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读诗
琦君
爸爸是个军人。幼年时,每回看他穿着笔挺的军装,腰佩银光闪闪的指挥刀,踩着"喀嚓、喀嚓"的马靴,威风凛凛地去司令部开会,我心里很害怕,生怕爸爸又要去打仗了。我对大我三岁的哥哥说:"爸爸为什么不穿长袍马褂呢?"
爸爸一穿上长袍马褂,就会坐轿子回家,在大厅停下来,笑容满面地从轿子里出来,牵起哥哥和我的手,到书房里唱诗给我们听,讲故事给我们听。
一讲起打仗的故事,我就半捂起耳朵,把头埋在爸爸怀里,眼睛瞄着哥哥。哥哥边听边表演:"'砰砰砰',孙传芳的兵倒下去了。"爸爸拍手大笑,我却跺脚喊:"不要'砰砰砰'地开枪嘛!我要爸爸讲白鹤聪明勇敢的故事给我听"。
"白鹤"是爸爸的坐骑白马,它英俊挺拔,一身雪白的毛,爸爸骑了它飞奔起来,像腾云驾雾一般,所以爸爸非常宠爱它,给它取名叫白鹤。
一提白鹤,哥哥当然高兴万分,马上背起爸爸教他的对子:"天半朱霞,云中白鹤;湖边青雀,陌上紫榴。"我不喜欢背对子,也没见过青雀和紫榴是什么样子。我喜欢听爸爸唱诗,也学着他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我偏着头想了一下,问爸爸:"床前明月怎么会像霜呢?屋子里怎么会下霜呢?"
爸爸摸摸我的头,笑嘻嘻地说:"屋子里会下霜,霜有时还会积在老人额角上呢。你看二叔婆额角上,不就有雪白的霜吗?"
哥哥抢着说:"我知道,那叫做鬓边霜,是比方老人家头发白了跟霜一样呀!"
爸爸听得好高兴,拍拍哥哥说:"你真聪明,我再教你们两句诗:'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他解释道:"风吹在老树上,发出沙沙的声音,就像下雨一般。月光照在沙洲上,把沙照得雪白一片,就像霜。但那不是真正的雨,真正的霜。所以诗人说是'睛天雨''夏夜霜'.你们说有趣不有趣?"
哥哥连连点头,深深领会的样子,我却听得像只呆头鹅。我说:"原来读诗像猜谜,好好玩啊!我长大以后,也要作谜语一样的诗给别人猜。"
爸爸却接着说:"作诗并不是作谜语,而是把眼里看到的,心里想的,用很美的文字写出来,却又不明白说穿,只让别人慢慢地去想,愈读愈想愈喜欢,这就是好诗了。"
我听不大懂,十岁的哥哥却比我能领会得多。他摇头晃脑地唱起来了。调子唱得跟爸爸的一模一样。
在我心眼里,哥哥是位天才。可惜他只活到十三岁就去世了。如果他能长大成人的话,一定是位大诗人呢!
光阴已经逝去了半个多世纪。爸爸和哥哥在天堂里,一定时常一同吟诗唱和,不会感到寂寞吧!
我是多么多么地想念他们啊!
(选自《琦君散文》)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析文中爸爸的形象。
(3)为什么说"在我心眼里,哥哥是位天才"?
