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小题。(10分)
闲话白菜
①白菜是南北方一种极其普通的蔬菜。别看它普通,闲暇时,弄一桌“白菜宴”,既解馋又养生。
②白菜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据考证,自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种类北方有胶州白、北京青白、天津绿、东北大矮白菜、山西大毛边等;南方有乌金白、蚕白菜、鸡冠白、雪里青等。
③白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菜中之王”美称。用于炖、炒、熘、拌以及做馅、配菜都可以,故俗语云:“肉中就数猪肉美,菜里唯有白菜鲜。”
④白菜除作为蔬菜供人们食用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古代医书《名医别录》里记载:“白菜能通利胃肠,除胸中烦,解酒毒”。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白菜汁,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并说“冬汁尤佳”。
⑤白菜食法颇多,从烹调方法上看,无论是炒、熘、烧、煎、烩、扒、涮、凉拌、腌制,都可做成美味佳肴,如果同鲜菇、冬菇、火腿、虾米、肉、栗子等一起烧,还可以做出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菜肴。用新鲜猪肉末制成丸子,再加大白菜红烧,这是河南地区有名的“大白菜烧丸子”。把干辣椒节过油炸,然后用醋与白菜块同炒,这是有名的“醋溜白菜”。东北有道名菜就叫“栗子烧白菜”,这道菜的特点是汁鲜味美,酥烂适口,红白黄三色相间,色、香、味兼备。此外,还有“奶汁靠白菜”、“如意白菜卷”等等一系列菜肴。
⑥总之,白菜食用方法很多,仅入书的就有数百种,在东北,吃得最普遍的还是炖白菜汤和炖酸菜。东北人喜欢把白菜渍成酸菜,酸菜炖火锅、炖大骨头成为了东北人引以为豪的家常菜。酸菜炖大骨头端上桌后,香气缭绕,热气腾腾,骨头肉颤巍巍,丝丝缕缕,泾渭分明;酸菜晶莹剔透,油花闪烁,让人举箸之际,耳边油然想起东北腔席卷四方的断喝:“翠花,上酸菜!”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白菜的几种特征。(3分)
.结合语境,任选一题,说说划线词语的作用。(3分)
(1)“据考证 ,自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句中的“据考证”能否删掉,为什么?
(2)“白菜食用方法很多,入书的就有数百种。”句中的“仅”若换成“全部”,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请你结合选文和以下材料,说说志愿者为什么被称为“白菜”。 (4分)
“小白菜”是指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他们身穿绿白相间的制服,大都是来自上海高校的“80后”、“90后”大学生。在世博园区里,每天都有数千名随处可见的“小白菜”在忙碌着,分发地图、指引线路、维持秩序、处理突发事件……他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即使受到游客不理解的怨言,让他们成为了受气的“小白菜”,他们也一如既往地微笑、周到服务,各界领导和广大参观者给予了这群“小白菜”很高的评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明天,我们拿什么滋养生命 
①“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不洗马桶盖。”这是河流污染的真实写照。 
②根据我国国家环保局的一项调查,在被统计的 13l 条流经城市的河流中,严重污染的有36条,重度污染的有21条。全国532条主要河流中,有436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河流的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挥发酚、氨氮和汞等。其中有机类属严重污染,三氮类属重度污染,重金属为轻度污染。目前中国约有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严重,地下水水质呈下降趋势。 
③污染带来的就是灾难。珠江海区的污染使栖息在该海区的鲷科、石首科、带鱼、乌贼和中国对虾等19种经济鱼类和25种经济虾类连续出现大量死亡,使洄游产卵繁殖的狮鱼、马鲛等锐减;这里著名的“万山渔汛”,已不成汛。 
④长江也不乐观,不断增加的、不经处理的废水污水在城市江段已形成明显污染带。据调查,长江干流21个主要城市江段的污染带已超过600千米,占城市江段长度的70%。随着乡镇企业及农业发展,长江水体还受到农药和化肥污染。另外,每年长江带入东海的泥沙达6亿吨,输沙量已达黄河的1/3,相当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和密西西比河3条世界大河的输沙总量。 
⑤母亲河——黄河的情况更遭。从20世纪70年代起,黄河下游及河口地区旱季断流现象几乎年年发生,1997年创纪录地达到累计断流226天,仅胜利油田少产原油就损失30多亿元。目前,黄河流域用水量已超过360亿立方米。随着黄河流域用水量猛增,各地都对昔日流入黄河的雨水“围追堵截”。大大减少了黄河的入水量。甘肃、宁夏百姓大挖水窖,积蓄雨水,被广泛推广的所谓“旱作农业”,使干旱的土壤变成了一块块“海绵”。地下水开采和生态耗水,如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等都直接影响到黄河的水量,使黄河再也无法形成昔日容纳百川的汪洋恣肆的壮观场面。 
⑥专家预测,2030年我国人口将进入高峰时期,届时人均水资源量大约只有1750立方米,中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     
⑦拯救我们的水资源环境吧,不要让“人类最后见到的一滴水是我们自己的眼泪”变成现实!
