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坐得住”方能“立得住”
吴储岐
①苏联科学家尤比契夫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摄影师给他拍照时,他开了句玩笑:“要照相不应该照脸,而应该照臀部。”一句话惹得哄堂大笑,但细细思索,大科学家这句玩笑有弦外之音:像他那样的科学家,屁股“坐得住”是成功的关键。可见,“坐得住”方能“立得住”。
②做学问讲究坐冷板凳。历史学家韩儒林曾有一联,上联便是“板凳坐得十年冷”,坐冷板凳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了冷清、沉得下心境。司马迁历时14年,写成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李时珍呕心沥血近30年,成就《本草纲目》;小麦育种专家王辉40余年与土地为伴,为了看到麦子的“神在田野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大凡大学问家,无不有超常的定力。学问的天地,无边无际,行走在“无人区”和“高寒区”,只有持之以恒,沉稳务实,才能真正有所得。
③世事洞明皆学问,人行于世,做人做事也应讲究“坐得住”。李云鹤1956年在敦煌参加工作,长期从事古代壁画和彩塑的修复工作。他23岁进入洞窟修复壁画,一直做着除尘、灌胶、滚压、回帖等重复甚至有些枯燥的工作,使4000多平方米岌岌可危的精美壁画再露“花容月貌”。几十年来,李云鶴从一窍不通,到不断尝试、摸索、创新,再到技艺炉火纯青,多次开壁画修复先河,终成石窟类壁画修复界“一代宗师”。无论做哪个行业没有点钻研精神没有股子痴迷劲儿,恐怕很难有高境界的职业体验。一句话,只有那些“坐得住”的人,才能最终“立得住”。
④然而,在浮躁的当下,总有些人坐不住冷板凳。有不少人似乎对需要“孜孜以求”的事物缺乏耐心,总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有一些具体的表现,学东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不说了;还有一种人长着一颗“玻璃心”,稍遇困难、挫折便“鸣金收兵”,“咬咬牙坚持”“攥攥拳顶住”这样的狠劲基本看不到。最关键的是这些人没有内心的定力,别说“大器晚成”,就连“大器正常成”都等不了。
⑤对于这些屁股“滚烫”的人来说,最合适的就是坐坐冷板凳了。“非不能也,实不为也。”人无法选择怎么生,但可以选择如何活,当一些人沉浸于各种“成功学”“速成学”时,另一些人早已撸起袖子加油干;当一些人虚度光阴还在抱怨时运不济时,另一些人早已在“坐冷板凳”的修炼中“轻舟已过万重山”了
⑥坐冷板凳不易,把冷板凳坐热更不易。很多时候,坐冷板凳不仅仅需要承受寂寞、忍耐冷清,更是与名利无缘,跟热闹无分,同淡泊清苦相随,有时甚至还得与委屈不公、冷落埋没相连。这不仅需要我们有超脱的心态、开阙的胸襟和沉稳的定力,还要对个人的名利放得下、看得透、想得通,方能把板凳坐热。
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前路漫漫,不妨下点慢功夫,先谋“坐得住”,再取“立得住”,方能行得远。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开头写尤比契夫接受媒体采访的事,有什么作用?
(3)请简析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4)选文③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结合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收获或启示。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把思政课讲得有滋有味
①一位传道授业的好老师,会让人终生难忘;一门触碰心灵的好课程,会让人终身受益。
②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要求,把思政课讲到学生心坎上,让思政课有滋有味
③如今这个时代,注意力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而这也就决定了,思政课教师要有受众意识。有教育学家曾说过:“每一个干练的教师,就是一个艺术家。他从事于教学,犹如琴师从事于操琴一样。他和缓地触动人类思想感情上的琴弦,刺激之,安慰之,兴奋之,鼓励之。”一堂成功的思政课,应该能让学生感到犹如读了一本启迪心智的好书,看了一场益于身心的优秀电影,既有知识的增益,也有道德的熏陶;既有美的感受,也有真和善的升华。换言之,只有把思政课讲得有滋有味,才能让人真学真信真懂,才能让道理入耳入脑入心。
④让思政课有滋有味,应避免“填鸭说教”。人有觉悟高低之分,有接受能力强弱之别,讲授思政课的方法,也应随之不断创新。思政工作应该像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善于从学生角度出发,用深刻的洞见增强思想性,以广阔的视野增强吸引力,才能把课程讲好,思政课也就会成为“网红课”,最终收获润物无声的效果。
⑤让思政课有滋有味,当善于循序渐进。认识总是有个从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过程。把思政课讲妤,就要遵循道理的逻輯体系和思维的逻辑顺序。比如,讲民族复兴,不妨先让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失去的二百年”;讲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不妨从西方世界为何强调“回到马克思”出发,讲讲“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抽丝剥茧、由表及里,把“大道理”讲得深入浅出,思政课才能给人以启迪、发人以思考。
⑥让思政课有滋有味,应长于寓理于例。现在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求知欲盛,他们往往不满足于泛泛的论迷,而希望听到强有力的例证,就事论理,多讲生动活泼的内容,寓道理于事例之中,熔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是增强感染力的必由之路。一个好的故事,一个好的案例,既要求“新”,也应求“近”;既要求“精”,也应求“实”。新,就是新颖,应尽量避免翻来覆去地举一些老例子;近,就是贴近,不妨多用学生平时耳闻目睹的事例,这样的例子看得见、撲得着,可望可即,有亲近感和现实感;精,就是精当,许多事例本身就含有很深的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思,例子举了,道理也便在其中了;实,就是真实,切忌道听途说、捕风捉影。
⑦总而言之,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巧譬善喻,把精深的思想讲得深入浅出,把宏大的理论讲得有滋有味,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细落实。
(选文略有改动)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②段中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有什么好处?