(4)文中多处描写了"我"作为小女孩的可爱情态。仿照示例,从文中再找出一句,并作批注。
示例:
语句:我就半捂起耳朵,把头埋在爸爸怀里,眼睛瞄着哥哥。
批注:动作描写,"半捂""埋""瞄"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个小女孩在爸爸跟前的可爱情态,很有画面感,好像那个可爱的小女孩就在眼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火车上的见闻
许锋
虽然是冬日,但广州不太冷,尤其是拖着行李箱,挤了一阵子地铁,在人丛中穿梭、摩擦,浑身竟有些燥热。今年车站将进站口"前置",几十个口子"一"字排开,电子屏幕清晰地告示着车次,坐哪趟车,就从哪个口进。大学生志愿者精神饱满,耐心地为返乡心切的人们提供问答服务。如此疏导,秩序井然。
我们往西去。很幸运,"抢"到了卧铺票、一家三口,一上,一中,一下。先安置妻女,有一个行李箱很重,很大,我往下铺的座位底下塞,塞不进去。我吃力举起箱子往行李架放,行李箱摇摇欲坠,我也摇摇欲坠。一个壮小伙儿眼尖手快,迅速托住,我顺势借力,箱子妥妥地归位。我说了声谢谢,壮小伙儿说不用。我一扭头,人不见了。
一对愁容满面的小夫妻边走边打电话,说的是乡音,我听了个大概:他们仨,上来俩,还有一个,是他姐,还在赶地铁。这时离开车不到二十分钟估计赶不上了。我也替他着急。春运一票难求,亲人赶不上这趟车,就要改签,但改签恐怕连硬座都没有。退票也不行,退了更难买上,真是急煞人也!果然,直到列车徐徐启动,落下的人还没上来。幸好事情还是解决了,怎么解决的?退票,直奔机场。机票有,虽然贵点,但没有什么能阻挡游子回家过年的脚步。
小夫妻在惠州的一个镇上开餐馆,以川菜为主。我以为男青年会炒的菜不是很多,不料,看到他手机里的菜谱,密密麻麻,好几张。我们吃过的川菜,他都会做,我们没吃过的,他也会做,还有很多菜名,我没听过。一个二十来岁的人,会做这么多菜,不简单。
男青年的餐馆规模中等,食客都是附近工厂的工人。做餐饮,熟人。有时候,客人一聊就聊到晚上十一点,只能等。我问他,你不是有营业时间么?他笑了笑,哪有赶客人的道理?要是赶客,人家下回就不来了。累是累点,但收入还不错。
镇上房价不高,我以为他们的理想是就地安居乐业,可他们却不想买房。他们的想法是趁着年轻,多干几年,等攒够些钱后,回老家开餐馆。伴随车轮与钢轨的撞击声,我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但有一句话,他说了好几遍,"千好万好,还是家乡好"
车快到长沙站时,已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年轻的女列车员提前收拾好三大包垃圾,列车停稳,她提着两大包垃圾下车,放在站台的垃圾堆放点,当她返身准备提另一包垃圾时,我顺手提起垃圾袋递给了她。靠近车门的瞬间,寒风拂面,凉气袭人。女列车员的发丝在风中飘舞。
女列车员是个勤快的人。上班时间,一遍又一遍拖地,清理卫生间,干着脏、累、苦的工作。面对我这个素不相识的乘客的意外称赞,她莞尔一笑,这不都是应该做的嘛!
晚上八点,是列车员换岗的时间。老车长召集列车员开短会,叮嘱大家,晩上值班格外重要,要确保旅客人身和财物安全;遇到突发情况,要及时报告。老车长最后问大家,听明白没有?列车员齐齐回答,听明白了!
随后,一个个矫健或倩丽的身影隐没于两侧车厢,开始守护一个个返乡人的梦。
一站又一站,人潮退去又通上,冬日的温暖,一路蔓延。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主要叙述春运期间一列西去火车上的见闻。 |
B. |
车站进站之所以秩序井然,是因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咨询服务。 |
C. |
文中多处使用口语化的语言,通俗易懂,如"他们仨,上来俩……"。 |
D. |
本文与杨绛的《老王》都选取了生活中的凡人"善"事来表达主旨。 |
(2)"青年"身上表现出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3)"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①很幸运,"抢"到了卧铺票。(赏析加点词语)
②女列车员的发丝在风中飘舞。(赏析句子)
(5)请从两个层面各举文中一个事例,简要分析文末"冬日的温暖"的深层含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棵小白杨
朱金平
①"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②一路听着这首耳熟能详的军旅歌曲,我们的越野吉普车向着西北边陲的小白杨哨所奔去。那个在歌声中被传唱了多年的北疆哨所,最标准的名称是:塔斯提边防连。
③远远望去,矗立在一座山岗上的小白杨哨所,在逶迤高耸的雪山映衬下显得那么不起眼。