、认真阅读⑷⑸两段,概括造成水环境的恶化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文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文中第⑤段“从20世纪70年代起,黄河下游及河口地区旱季断流现象几乎年年发生”一句中的“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①自20世纪60年代初,现代工业机器人“尤尼曼特”和“沃莎特兰”在美国诞生以来,至20世纪70年代,工业机器人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用范围也已由机械、电子、轻工、纺织、石油、汽车、食品、化工、医药、建筑、电力等生产领域,拓展至海洋勘察、航天航空、军事国防、灭火救灾、安全保卫、家政劳务、医疗卫生、体育娱乐等方面。
②我国的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争议颇多,如有人认为“中国人多,不需要发展机器人”,“我国发展经济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劳动就业、吃饭,而不是要机器人来代替人”等等。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徘徊后,进入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吹绿了大江南北,出现了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从而对我国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有了重新的认识,坚信机器人技术和装备是提高我国各行各业的生产水平和效益,加快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所必需的。因此,在十多年前,许多中国人也许还想像不出机器人究竟为何物,而今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已在众多领域大显身手:在一汽、松辽、上海大众等汽车制造厂的前梁焊接、底盘装配、喷涂、底板点焊等生产战线上活跃着众多的工业机器人;太平洋5 300米深的洋底出现了配备有“机器视觉”和“机械手”的我国水下机器人;列入“863”计划并通过国家鉴定的我国制成的机器人视觉器,可以在一秒种内,在数万人中准确地辨认出其中的某一人;湖南长沙在2000年10月29日向全球。公布了国防科大研制的二足步行机器人“先行者”的诞生;我国东北大学研制的“小胖墩”机器人“牛牛”参加了国际足球锦标赛,并获得了第五名和标准动作测试第一名的佳绩。
③国外机器人发展同样引人瞩目。2001年4月7日美国向火星发射了“奥德赛”火星勘察机器人;一个由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工厂在日本诞生;人造“脑”的提出;2000年德国工程师雷诺·戈兹恩在汉诺威世博会上展出了一个长不足4毫米、宽不足0.5毫米的微机器人,这种“微机器人”可直接进入人体,其不断完善后,将具备识别和修缮人体基因的本领,或可被用于进入血管内清除血栓,甚至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体内病灶,最终达到治疗、改善体质、强身祛病的目的。
④更因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组织工程”的各种人造器官的发明和应用,就有了被人。称作“机脏人”和“人机共存”时代的出现,也使学术界对机器人和人类、生命、“死亡”概念以及今后的社会预测引起热烈的争论。
⑤机器人技术在不断发展。随着人类关于机器人的知识和技术的日益丰富和提升,机器人也有着一条类似人类发展的进化过程,让我们沿着这条路一路游历……
.文章第②段写了哪三方面的内容?请分条陈述。(3分)
第一方面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方面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方面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第③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文章最后一段中加点的“类似”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蚂蚁的文明》,完成小题:
据统计,全世界有7,000多种蚂蚁,它们的个体数远远超过所有其他陆生动物。(A)蚂蚁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很强,(B)无论是高山洞穴,还是冰天雪地,或者戈壁沙漠,到处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
昆虫学家发现,蚂蚁是一种高级社团性昆虫。(C)
刚出生的幼蚁,它们在专门的“托儿所”里度过自己的童年。在“托儿所”里有职业“保育员”,这些“保育员”经常带领“婴儿”在“托儿所”附近散步。蚂蚁一旦生病,有“医生”给以精心治疗。“医生”每天实行预防性检查。当蚂蚁受伤时,“医生”就会小心翼翼地舔它的患处,分泌一种胶质来为“伤员”治病。
  在南美洲有一种会种庄稼的蚂蚁,它们先在树木裂缝中装满泥土,然后在这些独特的土地上栽种各式各样的作物。一到收获季节,所有成员全力以赴,一起参加收割庄稼的劳动。有些蚂蚁家族利用自己的前院后宅来种植庄稼。它们把收得的果实作为粮食,而把又短又软的禾秸作为建筑材料。
  在墨西哥南部森林中,有一种会放牧的蚂蚁。它们能“豢养”和“放牧”一种罕见的蝶形幼虫,以获取它们身上的分泌物。每晚,它们把幼虫驱赶到寄生植物的顶叶上去“放牧”。拂晓,蚂蚁又把幼虫赶回地面洞口,留下一些蚂蚁守卫。
  蚂蚁还具有一种类似人的灵敏性和感情的本能。当同伴或幼蚁死亡时,蚂蚁明显地表现出闷闷不乐。它们还有送葬仪式哩!“掘坟穴工人”把已故者抬到坟地,坟地通常位于自己的家园附近,掩埋深度为2—2.5厘米。
罗马尼亚昆虫学家认为,蚂蚁的某种先天性本能对其生命活动具有极大的意义。(D)至于说到与人类的关系,某些专家认为,蚂蚁是害虫。这是因为,它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例如有些红蚁专门鲸吞植物的根和茎,使农作物生长不良,甚至枯萎死亡。然而,有不少蚂蚁却是十分有益的。据有关昆虫学家称,有一种竹筒蚁可食害虫60种以上。在我国的台湾和福建,利用竹筒蚁防治甘蔗螟虫已有相当长的历史。苏联科学家发现,有些蚂蚁是森林的天然保护者,因而他们正在对蚂蚁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和对植林效果的影响等进行研究。