(3)选文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简述选文⑤段的论证思路。
(5)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观点,说说同学们为什么喜欢这节思政课。(70字左右 )
【材料】福建省厦门市同安新区新民中心小学思政课教师徐碧环,用活动课方式讲授《规则》。她给同学们分组,每组发放一盒跳棋,首先没有任何规则,组内同学随便下棋,学生们根本没有办法玩。然后小组内
制定规则下棋,部分学生很高兴,但还有部分学生认为不公平。最后全班同学一起制定規则,这样学生们都能玩得很开心。课后,同学们都说非常喜欢这样的思政课。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善用语言的力量
何冠军
①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阃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有理有德亦有情,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
③语言的力量,貴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黃,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④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轔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裏、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
⑤反过来看,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现实中,有的干部一讲话,群众便皱眉摇头,原因何在?问题就在于这些讲话内容干瘪、细咂无味,要么是脱离实践的空话套话,要么是违背情理的废话假话。譬如,有的乡村动员植树,长篇累牍都是绿化的道理,对大家最关心的树苗供应等现实议题只字不提。再如,发生安全事故,人们最关切的是伤亡情况和救援进展动态,个别地方的新闻发布却大篇幅着墨于“地方领导重视”,缺少事件本身的信息。凡此种种,消解的都是群众的信任。
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从这个角度说,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②③④段不能调换位置,请说说理由。
(3)选文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简析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涵养学徒心态
①“不给我安排重要工作,只是让我打杂,想辞职了”“我在基层天天做琐事,所学专业用不上啊”……不少新入职的年轻人常抱怨,自己不受重视,做着“没技术含量”“没营养”的活儿,感觉空有一身本事无处施展。
②走出校园初入职场,不少年轻人满怀期待,想在新的平台和环境里大显身手、证明自己,这本是人之常情。但这种期待很可能要暂时落空,一出手就是大手笔,很多时候是一厢情愿,眼高手低是常见的通病,这大概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这种落差本该用脚踏实地去消弭,但不少人一旦理想与现实脱节,就心理失衡,或抱怨上司“不识才”“埋没人才”;或开始自我怀疑,失去信心……其实,这些都不是该有的态度和做法。
③年轻人初进职场,首要的是戒骄戒躁,多涵养“学徒心态”。
④人类社会发展中,“学徒”是一个常见的群体,尤其在手工业发达的传统社会。在代际传递中,技术和工艺得以传承和发展,有句俗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那么最成功的修行者,应该是沉下心来学习,甘于从小事、琐事做起,常向师傅虚心求教,心无旁骛地钻研技艺,最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怕的是这山看着那山高,小事、琐事不愿干,大事、难事干不好。这种学徒,师傅一般会说:“心性不好,难成大器。”
⑤现代社会,这种技艺传承的师徒少见了,但“学徒心态”却并不过时。涵养“学徒心态”,就是年轻人修炼功夫、磨砺心性的过程。对于一个初入职场者,不妨主动将过去的荣誉和光环“清零”,重新自我定位,适应新的环境,甘愿做一名谦逊、低调的学徒。“松柏之质,经霜弥茂。”经受一件件小事的磨砺,就有了成大事的基础;只有多在基层一线“墩墩苗”,才能不断夯实根基,蓄力远航。
⑥作家柳青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潘从明曾分享过他刚参加工作时的经历。1996年,他进入金川公司从事贵重金属生产工作。琐事多、困难多,他没有打退堂鼓。“生产的每一个细节我都不放过,每一个关键点我都记在笔记本上,工作闲暇时我还经常向师傅和技术人员请教。”潘从明当好学徒,干好一件件小事,解决一个个难点,最终积小胜为大胜,推动了相关贵金属提炼工艺的改进和技术升级。
⑦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年轻人想要在一个领城有所建树、干出成绩,就得多涵养“学徒心态”,下一番“绣花功夫”,落小落实练就高强本领;同时,在不断传承的基础上探索创新,超越“师傅”、超越自我,最终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如何提出的?