④身着迷彩服的哨所四班长王克怀,见面就给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⑤十八岁那年,新兵训练刚结束,他就和十八位新战友乘坐一辆卡车,唱着那首脍炙人口的《小白杨》,向边境线上的小白杨哨所驶去。哨所矗立在一座陡峭的山顶上,四周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卡车喘着气怎么也上不去。大家下车使劲去推,车子还是爬不动,无奈中他们又返回了营部。三天后,他们再次出发,谁知融化的冰雪在山下通往哨所的小路上划出一道七八米宽的口子,冰块和着泥水汹涌奔流,载着他们的卡车又打道回府了。 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此时,连队在冬天里已被冻裂的水管还没来得及维修,他们上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十里外的河里挑水回来用。洗脸、洗衣服,都是冰凉的雪水,小伙子们的手很快就被冻肿了。大雪封山,连队官兵吃不上新鲜蔬菜。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王克怀起初一颗火热的心似乎被冰水浇凉了。
⑥连队组织新兵来到那棵小白杨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求大家向哨所的前辈学习,以苦为荣、乐守边疆。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力量。
⑦打枪,是每个军人的基本功。但边防连主要的职责是站岗、巡逻、执勤,对打枪的要求并没有步兵连那么高。可王克怀不这么想:既然来当兵,就要当一个精武的兵。2014年5月,边防团组织各连进行步枪射击考核,王克怀与战友一起进行一百米射击考核。随着一阵枪响,报靶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举靶高喊:"王克怀,五十环!"小白杨哨所自1962年组建以来,在正式考核时还没有人打出过五十环。 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领导当即给王克怀戴上了大红花,一片喜悦的红云飞过小伙子的脸颊。
⑧作为一个班长,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他把自己的射击经验耐心地教给班里的全体战士。他带领的四班在上级组织的一次次射击比赛考核中也一次次名列前茅。
⑨几年后,王克怀当爸爸了。为了能靠爱人更近一点,他的妻子放弃了收入不菲的工作,带着孩子搬到离哨所六十多公里远的县城,与人合租了一套民房住下。这样,母子俩几个月就能和王克怀见上一次面。
⑩三队多的儿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对哨所有种天然的亲密感。一天早上,刚来哨所的儿子,听到起床的哨音,像爸爸一样,咚地一下跳下床,光着一双小脚就冲出门,要跟着爸爸出操,妈妈再拉也不行。于是,在连队出操的队伍后面,跟着一根"小尾巴",嘴里还喊着"一二一"的口令……
⑪王克怀的父亲是一个从不流泪的铁汉子,当看到儿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驻守边防的一个个镜头,不禁老泪纵横:"没想到这娃子,在部队里变得那么能干、那么有出息……还是部队锻炼人、出息人啊!"
⑫离开哨所前,我们去参观那棵小白杨。
⑬1982年,连里一个战士探亲带回十棵小白杨,栽种在哨所旁,最终成活了这一棵。如今,这棵小白杨已经长成大白杨。其洁白的身躯挺立在天地间,一根根枝杈向上蓬勃地伸展着,显得那么伟岸、质朴、纯洁。
⑭这棵高大的白杨树旁,还生长着一棵个头稍矮的白杨。指导员说这是那棵白杨树根上冒出来的子母树。
⑮看着眼前普通而实在是不平凡的小白杨,《小白杨》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耳边再次响起,"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摘编自2017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王克怀是中国千千万万不畏艰难、忠于祖国的边防军人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
B、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带领的四班在射击比赛中一次次名列前茅。
C、文章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如,妻子的事迹详写,战士探亲带回小白杨的是略写。