(选自《新民晚报》有删改)
.本文从分工、                  等方面介绍了蚂蚁作为高级社团性昆虫所具有的文明。
.本文使用了               等说明方法。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它们的行为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在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的,把这句放在文中A、B、C、D四处中的        处最合适。
. “据统计,全世界有7,000多种蚂蚁,它们的个体数远远超过所有其他陆生动物。”这句中“远远”“所有”能不能删去?为什么?(3分)
.人类还有一个新定义——人是文明动物。文明是人类所独有的,那么你如何看待蚂蚁的“文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共8分)
①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空前繁荣,海洋运输业发展迅猛。与之结伴而来的海上溢油污染愈演愈烈,一次又一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由船舶引起的油污染成为关注的焦点。
②海洋油污染发生的次数约占所有海洋污染次数的80%!据有关资料统计,过去40年,全世界大型油轮搁浅漏油事件共有45次,最大的一次是1997年“大西洋皇后号”油轮在新西兰出事,最小的一次也漏油28吨。2003年底发生在西班牙海域的“威望号”油轮断裂事件,导致7.7万桶燃油泄漏,为此,仅西班牙一国为清理“威望号”漏油污染就已耗资10亿美元。这些事故,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海洋油污染绝大部分来自人类活动,其中以船舶运输、海上油气开采,以及沿岸工业排污为主。由于石油产地与消费地分布不均,因此,世界年产石油的一半以上是通过油轮在海上运输的,这就给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带来了油污染的威胁,特别是油轮相撞、海洋油田泄漏等突发性石油污染,更是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④多达几十万吨的溢油,一旦进入海洋将形成大片油膜,这层油膜将大气与海水隔开,减弱了海面的风浪,妨碍空气中的氧溶解到海水中,使水中的氧减少,同时有相当部分的原油,将被海洋微生物消化分解成无机物,或者由海水中的氧进行氧化分解,这样,海水中的氧被大量消耗,使鱼类和其它生物难以生存。同时,燃油溶解的过程极易产生多种有毒化合物质。致命的是,海面浮油内的一些有毒物质会进入海洋生物的食物链。一方面毒害海洋生物本身,另一方面通过食物链最终富集在人体内,从而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最后剩下的油膜凝聚以后的残余物,包括海面漂浮的焦油球以及在沉积物中的残余物,虽然短期内不会对海洋生物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却破坏了海洋环境的自然景观。
⑤目前,我国海上石油运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专家认为,我国海洋溢油的潜在威胁正日益增大。如何将海洋溢油造成的浪费和污染减少到最小,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③段指出“海洋油污染绝大部分来自人类活动”,结合上下文说出三条依据。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分析“蓬莱漏油事件”对我国海洋环境造成的影响。
【材料】美国康菲石油有限公司与中方合作,开发中国海上最大油田之一——蓬莱油田。今年6月连续发生溢油事故,截至9月中旬,溢油事故累计造成5500多平方公里海水污染。对此,康菲石油公司负责人却在媒体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漏油事件对环境影响如何尚未可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闻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忧天”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本选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指的具体内容
(1)第③段,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
(2)第④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
、第④段主要运用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说说文章第二段“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中加点的“至少”以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读本文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列出两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说明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8分)
①影响海水盐度的自然因素有: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融冰化雪、洋流及海水混合等。其中最主要的要算降水和蒸发。
②在赤道附近海域,降水特别丰富,尽管这里太阳辐射强烈,降水量还是远远大于蒸发量,因此,海水的盐度比一般地区要小。而在纬20°海域,由于长期受到热带高压控制,使得这里降水少,蒸发量大,因此盐度最高。即便有邻近低盐海水混入,也会因蒸发量太高而无济于事。极地海域降水虽少,但蒸发也微弱,大量冰雪融冰的注入,使得盐度较低,如波罗的海盐度只有2‰—12‰,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不过这里不仅降水相对多,而且还有大量的河水注入。黑海虽说降水不多,但周围如多瑙河、第聂伯河、德涅斯特河和顿河等大河的流入,使它的盐度也较低。当然不是所有大陆附近海域的盐度都是较低的。如地中海和红海,虽然也为大陆所包围,但这里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多,加上四周地表径流很少,反倒成了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其盐度分别为30%和40%。