(2)选文④⑤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3)请分析选文⑤段中加点词“清零”的表达效果。
(4)选文⑥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阅读分析下面的材料,结合选文内容,谈谈年轻人如何获取成长的力量。
美团创始人王兴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他们深夜开会,整理会议记录时,其中涉及流程图的部分,需要用到一个叫 Visio的软件。他问旁边的年轻同事,会用 Visio吗?年轻人毫不犹豫地说:“我可以学。”王兴感慨:这四个简单的字里,有无穷的力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山不过来,我过去
①我们有很多人常常习惯于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若别人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心里便堵得慌,忍不住要对别人指手画脚,大有不改变你就誓不罢休之势。
②但是,【甲】改变别人,谈何容易!而当我们无法改变别人时,我们的指责会越来越多,戾气会越来越重。最后,不仅无济于事,还会让自己深陷负面情绪,变成牢骚满腹、埋天怨地的“怨妇”。
③所以,我们能否换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山不过来,我过去!既然改变别人难以实现,那就尝试反思自我,改变自己。
④思维角度一变,便会拨云见日,柳暗花明,心结烟消云散,世界豁然开朗。细思量,你甚至还会欣喜地发现尝试改变自己的诸多好处。
⑤尝试改变自己,你就有可能收获更积极的心态。每一步自我的改变,都是最好的修心养性,是积极心态的加油站。你的抑郁情绪因此而改变,心情舒畅,信心满满。消极拖延的毛病因此而消失,你会走在时间的前面。你尝试着改变易怒易烦的习惯,做到“肚中能忍万般事,哈哈一笑天地宽”。
⑥尝试改变自己,你就可能收获更好的人际关系。三国时期的吕蒙在孙权的悉心劝导下,尝试着改变自己,才赢得了鲁肃的赏识,与之“结友而别”。新时代成功的人必须具备四种核心竞争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调整自我,适应他人。因为这样你就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带领你的团队披荆斩棘。
⑦尝试改变自己,你就可能收获更大的成长。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善于自我反省并改变的曾子,终成一代贤人。个人如此,企业也是一样。阿里巴巴文化“六脉神剑”之一是“唯一不变的是改变”,【乙】这都体现了不断改变自我才是企业不断发展的真正内驱力。
⑧山不过来,我过去!有了这样一种思想,梦想之路就会更宽阔。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从指责别人的习惯引出话题,第②段则提出了改变别人有难度且于己无益的观点。
B.⑤~⑦段从心态、人际关系和成长三个方面来谈改变自己的诸多好处,有理有据。
C.第⑦段主要运用举例和对比论证,论证了“尝试改变自己就可能收获更大的成长”的观点。
D.全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主体部分论述了尝试改变自己的好处,逻辑严谨。
(2)从下面四句话中选择两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俗话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②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③华为的价值观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正是永远把客户利益放在首位,华为才成为享誉全球的高科技企业。
④“好空调,格力造。”格力空调如今能做到国内乃至世界一流水平,就在于一直坚持“产品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信念。
A.甲① |
乙③ |
B.甲① |
乙④ |
C.甲② |
乙③ |
D.甲② |
乙④ |
(3)第⑧段画横线的句子“山不过来,我过去”的含义是什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现在,焦虑、着急和不耐烦仿佛成了一些人的常见病,干什么事都显得急不可耐,总是等不得、坐不住、慢不了和静不下。
②比如,有的人看到他人成名成功了,一下子会乱了自己的方寸、节奏和步伐,变得焦躁不安、心慌意乱;有的人看到他人提拔重用了,顿时沉不住气,千方百计走捷径;有的人则经不起一点怠慢和挫折,绕不得一点弯路和曲折,不愿也不舍得花更多时间做那些默默无闻、精雕细琢的事,恨不得一蹴而就,早日“梦想成真”;还有的人甚至变得有话不好好说,遇事不好好商量,碰到点问题动辄“一急二躁三冒火”,等等。一言以蔽之,没耐心。
③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
④耐心成就成功之美。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在人生的征途上,哪有一帆风顺?总会遭遇挫折,有时还布满荆棘,如果没有耐心,不能坚持到底的话,则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
⑤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⑥耐心成就意志之美。哲人说:“无论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耐心考验人的毅力和定力。古往今来,滴水穿石也好、铁杵磨成针也罢,愚公移山也好、精卫填海也罢,难在耐心、贵在耐心、成也在耐心。俗话说,慢工出细活。我们做很多事情,往往要靠绣花功夫、工匠精神,而离开了耐心,这些都无从谈起。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细水长流,这也正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锤炼和塑造。
⑦耐心是一种修养,需要修炼养成。耐心不够,或因心里想法太多、欲望太强,或因沉不住气、性子太急。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少一点焦虑,多一份淡定;少一点杂念,多一份纯净;少一点喧嚣,多一份宁静。如此,方可保持一颗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华声文萃》2018年11期)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 。