D、受到小白杨精神的触动,"我们"被深深地感染,离别前专门去参观那颗小白杨。
(2)王克怀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班长,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概括。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②"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4)文章写王克怀儿子的举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文章以"一棵小白杨"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我们在蓝色海上飘
赫恩曼尼
12岁那年,我认识了方小舒。
他从讲台旁边的特"忧"生专座抱着书包走向我,本子散了一地,整个教室都在窃窃私语。从此,我们就是同桌了。我的耳边从此充斥着"方小舒"三个字的魔咒。
"方小舒,把头抬起来!""方小舒,把课本拿出来!""方小舒,你来我办公室一趟。"被叫到的时候,他就缓缓抬起头,一脸茫然地看着前方,如同置身事外的高人,脸上带着神秘的微笑。
"方小舒,你旁边坐着的可是年级第一!你也不学学!"老师训他的时候,总带上我。
是的,我是第一名,从来没失过手。那时的我,不知道哪里来的倔牛脾气,不考第一绝不善罢甘休。而我永远不理解,也不关心坐在身边的方小舒在桌子底下摆弄些什么。只是偶尔看他入神,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瞟上一眼。在那张堆满练习册和考试卷的桌子底下,方小舒用牙签组装成一辆坦克,用一分一分的人民币折出了航母,用一百张考卷做成一架步枪。 在我们都为了考试奋战时,他弓着背,伏在桌沿,用自制的放大镜一寸一寸看着那张世界地图。
"有什么好看的?"我见他整个人都聚拢在地图上,像一只潜伏在海底的虾。"里面的学问大着呢!你懂吗?"他话不多,说话的时候眼睛依旧望着前方,脸上带着神秘的微笑。
那时我沉浸在第一名的争夺战中,丝毫不在意方小舒嘴里说的"大学问"。那和我的目标相距十万八千里。
当然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一次英文考试,因为听力部分发挥失常,成绩单的第一行不再是我的了。"别哭了,是好事。"方小舒的声音像是从遥远的天际传来,如梦似幻。我抬起头,满脸都是眼泪鼻涕,狼狈地望着他。"喏,你看。这里是地中海,这里是小亚细亚半岛,还有希腊半岛。"他指着地图上一块蓝色的地方,手指在上面滑动,精准到位。
他转过身来,对我说:"阿呆同学,你想过有一天会到这样的地方看上一眼吗?就那么一眼。蓝色的海把你包围,你在海上。"他的眼睛闪着从未有过的光,不再高深莫测,而是伶俐的敏锐的开阔的。我透过哭肿了的眼睛,看见一个骄傲的方小舒自信地笑着。我这才发觉,自己从未正眼看过他。他的睫毛向上翘着,毛茸茸的,上扬的嘴角两旁嵌着酒窝,白皙的面颊变得红通通的。"阿呆同学,世界很大的,你能到达的最远的地方,不会只是这样。"他不紧不慢地说着,娴熟地叠好旧地图,放在书桌下。
从此,我注意到了他,方小舒﹣﹣一个渴望被蓝色海洋包围的男孩。他书桌下的那片世界,只属于他。偶尔,也向我敞开。我好奇他为什么对这些在我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感兴趣,毕竟,考试、升学才是眼下唯一的出路。
一天放学后,我在校门口遇见方小舒。"喂,你总不写作业也不是办法,以后我帮你写吧。"我没话找话。"不用啊。反正已经习惯了。突然写得太好老师肯定不信。"他撇撇嘴。"那你以后想做什么?"我试探他。"我想做间谍。"他站定在街角,眼神坚定,语气铿锵,往来穿梭的车辆突然安静下来。夕阳照在他脸上,他的头发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出生入死,泰然处之。"他一字一顿地说。那一刻,空气和时间都凝结了,只剩下一个我所不解的方小舒,站在人群密集的街角,运动服上沾满尘土,嘴角挂着舒朗的笑。
方小舒那年和我一样,14岁。我们结识的两年间,他的地图上画满了红点,我的试卷上打满了对钩。他的航母上的飞机多了一架又一架,我书包里的习题多了一本又一本。他的手枪可以打出一连环子弹,我的成绩单上总是一连环的满分。我依旧热切地回应着老师的要求、家长的渴望、同学的仰慕,而他不言不语地进行着他的"间谍计划",用削尖的铅笔画出一座座建筑的构造。
毕业前夕,在我们的毕业纪念册里,方小舒用歪歪斜斜的字体,写下了这样一句话:"阿呆同学,那片蓝色的海,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爱琴海。﹣﹣方小舒"
当我再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已经如愿考入省内最好的高中,而方小舒,却不知所踪。