③另外,洋流对海水的盐度分布地有一定影响。暖流是高盐度海水,通常所经海域盐度升高;寒流是低盐度海水,所经海域盐度则降低。如我国近海黑潮暖流经过的地区,盐度达成34.5‰。
④总之,因为海洋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大,难以使大洋的盐度趋于一致,所以“大洋虽连通,盐度却不一”。
.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对海水盐度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

A.海水盐度最低 B.海水盐度降低
C.海水盐度不变 D.海水盐度增高

.导致“大洋虽连通,盐度却不一”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降水大,地表径流有大小 B.海洋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大
C.蒸发量小,融冰化雪量大 D.洋流对海水盐度的影响

.下列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说明了影响海水盐度的各种自然因素。
B.由于蒸发量远少于降水量,导致赤道附近海域的海水盐度比一般地区要小。
C.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大陆沿岸附近的海域的盐度都属于低盐度的。
D.波罗的海区由于蒸发微弱,加上大量闪光灯雪融冰的注入,其海水盐度是世界上最低的。

.如果给本文加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大洋互通盐度不一 B.降水和盐度
C.大洋盐度变化大 D.大洋与蒸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寻找清洁能源用激光创造微型太阳
①随着“低碳生活”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热衷,科学家计划用世界最强大的激光系统在试验中复制太阳炽热的核心,这可能最终为人类提供一种清洁能源。
②经过50多年的试验,物理学家希望研制出第一种产生的能量多于消耗能量的核聚变技术。
③在今后两星期内,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国家点火装置项目(NIF)的研究人员将发射192条单独的激光束。这些激光束能够在不到1秒钟内产生500万亿瓦特的能量,是美国国家电网量的1000倍。这一能量脉冲将集中于一个微小的氢球,尝试模仿太阳内部发生的反应。
④科学家希望在明年完善这一过程,直至他们能引发一种能量产生大量的核反应。
⑤“我们希望这些燃烧试验将显示,我们制造的能量能超过投入的能量,核聚变能成为一种无碳能源的来源。”NIF负责人埃德·摩西说:“如果我们成功了,那么公众对核聚变的看法就会改变,因为它将是最终的能源——无碳、无限、安全可靠。”
⑥最初建立NIF的目的是检测热核武器的设计。不过,其研究结果也将显示,如何有可能将核聚变用作一种和平能源。它是致力于核聚变的少数几个国际项目之一。
⑦法国已开始建立造价80亿英镑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该项目利用磁场而非激光创造核聚变条件。不过,Iter的首次“燃烧”或核反应预计要等到2022年。
⑧英国领导的一个项目——高能激光项目(HiPER)计划于2020年在位于牛津郡的拉瑟福德·阿普尔顿实验室建造一个核反应堆。
⑨NIF的核聚变过程模仿太阳内部发生的反应。与原子分裂开来的和聚变反应不同,核聚变过程通过巨大的压力和温度把原子挤压在一起,直至原子发生聚合,并释放发出巨大的能量。
. 参照第⑨段中对于核聚变的解释,请给核裂变下个定义。
.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指代的内容。
①科学家希望在明年完善这一过程
②它是致力于核聚变的少数几个国际项目之一
. 从文中的信息看,实现核聚变的途径有哪些?
.“新型能源”对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请根据文意和你的认识简要回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①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②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  
③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④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
⑤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这种补偿就是所谓的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可以说,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
⑥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摘自《百科知识》,2009年第12期,有删改)
.本文围绕“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谈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
①文中例举做土豆的三种烹饪方法,运用作比较的方法,让人们更具体,更明确地知道了用微波炉烹饪最能体现人们的低碳生活,因为使用微波炉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②“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这句话中的“他们”是指在日常生活(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二氧化碳的人。
. 文章第4段“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句中为什么连用两个“更多的”?