(2)请分析选文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②段写生活中一些人没有耐心的现象,目的是为了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B.第④段的画线句意在说明耐心只是成功的条件之一,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C.“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这句话不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
D.本文的结构模式是“引论﹣本论﹣结论”,其中本论部分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①邹鲁文化是以周代两个诸侯国鲁国和邹国为中心、以周代礼乐文化为主体、吸收融合了殷商文化和当地土著东夷文化而发展起来的区域性文化。与周秦时期其他的区域性文化相比,邹鲁文化堪称一枝独秀,它不但孕育了儒墨两大显学,引领了百家争鸣的时代潮流,而且还具有成为中国主流文化的内在潜质。
②到了孔、孟生活的时代,邹鲁文化更是繁荣发达,天下领先。孔子的“仁爱”和墨子的“兼爱”,是邹鲁文化沃土培育出来的两大爱的学说,与印度释迦牟尼的“慈悲”并称于世。孔子描绘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领先于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一百多年,比“理想国”更富有理想的神韵,两千多年来引导和激励着中国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
③孔子和墨子分别开创了儒家和墨家学派,揭开了诸子百家大争鸣的序幕。孔门和墨门弟子来自四面八方,邹鲁成为贤士出入之地。孔子晚年整理的经典成为数千年中华文化承上启下的枢纽,被称为“中华文化元典”。孔子弟子及后学陆续编纂和创作的“四书”与“五经”并行于世。他们不仅开创并引领了一个诸子百家独立思考、自由言说的时代,还把这个时代中国思想世界的中心舞台转移到了邹鲁一带。
④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子、孟子这五位圣人全部出自邹鲁,出自儒家,由此可知邹鲁文化的非同凡响。这五位圣人还有一项重要的贡献,那就是他们对尧舜以来优良家风的传承、弘扬并创新发展,形成了只有在邹鲁才得一见的圣人家风。邹鲁优良家风,远承尧舜首倡的以孝悌治家的风尚,至春秋时期,邹鲁一带的家风以好学、知礼为特点,成为当时远近各地“闻其风而悦之”的家风典范。
⑤孔子的圣人家风由一则“庭训”的典故可见一斑。孔子的家教具有示范效应,孔子后人从这则家教案例中提炼概括出了诗礼家风,世代发扬传承,历两千五百余年而不衰。颜子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修德、好学、守礼是颜子为人的三大特点。颜子三十五世孙颜之推著《颜氏家训》,将修德、好学、守礼的精神纳入颜氏家训,使其世代相传,成为其家风的内核。曾子父子共同开创的曾氏家风,以孝悌、修身、耕读为其三大特征。孟母教子有方,留下了“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等传颂后世的故事。孟子所开创的孟氏家风,无疑深受母亲的影响。
⑥孔子、颜子、曾子、孟子培育的圣人家风不以富与贵的家境为基础,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来自于普通的家庭。像孔子、孟子这样幼年时孤儿寡母的单亲家庭,不管生活多么困苦,只要拥有良好的母教和家风,就有机会“下学而上达”,出类拔萃,成为优异人才。待到孔子、孟子成贤成圣,光大门楣,他们的家风就直接转换成了圣人家风。
⑦两千多年来,圣人后裔不忘祖训,名门望族和寻常百姓也都向往圣人家风,以圣人家风为范本,培育自家家风,形成了无数的不同类型的优良家风,传承中华美德,培养优秀人才,改良社会风气,塑造礼义之邦。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2月24日11版,作者王钧林)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邹鲁文化一枝独秀。
B.邹鲁文化是形成圣人家风的沃土。
C.儒、墨学派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
D.邹鲁文化及圣人家风影响深远。
(2)下列有关“圣人家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圣人家风受到邹鲁文化中儒家思想的非凡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B.圣人家风是由五位圣人传承、弘扬尧舜以来的优良家风,并创新发展形成的。
C.圣人家风远承尧舜首倡的以孝悌治家的风尚,在周秦时期即被各地奉为典范。
D.圣人家风在当下中国依然能够传承中华美德,培养优秀人才,改良社会风气。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①段结构上领起下文,内容上明确了邹鲁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B.第②段运用引用论证,论述了孔子的“大同”社会更有理想神韵。
C.第⑤段列举几位圣人的家风,论述了其好学、知礼、世代相传的特点。
D.第⑥段表明圣人家风来自于普通家庭,与家境是否富贵无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陈凌
①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a)_____.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粱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远离书籍,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铟心灵;(b)_____。
⑤(c)_____.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⑥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晴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2018﹣04﹣23,有删改)
(1)文章第②段有何作用?
