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
【宋】苏轼
【注释】①两篇短文为作者被贬黄州、汝州时所作。②某:与后文的"公"都是指章惇,当时在京为官。③仆:对自己的谦称。④陂(bēi):山坡,斜坡。⑤黑牡丹:牛的戏称。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 欲遣人求之 |
|
②而李江州忽送一部 予 |
|
③昨日一牛病 死 |
|
④用其言而 |
|
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
(3)阅读两篇短文,仔细体会苏轼的生活情趣。参考已有批注,给【甲】【乙】【丙】三处作批注。
【甲】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
【乙】惟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
【丙】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欲行,转视积薪后一日,黛玉梳洗完了。
B.两股战战,几欲先 (那六兄弟)一齐吆喝道:" 了这猴精也!"
C.燕雀 知鸿鹄之志哉操见了大怒曰:"匹夫 敢败我耶!"
D.北山愚公者,年 九十老都管又道:" 耐他(杨志)一耐。"
濠州定远县 ①一弓手 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 ③,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 ④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③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善(于、擅长)用矛 B.一举而 毙(杀死)
C. 适 值(刚好)偷在市饮酒 D.弓手者忽 谓(对……说)偷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皆服 其能 |
空乏 其身 |
B.弓手者 因事至村步 |
罔不 因势象形 |
C. 遂曳矛而斗 |
遂许先帝以驱驰 |
D.见必与 之决生死 |
时人莫 之许也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
(4)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阋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山门圮于河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使赵不将 括 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 括 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率捕战,秦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1)解释加点的字词。
①山门 圮于河:
② 然则天下之事:
③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
④秦悉 坑之: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二石兽 并沉焉 |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
B. 寻十余里 |
未果, 寻病终 |
C. 然不谓善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D.而 绝其粮道 |
哀转久 绝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4)对于河中石兽,[甲]文中二寺僧"求之下流",讲学家认为应"求之地中",作者通过他们的错误,告诉读者什么道理?请你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乙]文中赵括最终兵败身死,葬送了赵国军队,请你用一个相关的成语概括他失败的根本原因。
(5)请根据甲乙两文中讲学家和赵奢所说的话,分别概括他们是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
蜀刘禅时,南中诸郡叛,诸葛亮征之,孟获为南夷所服,七战七擒,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国朝淳化中,李顺乱蜀,招安使雷有终遣辛怡显使于南诏,至姚州,其节度使赵公美以书来迎,云:"当增明泸水,昔诸葛武侯戒曰:"非贡献征讨,不得辄流此水;若必欲过,须致祭,然后登舟。'今遣本部军将赉金龙二条、金钱二千文并设酒脯,请先祭享而渡。" 乃知南夷心服,虽千年如初。呜呼,可谓贤矣!
注:孟获:三国时期,南中一带少数民族的首领,曾起兵反叛蜀汉。南夷:古代的少数民族。国朝淳化中:宋太宗淳化年间。赉:赏赐,给予。
(1)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苟全性命于 乱世 |
李顺 乱蜀 |
B.若必欲 过,须致祭 |
人恒 过,然后能改。 |
C.孟获 为南夷所服 |
不足 为外人道也 |
D.三顾臣 于草庐之中 |
招安使雷有终遣辛怡显使 于南诏 |
(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乃知南夷心服,虽千年如初。
(3)请用两个四字短语分别概括甲、乙选文中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
(4)甲、乙两文在叙事中饱含感情,从甲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先帝的 ;阅读乙文,可知南夷对诸葛亮的 之情。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气中加点的词。
①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
②策之不以其 道道:
(2)"马之千里者"的"之"与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 之
B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
C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
D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韩愈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谈谈理由。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乙】
孟子对(齐王)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①;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②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 ③ 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注释】①耨(nòu):除草。②制梃:拿起木棍。③彼:这里指秦、楚两国。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故患有所不 辟也:
②地方百里而可以 王:
(2)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A. 入以事其父兄 |
入则无法家拂士 |
B.王如施仁政 于民 |
皆以美 于徐公 |
C.王 往 而征之 |
朝而 往,暮而归 |
D.壮者以暇日 修其孝悌忠信 |
邹忌 修八尺有余 |
(3)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②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4)甲乙两文分别体现了孟子怎样的观点?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文言文阅读。
贞观十二年,太宗东巡狩,将入洛,次于显仁宫,宫苑官司①多被责罚。侍中魏徵进言曰:“陛下今幸②洛州,为是旧征行处③,庶其安定,故欲加恩故老。城郭之民未蒙德惠,官司苑监多及罪辜,或以供奉之物不精,又以不为献食。此则不思止足,志在奢靡,既乖行幸本心④,何以副百姓所望?隋主先命在下⑤多作献食,献食不多,则有威罚。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载籍⑥所闻,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当战战栗栗,每事省约,参踪前列,昭训子孙,奈何今日欲在人之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⑦足矣;若以为不足,万倍于此,亦不足也。”太宗大惊曰:“非公,朕不闻此言。自今已后,庶几无如此事。”