.从全文看,文章主要内容是介绍“低碳生活”,但文章最后为什么还要谈“高碳生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未来在方舟——移民太空
如果说2012年世界末日真的降临,人类怎么办?正如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所警告的那样,人类若不能在未来两个世纪内移民外太空,就会永远灭绝。人类能长久生存的唯一机会就是搬离地球。居住到别的星球上。霍金说:“人类遗传密码中携带着自私与侵略本能,这在过去曾是存活的优势,但人类很难在未来100年内避免灾难,更不用说未来1000年或100万年。”
说到移居,火星早已成为不二之选。因为火星不仅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外行星,而且自然环境也最接近地球:火星上有大气,也有季节的变化。并且火星的表面有液态水存在的迹象,这是生命起源所必需的元素。虽然火星上没有氧气、气温极低、辐射较大,但科学家设想用尖端科技改造火星的气体构成,以适合人类居住。有乐观者认为,用现有的科技绿化火星可能只要几百年时间,到时候人类携带着特殊呼吸装置就可前往居住。
除了火星,我们还可以选择移居太阳系外的Gliese 581c星球,它的直径是地球的1.5倍,表面温度大约在0—40℃之间,地表可能存在液态水流,凭借这些与地球相似的条件,这颗新星被科学家誉为“宜居星球”。
人类移居了,动植物兄弟当然也要移居。美国的“拯救文明联盟”的组织计划在月球上建立地球生物的DNA“备份库”,这种备份库里面不仅存有所有动植物的DNA,还包括地球上各类人种的DNA。此外,库中还将建造“终极图书馆”,用以保存人类文明所有的知识。如果有一天,地球生物毁灭,就可用存有的DNA,在其他星球重建家园了。
找到了“新家”,可是我们要怎么搬过去呢?霍金提出的“时空旅行”理论或许能帮我们找到太空中的方舟——时空隧道,通向外星球。
时空隧道也学就是虫洞。霍金说,虫洞就在我们周围,只是小到肉眼无法看见。宇宙万物都会出现小孔或裂缝,这种基本规律同样适用于时间。时间也有细微的裂缝和空隙,比分子、原子还要小的空隙被称作“量子泡沫”,虫洞就存在于“量子泡沫”中。通过虫洞,就等于钻了时间的空子,进入时空隧道。
时间就像是一条河流,在不同的地段会有不同的流速,在有些地方会过得更慢,而在另一些地方会过得更快,这正是实现通往未来之旅的关键。比整个银河系还要重的超大黑洞可以更为明显地降低时间流逝的速度。霍金说,这种超大黑洞就像是一部天然的时间机器。如果一艘宇宙飞船进入超大黑洞内执行5年任务,返回地球时会发现已过去了10年。如果人类能利用好这种时间差,那“时空旅行”就不只是梦了。
如果能够建造出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那么宇宙飞船必然会因为不能违反光速最快的法则,而致使舱内的时间放慢。宇航员以这种方式飞行一个星期,地球上的时间就过去了100年,从而实现通往未来之旅。  选自《奥秘》2011年第三期
.霍金提出的“时空旅行”理论能让我们找到几条通往太空的方舟——时空隧道?
.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
①Gliese 581c星球,它的直径是地球的1.5倍,表面温度大约在0—40℃之间,地表存在液态水流。
②时间就像是一条河流,人类通过控制,能把时间调节的可快可慢。
.请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解释一下什么是月球DNA“备份库”?