(2)请将下列语句分别放到文中最恰当的位置。
A. |
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让人生气象万千。 |
B. |
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 |
C. |
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 |
(a) (b) (c)
(3)简要分析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咬牙”是一种修炼
向贤彪
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干事创业,往往需要一番“咬咬牙”的坚持。
②党史上,有位干部因“咬牙”而闻名。1943年,冀南抗日根据地斗争异常艰苦与残酷:战斗频繁,旱灾严重,庄稼颗粒无收,痢疾、霍乱盛行。时任冀南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兼冀南军区政治委员的宋任穷,一边坚持对敌作战,一边组织生产自救,还深入敌后做群众工作,累得多次吐血。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他率领冀南军民咬紧牙关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因此得名“咬牙干部”。
③“咬牙”体现的是坚韧。人生之路难以一帆风顺,惟有不畏艰险、直面挑战,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采撷成功的果实。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什么活儿都干,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挑粪……从不惜力,磨砺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成功往往只奖赏那些坚韧的人。一件工作、一项事业干到最艰难的时候,往往最需要咬紧牙关。而一旦坚持下来,就容易突出重围、打开局面。
④“咬牙”彰显的是智慧。京剧《沙家浜》中,18名新四军伤病员被困芦苇荡,因连续多日面临日伪军的“扫荡”,体力和毅力几近极限。指导员郭建光激励大家: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最终,他们以“再坚持一下”的顽强精神,迎来了大部队的反“扫荡”。咬紧牙关的坚持精神,不仅需要不畏艰难的勇敢,也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智慧。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⑤“咬牙”蕴含的是担当。在重压和困难面前“咬牙”坚持,强健的是人的内心。“拼命黄郎”黄大年,平均每年出差130多天,一回来就一头扎进办公室。他的研究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攻克了技术瓶颈。正是“咬牙”背后的担当精神,成就了黄大年无悔的人生。
⑥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成功就越艰难,越艰难就越要坚持,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从某种意义上说,“咬牙”是成功的序曲。没有松骨峰战斗中志愿军的“咬牙”,就没有以“气”胜“钢”的功绩;没有谷文昌一次次面对失败后的“咬牙”,就没有沙海变绿洲的奇迹; ___________.拿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知难而进、久久为功,多经历几次“咬牙”,一个人必能闯关夺隘、化险为夷,用奋斗之犁开辟前行之路。
⑦惟其艰难,更显勇毅。“咬牙”是一种修炼,在一次次“咬牙”中,软弱将变得坚强,稚嫩将变得成熟,徘徊将变得坚定。
《人民日报》(2018年05月15日,有删改)
(1)文章③~⑤段是从哪三个方面论述“咬牙”精神的?
(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模仿第⑥段划线句的句式,给本段补充一个论据。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用文化滋养时代的心灵
李洪兴
①2018年的第一天,不少人走进国家图书馆,一睹《四库全书》真容。参观之余,领一页字帖,坐在展厅里一笔一画地抄写书中内容。文化的书函,在这样一次“观四库、抄经典”的读者体验活动中被打开。
②读者、观众与经典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故宫打开《千里江山图》卷轴,中国美术馆展示徐悲鸿的“奔马”与“战马”……在不同场地、以适宜的方式择精品而展,成了打开文化的一种共同选择。人们在“拈花”之间,感受到穿越千年、跨越万里的经典散发出文化的沁人芳香。
③藏,是为了存,也是为了传。这个传,不仅是传诸后世,也是传诸众人。无论是历史文物还是经典文本,最珍贵的莫过于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倘若不能被更多人欣赏、研究、传承,也就很难实现“价值外溢”,更谈不上价值增值。
