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丙
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1)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而或长烟一 空 |
空:空中 |
B.野芳 发而幽香 |
发:开放 |
C.而乐亦无 穷也 |
穷:穷尽 |
D.于时冰皮始 解 |
解:融化 |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其喜洋洋者矣 |
其真无马耶 |
B.朝 而往 |
面山 而居 |
C.若脱笼 之鹄 |
何陋 之有 |
D.山峦 为晴雪所洗 |
不足 为外人道也 |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A.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归来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由昏暗变得明亮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
B.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花朵开放了,烟云聚拢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由昏暗变得明亮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
C.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问的花朵开放了,烟云归来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
D.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缘,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三段短文都围绕春天而写。甲文描绘生机盎然的湖上春色,乙文描绘山水相映的山间春景,丙文描绘万物复苏的田野春光。
B.三段短文都通过人的活动表现景色之美。甲文的渔歌互答,乙文的朝往暮归,丙文的如鹄出笼,都侧面写出景色的美好。
C.三段短文都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愉悦。甲文抒发心旷神怡的喜悦,乙文表现乐意无穷的欢愉,丙文则有自由舒畅的兴奋。
D.三段短文都用词精妙。甲文用"浮""跃",写出月下湖面的动态;乙文用"开""暝",写出早晚景象的变化;丙文用"微""始"等,写出大地初醒的状态。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和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丹书帛日“陈胜王”。 ②鸿雁传书
B.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②河曲智曳亡以应。
C.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②燕雀安知鸿鸽之志哉?
D.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下列句子加点字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吾妻之美我者一鼓作气
B.腰白玉之环其一犬坐于前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狼得骨止
D.尉果笞广任意东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1)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B. 或遇其叱咄/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C.不敢出一言以复/复前行,欲穷其林
D.以衾拥覆,久而乃和/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无从致书以观——不知道从哪里买书来看。
B.离逆旅,主人曰再食——寄居在旅店里,店主每在也只吃两顿饭。
C.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心里已经感觉到很快乐,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別人。
D.假诸人而后见也——向很多人借才能借得到书看。
(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濂的求学之路可以用“艰难”二字来概括:家贫吃穿条件差,读书靠借和抄,拜师要离家远途跋涉,求学还要看老师的脸色。
B.宋濂认为自己求学成功的秘诀在于勤奋:勤借书,勤抄书,勤读书,勤拜师,勤提问。
C.宋濂觉得年轻人吃、穿、住、教师、用书等生活和读书条件跟自己比起来都过于优越,这反而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这是造成很多年轻人学业不精而品德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
D.作者认为,求学之道一要勤奋,二要虚心,三要专心,关键是要不怕吃苦,作者现身说法,勉励马君则更加刻苦向学,实际上也是对更多年轻人的殷切期望。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逝者如 斯夫,不舍昼夜。 斯,这,指河水。 (《论语》12章)
B.余强饮三大 白而别。 白,酒杯。 (《湖心亭看雪》张岱)
C.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愤怒,生气。 (《庄子》一则)
D.便 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邀请。 (《桃花源记》陶潜)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少。(《爱莲说》周敦颐)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击鼓。(《左传。曹刿论战》)
C.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杂说(四)》韩愈)
D.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闻,见闻,知识。(《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