当我拿着一张漂亮的成绩单考入理想的大学,因为长时间熬夜视力模糊、身体发胖的时候,我从同学那里打听到,方小舒当了兵,在城郊的部队。听说他长到了一米九,力壮如牛,负重跑总是第一名。
15年过去,我到了这个花费高昂、安身不易的城市打拼,我的生活并不如儿时想象得那样辉煌壮丽。我时常会怀念那个曾在我的年少时光里一闪而过自由的男孩。
城市的夜晚,虽然光鲜亮丽,却总是让人焦虑不堪,噩梦缠身。只有一晚,无论过去多久,我仍清楚地记得。
我身处一片晶莹剔透的蓝色当中,小舟随着海浪悠悠荡荡。阳光照在头发上,浑身上下暖洋洋。我哼着歌,躺在船头。船尾坐着的人,嘴角两边两个酒窝,声音像是从天际而来:"蓝色的海把你包围,你在海上。"
(1)通读全文,梳理野我冶与方小舒的交往过程,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
情节 |
事件 |
"我"对方小舒的情感或态度 |
初见 |
方小舒成为"我"的同桌。 |
③ |
再识 |
① |
关注 |
深知 |
② |
④ |
探听 |
方小舒在城郊部队当了兵 |
牵挂 |
梦忆 |
方小舒出现在"我"蓝色的梦海里。 |
⑤ |
(2)结合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
在我们都为了考试奋战时,他弓着背,伏在桌沿,用自制的放大镜一寸一寸看着那张世界地图。
(3)文章以"我们在蓝色海上飘"为题,有哪些妙处?
(4)文章在刻画方小舒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5)下面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肯定青少年树立理想并为之奋斗的精神。 |
B. |
提倡解放孩子天性,听任孩子率性自由成长。 |
C. |
含蓄批评应试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束缚。 |
D. |
呼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支持其发展兴趣爱好。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各题。
奔跑的母亲
黑马!又见黑马!
当她第一个冲过终点时,整个赛场沸腾了。不可思议,在高手如云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冠军竟然是个训练仅一年的业余选手。27岁的切默季尔,肯尼亚的一名农妇,因此一举成名。
切默季尔的全家都住在山区,她的丈夫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除了种地一无所长。一年前,切默季尔还一筹莫展,为无法筹集四个孩子的学费暗自伤心。丈夫安慰她:"谁叫孩子生在咱穷人家,认命吧!"
如果孩子们不上学,只能继续穷人的命运!难道只能认命?她不甘心。
当地盛行长跑运动,名将辈出,若取得好名次,会有不菲的奖金。她还是少女时,曾被教练相中,但因种种原因未果。她脑中灵光一闪:不如去练习马拉松!
马拉松是一项极限运动,坚强的意志、优秀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有效的训练缺一不可。她已近27岁,没有足够的营养供给,从未受过专业的基础训练,凭什么取胜?冷静之后,她也胆怯过,可是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如果连做梦的勇气都没有,那永无改变的可能。
丈夫最后也同意了她大胆的"创意"。第二天凌晨,天还黑着,她就跑上崎岖的山路。只跑了几百米,她的双腿就像灌了铅一般。她停下来,喘口气,继续跑。 二千米,二千一百米,二千二百米……与其说是用腿在跑,不如说是用意志在跑。跑了几天,脚上磨出无数的血泡。她也想打退堂鼓,可回家一看嚷着要读书的孩子,她又为自己的懦弱感到羞愧。不能退缩!她清醒地知道,这是唯一的希望!
训练强度渐渐增加,但她的营养远远跟不上。有一天,日上竿头,她仍然没有回家,丈夫担心出事,赶紧出门寻找,终于在山路上发现了昏倒在地上的妻子。他把妻子背回家,孩子们都围了上来,大儿子哭着说:"妈妈,不要再跑了,我不上学了!"她握着儿子的小手,泪水像断线的球子般涌出,一言不发。次日一早,她又独自一人,跑在了寂静的山路上。
经过一年的艰苦训练,切默季尔第一次参加国内马拉松比赛,获得了第七名的好成续,开始崭露头角。有位教练被她的执着深深感动,自愿给她指导,她的成绩更加突飞猛进。
终于,切默季尔迎来了内罗毕国际马拉松比赛。为了筹集路费,丈夫把家里仅有的几头牲口都卖了,这可是家里的全部财富……
发令枪响后,切默季尔一马当先跑在队伍前到,这是异常危险的举动,时间一长可能会体力不支,甚至无法完成比赛。但为了孩子,为了家庭,她豁出去了!