[注]①官司:侍从,侍卫。②幸:临幸,到。③为是旧征行处:因这里是以前征战之地(百姓遭了罪)。④乖行幸本心:违背了巡游的初衷。⑤在下:下人。⑥载籍:史书。⑦不啻(chì):不止,不仅仅。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次于显仁宫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B.故欲加恩故老 |
桓侯故使人问之 |
C.隋主先命在下多作献食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D.陛下若以为足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2)下列各项中的“以”与“或以供奉之物不精”中的“以”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徐以杓酌油沥之
B.此独以跛之故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何以战
(3)翻译句子。
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
(4)魏徵举隋主之例是为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轨,河南洛阳人也。父肃,魏廷尉卿。轨少好学,有行检①.周蔡王引为记室,以清苦闻。迁卫州治中。高祖受禅②,转齐州剧驾,有能名。其东邻有桑,葚落其家,轨遣人悉拾还其主,诫其诸子曰:“吾非以此求名,不愿侵人。汝等宜以为诫。”在州四年,考绩连最。持节使者郃阳公梁子恭状上,高祖嘉之,赐物三百段,米三百石,征轨入朝。父老相送者各挥涕曰:“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公清若水,请酌一杯水奉饯。”轨受而饮之。既至京师,授原州总管司马。在道夜行,其左右马逸入田中,暴人禾。轨驻马待明,访禾主酬直而去。原州人吏闻之,莫不改操。后数年,迁硖州刺史,托缉萌夷,甚有恩惠。寻转寿州总管长史。芍陂旧有五门堰②,芜秽不修。轨于是劝课人吏,更开三十六门,灌田五千余顷,人赖其利。秩满归乡里,卒于家,时年六十二。
(选自《隋书•列传第三十八》,有删节)
[注]①行检:品行,操守。②受禅:新皇帝接受禅让的帝位。③堰:用于灌溉的水利工程。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轨遣人悉拾还其主 |
悉: |
②暴人禾 |
暴: |
③人赖其利 |
赖: |
(2)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东邻有桑 |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
B.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 |
以我酌油知之(欧阳修《卖油翁》) |
C.轨受而饮之 |
公将鼓之(《左传•曹列论战》) |
D.卒于家 |
然待卫之臣不懈于内(诸葛亮《出师表》) |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非以此求名,不愿侵人。
②原州人吏闻之,莫不改操。
(4)请简要概括赵轨“有行检”的两个具体事例,每个事例不超过10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康肃公善射 |
善:擅长 |
B.公亦以此自矜 |
矜:矜持 |
C.尔安敢轻吾射 |
安:怎么 |
D.康肃笑而遣之 |
遣:打发 |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尝射于家圃 |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 |
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
其真无马邪(《马说》) |
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
D.以钱覆其口 |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
(3)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睨之”“但微颔之”,写出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技术不屑一顾,陈尧咨因此不满。
B.“取”“置”“覆”“酌”等一系列动词,写出卖油翁倒油动作一气呵成,非常娴熟。
C.传神的对话描写是突出的写作特色之一,文章通过对话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特点。
D.在作者笔下,陈尧咨傲慢不逊,卖油翁内敛沉稳,人物形象生动,性格特征鲜明。
文言文阅读。
张友正自少学书,常居一小阁上,杜门不治他事,积三十年不辍。有别馆,直三百万,尽鬻①以买纸。其书笔迹高简,有晋宋人风味。故庐在甜水巷,一日忽弃去,赁小屋于水柜街,与染工为邻。众人异之,或问其故。友正答曰:“吾欲假其素绢学书耳。”与染工约: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一端②酬二百金。如是日书数端,笔未尝停。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至尽乃已。
素与苏子瞻相善。元祐末,子瞻自扬州召还,友正乃具饭邀之。既至,则对设长案,各以精笔、佳墨、纸三百列其上,而置肴其旁。子瞻见之,大笑。就坐,二人每酒一巡,即展纸挥毫。一二小僮磨墨,几不能供。饮酒终,纸亦尽,俱自以为平日书莫及也。
友正未尝仕。其性直,恐为名声所累,少与人交,故知其书者少。
(选自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有删改)
注:①鬻(yù),卖。②端,长度单位。布帛二丈(或六丈)为一端。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积三十年不辍 |
辍:收拾 |
B.众人异之 |
异:认为……奇怪 |
C.吾欲假其素绢学书耳 |
假:借 |
D.凡有欲染皂者 |
皂:黑色 |
(2)下列句中,加点“于”的含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赁小屋于水柜街
A.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论语•述而》) |
B.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鱼我所欲也》) |
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D.荀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出师表》) |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
B.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
C.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
D.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
(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友正从小学习书法,并专心练习。为了购买纸张,他卖掉了价值三百万钱的别馆。
B.张友正搬离旧居,与染工为邻,是因为染坊里有染过的绢,可以用来练习书法。
C.子瞻应邀到友正家吃饭,看到长案上放置着笔墨纸等,而饭菜放在旁边,大笑起来。
D.友正、子瞻二人每饮一巡酒,就展开纸张,进行书法创作,酒喝完了,纸也用完了。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性直,恐为名声所累,少与人交,故知其书者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秋,七月,阳城人陈胜,阳夏人吴广起兵于蕲,是时,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因天下之愁怨,乃杀将尉,召令徒属曰:“公等皆失期当斩;假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众皆从之。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坛而盟,称大楚。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拔之。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酇、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尉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不胜、守丞死、陈胜乃入据陈。
