幽邃(悄怆:忧伤的样子)

C.不可具 · (状:描述)

D.夏 · 急雨(宜:合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记 · 而去/公退 ·

B. · 岸势犬牙差互/待 · 酒力醒

C.潭西南 · 望人/人不知 · 不愠

D. · 其境过清/不 · 物喜

(3)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渲染了一种凄冷冷落的气氛,表明了自己在官场上无所依傍的苦闷;"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写出了作者在小竹楼上观景的顺序:由远及近。

B.【甲】文描写小石潭的景物和环境,寄托了自己的不幸遭遇,表现了自己怨愤抑郁和孤清悲凉的心境;其中虽因景美,获得短暂快乐,但字里行间却深蕴着忧伤。

C.【乙】文着意写竹楼之胜,江山烟云之妙,充满诗意画意,反映了贬谪生活中随遇而安、游于物外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封建士大夫那种高洁的人生境界,在淡泊的生活情趣中也透露了对仕途坎坷的愤激与不平。

D.对联"见永州石潭,乐山水竹树,感受凄寒之景;登黄冈竹楼,宜琴棋诗壶,消遣世虑之情"表现了【甲】、【乙】两文作者遭贬后为排解内心愤懑而寄情山水的心情。

来源:2016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亦不 其姓字

详:详细

B、 饮辄尽

造:到

C、曾不吝情

去:离开

D、不 戚戚于贫贱

戚戚:忧愁的样子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因 为号焉

物喜

B.亲旧知 如此

真无马邪

C.既醉 退

不思则罔

D.无怀氏 民欤

予尝求古仁人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A.

(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认真理解,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交流,(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B.

(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C.

(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交流,(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D.

(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认真理解;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他)就新奇得忘记了吃饭。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本文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作者借为"五柳先生"作传,从思想性格、志趣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B.

五柳先生虽然贫困,却悠闲自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是五柳先生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读书、饮酒、著文章是他的三大志趣。

C.

本文在语言表达上时显著特点是多用否定句。"不慕荣利""不求甚解""曾不吝情去留"等否定句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

D.

文章刻画人物生动形象。"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环堵萧然""晏如也",表现出五柳先生的率真放达。

来源:2016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

游大林寺序(有删改)

白居易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诗句。因叹曰:"此乃匡庐(庐山)第一景也,然由驿路至此,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迄今二十年,寂寞无继来者。嗟呼,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

(1)解释下列句了中的加点词语。

①其岸势 犬牙差互   

②不可久   

③以其境过   

既而周览屋壁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鸣佩环

如至人间仙境

B.心乐

名利 诱人也如此

C. 记之而去

匡庐第一景也

D.潭中鱼 百许头

知其源

(3)请用"/"为下面句子划分停顿节奏(只划一处)。

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

(4)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②大林穷远,人迹罕到。

译文:   

(5)【甲】【乙】两文作者同为游览山水,柳宗元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白居易感叹"名利之诱人也如此!"他们所流露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来源:2016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二]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栝而羽之,镞而砥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

(选自《孔子家语》)

注释:①不揉自直:不须人力加工,它就是挺直的。②斩:用刀砍下来。③革:兽皮④栝(guā,箭尾)而羽之:(如果)把箭尾削得尖一点,再在它上面安上羽毛。⑤镞(箭头)而砥砺之:安上箭头,再把它打磨打磨。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其旨也(心意)

B.不知其善也(它)

C.岂可及乎(赶上)

D.汝何好乐(音乐)

(2)下列句中加点词与“镞而砥砺之”中“镞”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D.若士必怒……天下缟素

(3)与例句中“相”的含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两项是  

例句:教学相长也

A.刮目相待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伯乐善相马

D.相映成趣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下面两个句子在文中各比喻什么?

①南山有竹,不揉自直。

②栝而羽之,镞而砥砺之,其入不益深乎?

来源:202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秦观《龙井题名记》)

【注释】①辨才:法号元静,曾在灵隐山讲经,与下文的参寥都是苏轼的朋友。②篮舆(yú):竹轿。③天宇开霁:天空晴朗。④雷峰:雷峰塔,位于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月色入户  

②但少闲人  

③以书邀余  

④谒辨才于朝音堂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濯足于惠因涧

尝射于家圃

B.得支径上风篁岭

横柯上蔽

C.殆非人间之境

马之千里者

D.明日乃还

乃不知有汉

(3)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

(4)甲、乙两文都写了月夜之景,但写景观察的角度不同,请作具体分析。

来源: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选自八年级《语文》下册)

【乙】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初犹骑行石齿间。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立者如人,卧者如虬。松下草间有泉,锵然而鸣,松间藤数十尺,蜿蜒如大蚖 .其上有鸟,赤冠长喙。稍西,一峰高绝,有蹊阶,仅可步,相扶而上,过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来迎。峰顶有屋数十间,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 鸣。且暮,皆宿。至夜,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天明,皆去。

(选自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有删改)

【注释】①蚖:毒蛇。②铎(duó):铃铛。

(1)用"/"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划两处)。

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

(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余寒犹   

②冻风   

娟然如拭   

④有僧 袍来迎   

冠长喙   

⑥皆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含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若脱兔

大道

B.山峦 晴雪所洗

有源头活水来

C. 暮,皆宿

九十

D.游人 未盛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②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立者如人,卧者如虬。

(5)下列对【甲】【乙】两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来写初春景象,先写欲游不能的苦恼,再写郊游见闻,最后以议论作结,再次表明作者寄情山水的兴趣。

B.

【乙】文以时间为序,主要写了去新城三十里游玩的所见所感,描绘了松、泉、藤、鸟、峰、房屋等很多景物,语言简练。

C.

【甲】【乙】两文都恰当地运用了白描、比喻等手法,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D.

【甲】文对"城居者"围坐京城不知大好春光进行了讽刺。【乙】文描写了城北山中幽深冷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悲伤的心境。

来源:2018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二]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吾乃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游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注释】贾人:商人。浮苴:水中浮草。巨室:世家大族。浮:泛舟。吕梁:地名。盍救诸:为什么不去就他呢?

(1)解释下列句中,再加点词的意思。

①度河而亡其州

②今亡亦死

③予而百金

④是许金不酬者也

(2)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

A.贾人浮吕梁而下     B.足肤皲裂而不知

C.佣者笑而应曰       D.未至,道渴而死

(3)请参照示例,分别用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要改变它在句中的意思),另写一个词或一句话。[实例: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救死扶伤(或救护)]

①辍耕之陇上

②舟薄于石又覆。

(4)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5)读了选段二你有何感想?请写下来。

来源:2017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文言虚词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