.根据文章介绍你发现火星和地球有什么相似之处?如果人类想移居火星,那么科学家还要在哪些方面对火星进行改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氦—3——人类未来的新能源 
①氦—3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融合发电燃料。开发利用月球土壤中的氦—3将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极具潜力的途径之一。
②氦—3是氦的同位素,含有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有着许多特殊的性质。根据稀释制冷理论,当氦—3和氦—4以一定的比例相混合后,温度可以降低到无限接近绝对零度。在温度达到2.18k以下的时候,液体状态的氦—3还会出现“超流”现象,即没有粘滞性,它甚至可以从盛放的杯子中“爬”出去。然而,当前氦—3最被人重视的特性还是它作为能源的潜力。氦—3可以和氢的同位素氘发生核聚变反应,但是与一般的核聚变反应不同,氦—3在聚变过程中不产生中子,所以放射性小,而且反应过程易于控制,既环保又安全。但是地球上氦—3的储量总共不超过几百公斤,难以满足人类的需要。科学家发现,虽然地球上氦—3的储量非常少,但是在月球上,它的储量却是非常可观的。
氦大部分集中在颗粒小于50微米的富含钛铁矿的月壤中,估计整个月球可提供71.5万吨氦—3。这些氦—3所能产生的电能,相当于1985年美国发电量的4万倍,考虑到月壤的开采、排气、同位素分离和运回地球的成本,氦—3的能源偿还比估计可达250。这个偿还比和铀235生产核燃料(偿还比约20)及地球上煤矿开采(偿还比约16)相比,是相当有利的。此外,从月壤中提取1吨氦—3,还可以得到约6300吨的氢、70吨的氦和1600吨碳。这些副产品对维持月球永久基地来说,也是必需的。俄罗斯科学家加利莫夫认为,每年人类只需发射只到3艘载重100吨的宇宙飞船,从月球上运回的氦—3即可供全人类作为替代能源使用1年,而它的运输费用只相当于目前核能发电的几十分之一。据加利莫夫介绍,如果人类目前就开始着手实从月球开采氦—3的计划,大约30年到40年后,人类将实现月球氦—3的实地开采并将其运回地面,该计划总的费用将在2500亿美元到3000亿美元之间。
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包括中国、以色列、日本、印度等国家在内,人类掀起了新一轮的探月高潮,在这次探月高潮中,氦—3成为世人瞩目的目标。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搭载的探月仪嚣于2004年4月开始初样研制,其中探测月球土壤厚度与元素含量是该探月仪器工作的重要内容。氦—3作为最有潜力的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能源研究的重要课题。
(选自《新华文摘》,有改动)
.为什么说“开发利用月球土壤中的氦—3将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极具潜力的途径之一”?
.本文作者在《神奇的氦—3》一文中曾说:“科学家通过分析从月球上带来来的月壤样品估算,在上亿年的时间里,太阳风为月球带去大约5亿吨氦—3。”这与本文第③段开头画线句所介绍的内容是否矛盾?为什么?
.文中大量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试举出一例并说明其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氦—3是含有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氦的同位素(元素),同时它也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融合发电燃料(物质)。
B.作为未来新能源的氦—3,在其聚变过程中不易产生中子并且放射性小,所以它将是一种环保型的新能源。
C.从月壤中提取氦—3所得到的副产品可以满足月球永久基地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D.由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搭载发射的探月仪器目前已进入对月球土壤厚度与元素含量的初步探测阶段。

.假若某年后由我国发射的宇宙飞船将氦—3成功运回地面,请你根据本文介绍,用上“月球”“氦—3”“科学家”三个词语(可不考虑先后顺序)写一段话,代表中学生向从事开发利用氦—3能源的科学家表示祝贺或感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①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的开发可以有效缓解中国的能源供应困局,其中产业化条件最为成熟的首推风力发电。较之其他新能源,风电优势更加明显:它蕴藏量大,超过所有油、气、煤的储藏量;理论上仅1%的风能就能满足人类能源需求。
②在江苏沿海,从南通向北直到连云港,有连绵数百公里的滩涂,这是一块孕育着财富和梦想却一直被自然掖藏着的新大陆。这里常年风速保持在每秒7-8米,正是绝佳的风电场。
③这一带可建超过10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场,相当于三峡的装机容量,堪称“海上三峡”,却没有百万移民的负担,也不占用耕地和消耗水资源。而1个三峡的投资,可以建2-3个三峡规模的风电场。而且风力是一种洁净的自然资源,没有火力发电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所带来的污染。
④虽然前景如此诱人,但是风能却并非竖起风车就等着发电。因为有两个世界性的“拦路虎”:一是,风电之于火电,由于电压、频率波动性大,因而大规模并入常规电网,会危害常规电网;二是,风力机结构复杂,风电价格远高于煤电,我国风电设备单位功率的费用是煤电的两倍以上,电网公司很难接受或根本不愿意购买风电,有人据此将风电比喻为“垃圾电”。
⑤有专家经过10年研究发现,风电对于某些工业生产,特别是有色冶金、氯碱等高耗能产业,如能直接非并网利用,会像黄金一样宝贵。不但减少或完全消除对电网的危害,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通过非并网技术使风电快速进入特定高耗能产业,使“垃圾电”变成“黄金电”。电解铝生产来说,每吨铝的耗电量是惊人的1.5万千瓦时,如果风电专门供应大型铝厂,巨大的电能就被“置换”出去,风能也因此获得了普惠社会的方式。这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有很强的挑战性,如果能够成功,中国的风电技术将领先世界。
⑥目前,非并网技术已经基本攻克,下一步就是在江苏省内找一个试点。一旦试点成功,它将是世界利用风能的最新里程碑。
.通读全文后,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第②段中,为什么说“这是一块孕育着财富和梦想却一直被自然掖藏着的新大陆?                                                                     
.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一旦试点成功,它将是世界利用风能的最新里程碑。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风电产业?请分条陈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神秘的运动常数
①鸟儿在空中飞翔时,翅膀每分钟拍几次?每次幅度有多大?鱼儿在水里游动时,尾巴每分钟摆几回?每回幅度又是多少?这些问题看上去似乎没什么意义,难道空中的飞鸟和水里的游鱼不是完全自由的吗?它们的运动不是完全无拘无束的吗?