④当前,我们的文化视野不断打开,但文物的“开放度”依旧有待提升。有的场所作为历史遗迹,长期以“保护”的名义被“铁将军”把门;有的文物,被一些单位藏着掖着,生怕失去了研究的“首发权”。开放的文化有着更大辐射力,就像故宫博物院,开放区域越来越大,展出文物越来越多,文创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才能涵养出真正的文化自信。
⑤面对文明的瑰宝、文化的结晶,人们会有一种与时间对话、与历史握手的感受。让现代人有更多机会近距离接触、感受这些文明的宝藏,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文化观念、审美趣味,有利于滋养时代的心灵。这又何尝不是美好生活、全面发展所需?只有真正推开文化的大门,让更多的人走进去,才能在新时代实现“美美与共”。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16日,有删改)
(1)请简要概述第④段的论述层次。
(2)第②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请结合全文,阐释最后一段中“美美与共”的内涵。
阅读下面这则议论文,完成下列各题。
朴素美
①朴素也是一种美。
②“朴素美”,是指质朴无华、淡雅大方的美。它首先包含人的仪表的自然美:眉清目秀,五官端正,就给人以美的印象;还有红润的脸色,乌亮的头发,看上去也给人以健康、充满活力的美感。其次,朴素美指的是人的衣着穿戴:一个青年如果衣着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合身得体,虽然不刻意雕琢,也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③那么,为什么说朴素是一种美呢?首先,朴素美的色调、形式不复杂,清晰、分明,一目了然。寓美于清淡之中。一件衣服,五颜六色可能是美的。但有时候浑然一色,也是美的。树叶是绿色的,海水是蓝色的,麦浪是金黄色的,虽然是一色,不也很美吗?这是美的多样性的一种表现。其次,因为朴素美不刻意雕琢,能保持人的外表的自然美,衬托自然美。脸色红润,五官端正,本来就是一种天赋的自然之美。因为没有涂脂抹粉,浓妆重彩,这种天赋的自然之美不会受到遮掩和损害。朴素的打扮和装束,不至于喧宾夺主,相反能使人的自然美映衬得更美。第三,人们透过外表的朴素美,能看到崇尚朴素、崇尚勤俭的内在美。而这种内在的心灵和精神之美,虽然不显露在外表,但它会使人的外表愈发显得美。当我们知道某处雷锋式的青年把自己的积蓄慷慨无私地献给灾区人民,而他自己却省吃俭用衣着朴素的时候,看到他的形象难道不觉得美吗?不但觉得美,尊敬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④所以,在美的花园中,朴素美的地位是不能抹煞的。以朴素为美不是不懂得美,而正是懂得美的表现。那种以为只有打扮得奇异、华丽、时髦才是美的观点,其实是并不太懂得美,或者说是不完全懂得美,因为他们把本来是美的东西还没有看作是美的。
(1)谈谈画线句在文中的含意。
以朴素为美不是不懂得美,而正是懂得美的表现。
(2)请梳理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勇 气
【美】爱默生
①人们往往以为勇气是寻常而平凡的,然而事实证明,它是罕见而可敬的。因为,懦弱是人类的本性。由于我们是在安宁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很少会面临那种需要勇气的时候。这就好比一个从未经历过激烈场面的柔弱的男孩,却忽然要面临刺刀或其他暴力的威胁,毫无疑问,他会感到胆怯和绝望。
②怯懦会蒙蔽我们的双眼,令我们无法看到广阔的天空,而适时的鼓励却常能拨云见日。克尔律治在英国海军熙役期间有过这样一段轶事,14岁那年,他随亚历山大伯爵远征。当身佩步枪,列队袭击敌人的船只时,他害怕得连膝盖都在不停地颤抖。他说:“就在我将要晕厥倒地的时候,伯爵抓住了我的手,轻声地对我说道:‘勇敢点儿,我的伙计!你很快就会恢复的,我第一次时也和你一样地害怕。’那简直就像是天使在同我说话。从那一刻起,我便不再惧怕,而是同老船员们一起勇往直前。我不敢想象,假如在那一刻,他不是鼓励我,而是嘲笑或者呵斥我,我会变成什么样子。”
③当孩子面临楼梯的台阶、燃烧的火炉或者飞驰的汽车时,就如同战士们面临着枪炮和伏兵一样,他们会感到自己身处危险之中。可是,一旦他们能够准确地了解危险。学会抵抗,他们便将克服恐惧。正如老练的马夫知道如何去平稳地驾驭马匹一样,当一个老练的士兵看到枪炮的火焰时,他便知道如何去躲避。所以,猎人不会害怕狗熊、狮子和野狼,养狗人可以轻松地制服猎犬。
④可见,对所处环境的准确判断是疗治胆怯的一剂良方,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有了勇气。
⑤学生之所以会被一道数学题难倒,原因就在于他还没有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旦领悟了其中的奥妙,他就会像阿基米德那样令人叹服不已。
⑥勇气还在于信念。要相信,你的智力和精神并不亚于那些你所崇拜的人。很多时候,危险只是人们的幻想而已。那些不惧困难的人会坦白地承认自己有时候也会感到一丝胆怯,之所以胜利,是他相信自己的身体里潜伏着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使一位虔诚的教徒在面对死亡的火焰时,仍能泰然自若地说道:“这是上帝为我特制的帽子。”