陈涉既入陈,张耳、陈馀①诣门上谒,陈涉素闻其贤,大喜。陈中豪杰父老请立涉为楚王,涉以问张耳、陈馀。耳、馀对曰:“秦为无道,灭人社稷:暴虐百姓。将军出万死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②,自为树党③,为秦益敌;敌多则力分,与④众则兵强,如此,则野无交兵⑤,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⑥,以德服之,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懈也。”陈涉不听,遂自立为王,号“张楚”。当是时,诸郡县苦秦法,争杀长吏以应涉。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七)
【注释】①张耳、陈馀:魏国名士,秦灭魏后改名换姓逃到陈地。②立六国后:扶持六国国君的后裔。③树党:培植党羽。④与:跟随,朕合。⑤交兵:军队交锋。⑥亡而得立:灭亡后得到复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发闾左戍渔阳
②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③自为树党,为秦益敌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为坛而盟 |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
B.①死则举大名耳 |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C.①据咸阳,以令诸侯 |
②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
D.①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
(3)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将军出万死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涉既入陈,张耳、陈馀诣门上谒。陈涉素闻其贤,大喜。
(5)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属于张耳、陈馀所说的“帝业成”条件的一组是
①秦为无道,灭人社稷,暴虐百姓
②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
③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
④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
⑤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
⑥遂自立为王,号“张楚”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揖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过广陵,入洞庭,浩浩荡荡,四无涯诶。晚见红日落于水内,次早见炬火然灼水面,渐望渐高,乃明星也。吾游行天下,山吾皆以为卑,水吾皆以为狭。非果卑果狭也目能穷其所至则小之矣。物何大何小?苏子瞻曰:“覆杯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其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① 之间,有方轨②八达之路乎?”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犹杯水也,舟犹芥也,人犹蚁也。吾乌③知蚁之附芥,不以为是乘桴④浮海耶?其水涸而去,不以为是海变桑田耶?四海虽广,应亦有涯。目力不至,则望洋而叹,因所大而大之耳,今在洞庭,吾目力穷焉,即以为洞庭为吾之海可也。
(选自《虞初新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有删改)
[注1①俯仰:表示时间短暂。②方轨:两车并行。③乌:怎么。④桴:小竹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极潇湘 |
极:到达 |
B.薄暮冥冥 |
薄:迫近 |
C.春和景明 |
景:景色 |
D.沙鸥翔集 |
集:停息 |
(2)下列句子中,加点“乃”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渐望渐高;乃明星也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乃悟前狼假寐
C.乃不知有汉
D.蒙乃始就学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选自《岳阳楼记》,其作者是范仲淹,范仲淹字希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两文都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富有音乐美。
C.乙文引用苏轼讲的故事,意在表明虽然洞庭浩瀚,但不能因为认识有限而感叹自身渺小。
D.两文在写法上都是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甲文重在劝勉言志,乙文重在阐发哲理。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非果卑果狭也目能穷其所至则小之矣。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愚公移山》)
【乙】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
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
(选自司马迁《项羽本纪》,有改动)
【注】①项籍:项羽,名籍,字羽。②项梁;项羽叔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汝之不惠
②何苦而不平
③惧其不已也
④不足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山不加增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B.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辍耕之垄上 |
C.以残年余力 |
何以战 |
D.其如土石何 |
屠自后断其股 |
(3)下列各项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A.甚矣,汝之不惠!
B.忌不自信。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南冥者,天池也。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②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5)简析愚公成功和项羽失败的原因,并谈谈启示。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
(乙)宋人有沽酒者,升概①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②帜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沽,而狗迓③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故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④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对曰:“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涂之;鼠穿其间,掘穴托其中。熏之则恐焚木,灌之则恐涂阤⑤,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则为势重而收利于民,入则比周而蔽恶于君,内间主之情以告外,外内为重,诸臣百吏以为富。吏不诛则乱法,诛之则君不安。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夫大臣为猛狗而龁有道之士矣,左右又为社鼠而间主之情,人主不觉,如此,主焉得无壅⑥,国焉得无亡乎!
﹣﹣《韩非子•猛狗与社鼠》
注:①升概,这里是指用器具量酒。②县,通“悬”。③迓(yà),迎接。④社鼠,在社坛下掘穴而居的老鼠。⑤涂阤(zhì),(木板周围的)泥崩塌。⑥壅,堵塞、蒙蔽。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③而狗迓而龁之
④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
(2)概括两文阐发的一种共同主张并分别说明其提出的缘由。
(3)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