  ②答案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看上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它们的运动似乎恰恰遵循着严格的规律。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发现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神秘的常数,那就是它们的翅膀和尾巴的振动频率、振幅以及运动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振动频率乘以振幅再除以运动速度,计算得到的数值总是落在0.2-0.4之间。
  ③比如,世界上最小的鸟类———蜂鸟,其双翅展开仅有10厘米左右,飞翔时振幅大约是20厘米。蜂鸟的飞行速度非常快,大约能达到50米/秒。而科学家们以往观察到的蜂鸟飞行时双翅震动频率在50—70赫兹之间,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蜂鸟的运动常数就落在0.2-0.4之间。
④与蜂鸟形体相差悬殊的海豚也是科学家们观察的一个对象。成年海豚的体长一般在3米左右,在大海里游动时,海豚尾巴摆动的振幅大约是1米,频率每分钟30次左右,游泳速度是每小时100公里。根据公式计算出来的海豚的运动常数是0.3,也落在0.2-0.4之间。
⑤这不仅仅是巧合,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试验,发现几乎所有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这个神秘的常数。事实上,只有当这一运动常数的值处于0.2-0.4之间,动物们才能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
  ⑥虽然目前科学家们还不清楚为什么会存在这个运动常数,它的值又为什么恰恰落在0.2-0.4之间,但这一神奇常数似乎像物理学中著名的光速不变原理那样放之四海而皆准,也像光速一样神秘。它能够帮助生物学家们根据动物化石的身体构造,判断出那些早已灭绝了的动物曾经具有怎样的运动速度。甚至,不能排除,这一常数很可能对外星生物也同样适用。很多科学家都表示:“如果在其它星球上真的存在游水生物或飞行生物的话,我们相信,它们的运动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⑦此外,这一常数还能够帮助军方研制出各种高性能的飞行器。比如说,一个翼长15厘米、翼振振幅为10厘米的机械间谍如果要做有效飞行的话,其最佳翼振频率应该是30次/秒左右。目前美国军方已经着手研制类似于飞鸟的有翼飞行器,在配备上微型摄像机之后,这样的机械鸟将可能渗入敌方的任何机密要塞进行刺探。当然,它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能够研制出体积更小,无孔不入的机械昆虫,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也为时不晚。
(据《科技之谜》罗声/编译)
、第⑤段中加点的“不仅仅”“几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文章举蜂鸟、海豚的例子,意在说明什么?
、生物的“运动常数”在目前的科学研究中,具有怎样的用途?
、随着人类对生物系统的结构、功能等研究的不断深入,仿生学在改进工程技术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请结合日常获取的信息再举一个仿生学的例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14分)
大自然的神功——自净
①大气、土壤和水受到污染后,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使自己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状态,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功”——自净。
  ②水的自净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印度的恒河被佛教徒视为圣河,他们认为河水能消灾除难,强身健体。因此,每一位教徒都爱到河中沐浴,甚至有人在此投水“升天”。河水中常常漂起尸体,尸体火化后骨灰也被倒入河中。即便如此,虔诚的教徒仍然一边沐浴,一边开怀畅饮。奇怪的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生病。
  ③另一种现象也令人费解:世界各国往来的船只储存的恒河水,行经万里后仍能新鲜不腐。科学家发现,恒河的水质良好,其中的细菌并没有对人构成危险。原来,恒河河床里含有一种放射性的矿化物——铋,它能有效地杀灭河水中99%的细菌。
  ④我国的长江也有这样特殊的自净能力。在支流较多的中下游地区,有色金属分布较集中。有史以来,长江的不少支流发生过金属污染事件,但长江干流及一些湖泊从未发生过此类事件。这是因为长江在流经三峡时带入了大量的碳酸盐,江水呈弱碱性,而它较多支流的水呈弱酸性。它们相通后,经中和反应,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沉淀在入江口的三角洲,保证了长江水不受或少受污染。
  ⑤辽阔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清理场”。石油是海洋最主要的污染源。海上油田的开采以及运输油轮的泄漏,都可以造成大面积的海洋污染。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科威特有几十万吨原油流入海洋,所到之处生物遭受灭顶之灾。但是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受害的海域生态大都恢复了正常。
  ⑥陆地的自净能力也令人惊叹。海湾战争中,泄漏的石油在科威特的沙漠里形成了一个50平方千米的“油湖”,清除它们十分困难,且耗资巨大。就在人们对此束手无策的时候,大自然显示其“自净”的本领:流动的沙粒覆盖了油层,沙层中长出了绿色的小草,沙漠中异常的高温也促使了原油的分解和挥发。
  ⑦但是,人类不要以为大自然具有自净能力就可以对它们为所欲为。要知道,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和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人类还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本文从哪几方面说明了大自然的自净能力?