⑦工作中会有挑战,生活中会有困境,学习中会有挫折,勇气是何等的重要。你,应当更勇敢一些。
(选自《爱默生随笔精选》,有删改)
(1)请简述全文的论证思路。
(2)文章第③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结合文意,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这种力量能够使一位虔诚的教徒在面对死亡的火焰时,仍能泰然自若地说道:“这是上帝为我特制的帽子。”
(4)联系本文②~⑥段中的某个观点,结合自己的经历,简要谈谈你是如何获得勇气的。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在“无纸时代”,读纸质书
祝勇
①现在,读纸质书的人少了,手机阅读者却在增加。对此,写书的人感受最深,因为书的发行数早已不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壮观。对于一位写作者沤心沥血的文字,人们已经无暇顾及,这将写作者推向前所未有的尴尬位置,高纯度的文本也日益变成写作者的“独语”。
②书这个词,原本是指一本具体的书,就是《尚书》﹣﹣中国第一部历史文献集,后来意义变宽,指所有的著作。生活要人们去挣扎、奋斗,因此,一部手机,就是一个高浓缩的书房,在见缝插针的地铁里读一读手机上的文字,也不失为一种温暖的抚慰。现在手机上的书算不算书,我不知道。假若让我决断,我认为手机上的书不叫书,只有纸质书才是书。我认同手机阅读的便捷,同时担忧手机阅读的轻浅化和碎片化。我相信载体的变迁,必定带来内容的变化。当年我们古老的文字在甲骨、青铜、竹简、布帛、纸页上不断转移,与之伴随的必定是语言和内容的变化。比如青铜器上的文字必然是精简的,所记内容也一定是国家大事,所谓“祀”与“戎”,也就是祭祀和战争。当文字转移到纸页上,化作诗词、书札、文章,书写才自由自在,才成为一种均等的权利,抒情、议论也才成为可能,并蔓延出灿烂的文学史,有了我们浩大、辉煌的纸上文明,像王羲之《兰亭序》、李白《上阳台帖》、苏轼《寒食帖》,还有9亿字的《四库全书》。
③当书从纸页转移到电子屏幕上,改变的绝不仅仅是外壳,而是思维方式和传播方式。网络呼唤点击量,因此造就了“标题党”,而一些沉静的、意蕴深藏的文字,显然是不适合手机阅读的。手机的书库中当然也可以下载各类经典,但有谁会在手机上读黑格尔、韦伯、陈寅恪、钱锺书?
④有人说,纸的时代已然过去,就像甲骨时代、青铜时代终将过去一样。但我仍顽固地认为,纸质书的时代不会消亡。
⑤文字需要阅读,文化则需要抚摸、感受、相融。我们的文字,从来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我们碰触到的不应该仅仅是冰冷的显示屏,更应该是温润的纸页﹣﹣那是我们的文化,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纸从自然中来,带着生命的气息,牵动着汉字的呼吸筋脉,与我们的生命血乳交融。
⑥“中国最美的书”“世界最美的书”,都依托纸而存在。书的艺术,实际就是纸的艺术。抽去一张纸,美就会被抽空,文化也会被肢解。
⑦当然,我们还没有到悲观的时候。我们看到,书店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在各大城市不断进驻黄金地段。像诚品、言几又、方所、西西弗这些品位高尚的书店也不断刷新着我们对书店的老印象,让阅读和选购变得更加轻松、时尚和舒适,在书店里翻书的,绝大多数是年轻人。最近为拙著《故宫的隐秘角落》与读者面对面交流,我惊讶地发现,来聆听我回溯历史、讲述故宫的,居然多是年轻读者﹣﹣在电子时代长大的一代,对阅读,尤其是纸质书的阅读,竟然有着天然的好感。
⑧读纸质书,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因为这样的阅读,让我们的思想沉静、深入,体验文明的纯美与辉煌。这样的阅读是可贵的,哪怕只有短短几分钟。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4月21日)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层次。
(2)在作者看来,手机阅读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3)如何理解第②段中的“均等”一词?
(4)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作者为什么坚定地认为“纸质书的时代不会消亡”?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①青春如朝日,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年华。
②与老一辈相比,这一代年轻人成长在中国发展最快、最好的年代。告别了物质的贫困,远离了信息的匮乏,自幼享受改革开放红利的青年一代,成长拔节一路伴随着祖国的强盛,有更扎实的知识,有更开阔的视野,有更宽广的天地。从“创新创业”到“互联网+”,社会搭建起广阔的舞台,供青春施展才华、追逐未来,在时代的舞台创造无限的可能。
③与此同时,工作的压力、竞争的焦虑、成功的渴望……现实的“骨感”,也让一些年轻人的内心挤满成长的烦恼。以至于有人感慨,“人生的理想越飞越低,低到只能在自己的城堡里贴地飞行”……
④青年人空间应该如何在现实的土壤中涵养梦想的种子?应该为自己的青春涂上怎样的色彩?