.写出第④段中的“这”所指代的内容。
.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严密,请你对第⑤段中的划线句子作简要分析。
.本文结尾说:“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和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人类还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这句话给了你什么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孔明酩的《苍蝇的贡献》一文,完成小题
人人喊打的苍蝇却为人类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苍蝇无鼻子,然而它的嗅觉却十分灵敏。原来,在苍蝇头部有一对触角就是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连,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传给大脑,大脑则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科学家们根据苍蝇嗅觉器的特点和结构,把十分纤细的微电极接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仿制出了一种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中,用来分析其中的气体成分,也用于测量潜水艇与矿井里的有毒气体,还用于改进计算机的输入装置和气体色象分析仪等。
①苍蝇的后面有一对楫翅,是天然导航仪。②苍蝇飞行时,楫翅以每秒330次的频率不停地振动,使苍蝇保持航向。③一旦苍蝇的虫体倾斜、俯仰或偏离航向,楫翅振动平面的变化便被它基部的感受器所感觉,并向脑子报告。④经过分析后,脑就命令有关的肌肉把偏离的航向纠正过来。⑤根据苍蝇楫翅的导航原理,科学家们仿制成功了一种振动陀螺仪。⑥它的主要部件像只音叉,是通过一个中柱固定在基座上的,装在音叉四周的电磁铁,使音叉产生固定振幅和频率的振动。⑦当飞机、舰船与火箭偏离正确航向时,音叉基座和中柱就会发生旋转,中柱上的弹性杆就会将这一振动转变成一定电信号,传给转向舵,于是航向便被纠正过来了。
苍蝇还生长着一对结构奇特的比脑袋还大的蜂窝状的眼睛——复眼。科学家们根据复眼的结构已研制出一种“蝇眼相机”,它的镜头是由1329块小透镜粘合而成的,一次可拍摄1329张相同的照片,其分辨率高达每厘米4000线。仿复眼的结构还研制出光学测速仪,可以测量转体的速度。
在科学日益发展的今天,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探索,就连“四害之一”的苍蝇也可成为人类宝贵的资源。(选自《金属世界》2001年第3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材料一:美国研究人员研究苍蝇的翅膀上分布的20块不同肌肉的功能,造出了能绑附在一根细线上的半自主飞行的机器蝇。机器蝇重量只有100毫克,身高不到3厘米,能在100米上空飞行,人们用肉眼几乎发现不了,它可以拍出极为清晰的照片传回,是名副其实的“超级间谍”。
材料二:苍蝇分泌物中含有一种特殊防御机能物质——抗菌活性蛋白,只要万分之一浓度即可迅速杀死各种病原菌。科学家从蝇蛆中分离出了具有强杀菌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毒性的物质——抗菌肽和能有效地干扰哺乳动物体内的肿瘤,使肿瘤细胞先萎缩,随后慢慢地消失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外源性凝集素。
材料三:蝇蛆的蛋白质含量很高,蝇蛆提取的蛋白质,用于食品工业、发酵工业、橡胶工业等;提取的氨基酸可用来作药品,治疗一些由于氨基酸缺乏而引起的疾病,也可以加工成保健食品,或作食品强化剂,还可用于制造化妆品;蝇蛆直接加工成蛋白活性粉,具有抗疲劳、抗辐射、延缓衰老、护肝、增强免疫力等作用;蝇蛆表皮和蛹壳可提取几丁质,几丁质为含氨多糖类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应用于工业、医药、食品、日用化工、国防、环保、农业等诸多高新科技领域。
.正文第三段可以分为两层。第二层从___________句起到段末,简要介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正文和“相关链接”,列出苍蝇对科学的主要贡献。(至少写出3点)
.“在科学日益发展的今天,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探索,就连‘四害之一’的苍蝇也可成为人类宝贵的资源”给你的启示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说明对象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