⑤青春的底色永远是奋斗。“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只有在年轻的时候奋斗过、拼搏过、奉献过,书写过人生的精彩、攀登过人生的高峰,我们才能在以后回忆的时候,自信地道一句:“青春无悔”。
⑥让青春因梦想而激扬。心中有阳光,脚下就有力量。青年最大的资本不是经验丰富、胸有成竹,而是敢于做梦、勇于试错。因一时挫折而灰心丧志,因身处逆境而放弃前行,甚至让享受和偷安在我们内心扎根,那青春何以为青春?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日子里,就该像爬山虎一样,向着心中的梦想不断向上攀沿,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
⑦让青春因拼搏而精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告诫的,“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纵然前行之路荆棘密布,只要有那么一股到中流击水的劲头,无论道路多险、风浪多大,都是对自己的超越。而那些以梦为马、激情奋斗的日子,将永远成为人生的财富。
⑧让青春因奉献而厚重。“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这绝不是空洞的口号。从汶川地震的志愿者行动,到北京奥运的火炬传递,从反疆独反藏独的惊天怒吼,到“一带一路”的青春挥洒,这一代年轻人有着极强的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荣誉感,时代也需要我们用坚实的肩膀扛起民族复兴的重任。不管是身处象牙塔的年轻大学生,还是① ,抑或是② ,只要尽心做好本职工作,又何尝不是在为国为家添砖加瓦?把个人梦想汇入时代洪流,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共振,我们一定能“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让人生的色彩更加绚烂。
⑨“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春不息,奋斗不止。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3日 1 版,有改动)
(1)根据文意,在文中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内容(符合语意,结构一致)。
① 。 ② 。
(2)文中的第⑤段与第⑥⑦⑧段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
(3)请谈谈你对“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这句话的理解。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恰与够
①在造“够”字时,仓颉为难了,天下什么东西有个够呢?冥思很久没有想出来,只好去请教黄帝。黄帝想了想说:“民用五材(金木水火土),再多都不够,唯有多余的话,半句都嫌多!”仓颉击节赞叹:对,就是这个﹣﹣够!
②但是对“够”的程度把握是困难的,什么时候够了?什么情况下够了?什么程度才叫够了?很难有个量化。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开始列举了许多山名,后来一句“环滁皆山也”囊括了,这五个字就是正好,就够了。郭沫若写剧本,有一句“你是个卑鄙无耻的小人”,有人说,这样情绪表达不够,改为“你这个卑鄙无耻的小人”更好,郭氏拜之为一字师。
③文章如此,说话也是如此。有个相声模拟公交上劝架,前面义正辞严大方得体,后面来一句“什么玩意儿”,坏了。这样的事生活里很多,不只是笑话。一次我劝一个孤僻偏执的朋友,前面说得他引为知己,后面加了一句“你这种人也只有我能理解”,结果给人轰出来了。
④文章“过了”或“不够”,大不了不够好,没多大问题,但是话多了半句后果往往大得多,孔融、杨修、祢衡等还因此丢了性命。这样的事毕竟少,“够”字造出来,当然不仅仅专门用做说话写文章的。对物质攫取的态度,“够”更难掌握。
⑤没人嫌钱多,这是句老实话。取之有道还好,大不了穷于追逐,忘了生活的乐趣,若是取之无道,那么欲望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往往要犯事。权位也是,名誉也是,一上道就高速向前,如果不慎思,很难遽然而惊:可够了啊?
⑥范蠡功成身退,并留一书信给大夫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子何不去?”文种没走,结果被害死了。“够”的领会与否,关系到生死。王翦出战,带兵六十万,一路走一路派勤务兵和始皇帝讨价还价,要“美田宅甚众”,一连五次,谋士说:“将军,是不是太过了?”王翦大笑道,皇帝见我求田问舍贪图富贵,反而放心我了!看来,够与不够,真的是要悟性的。王翦果然无恙,得以寿终正寝。
⑦什么时候是够?有词叫“恰好”“恰巧”“恰恰”,都是“多一点不行,少一点不可”的“够”。恰是“合心”,合乎心意就好,心满意足就够,可是前提是“心”要知足。知足的心来自于对欲望的控制,对人生的理解,所以“恰”字造得好,也不好,因为心真的难以控制啊,要修心,要修行,要修性,才能有一颗知足的心,才能体会那个“够”。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下面句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但是话多了半句后果往往大得多……
(2)试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④段的作用。
(3)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要修心,要修行,要修性,才能有一颗知足的心,才能体会那个“够”。
B.全文结构可以这样划分:①/②③④⑤⑥/⑦。
C.第①段的作用是引出中心论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第③段“说话也是如此”中“如此”是指:对“够”的把握是困难的,很难有个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