自助者天助。2小时39分零9秒后,她第一个跃过终点线。 那一刻,她忘了向观众致敬,而是趴在赛道上,泪流满面,疯狂地亲吻大地。
突然冒出的黑马,让解说员不知所措,手忙脚乱,忙活了好半天才找齐她的资料。
颁奖仪式上,有体育记者问她:"你是个业余选手,而且年龄处于绝对劣势,我们都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您战胜众多职业高手,夺得冠军?"
"因为我非常渴望那7000英镑的冠军奖金!"此言一出,场下一片哗然。她的话太不合时宜,有悖于体育精神。切默季尔抹去泪水,哽咽着继续说:"有了这笔奖金,我的四个孩子就有钱上学了,我要让他们接受最好的教育,还要把大儿子送到寄宿学校去。"
喧闹的运动场忽然寂静,人们这才明白,原来,孩子才是她奔跑的力量。瞬间,场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那是人们对冠军最衷心的祝福,也是对母亲最诚挚的祝福。
切默季尔成了肯尼亚人民的偶像,有人说她是长跑天才,有人说这是贫困造就的冠军,还有人说无需理由,这就是一个奇迹。是的,又一个体育奇迹:不过缔造者并非职业运动员,而是﹣﹣母亲!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切默季尔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选取你感触最深的两点简析。
(3)品析文中划线句子。
① 二千米,二千一百米,二千二百米……与其说是用腿在跑不如说是用意志在跑。(品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②那一刻,她忘了向观众致敬,而是趴在赛道上,泪流满面,疯狂地亲吻大地。(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4)切默季尔大胆的"创意"是什么?
(5)你认为切默季尔的大儿子,面对获得冠军的妈妈,应该和她说些什么呢?请你以大儿子的身份给妈妈写一段话。(40字左右)
阅读《童真》,完成下列各题。
童真
刘继荣
①女儿从小不认生,觉得满世界皆是可亲之人,见谁都笑。有一次,我在街边的瓜果店买桃子,没零钱,卖瓜果的不以为意:"下次补吧,大家都认得你,你是那个小酒窝的妈妈。"我先一愣,然后才醒悟过来,原来女儿的人缘有这么好。
②我有些忧心忡忡,孩子总那么憨,像个不长心眼儿的小糖人儿,万一遇着个歹徒怎么办?回家后,我细细教导了女儿一番,教她如何防范陌生人,她正在吃桃子,满脸桃汁,只管咿咿唔唔点头,也不知记住没有。
③一个周末,我们一家去逛早市。这一路上,女儿结识了好几个朋友,甚至还得到一名穿超人斗篷的小男孩的邀请,两人打算下午一起去广场玩,而且不带家长,小孩子可以在一秒内信任对方,大人就未必了。超人的妈妈尽管面有难色,但拗不过儿子,答应了。婆婆则在我耳边嘀咕:"不知根不知底的陌生小孩,怎么可以一起出去玩!再说两个人都指甲盖那么大,没有大人跟哪行啊!"我朝老人家挤挤眼,叫她先别反对,我自有主意。
④下午,女儿准时出门,我悄悄尾随,小超人已到广场,他们荡秋千,滑滑梯,又看了一会儿别人放风筝。很快,我发现小男孩的妈妈也尾随其后,我们两个会心一笑,分别躲在隐蔽处,忠心耿耿地做保镖。荡秋千时,女儿险些翻下吊椅,幸亏小超人手快扶住了她,但脑袋似乎还是被磕了一下。我当时几乎要挺身而出,但最后还是忍住了,因为女儿只摸了摸头,开心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哭!
⑤他们在人群里悠闲地逛了一会儿,又去看月季花,花圃边的长椅上,一个正在发脾气的小妹妹不理会妈妈的劝阻,揪下自己的鞋子扔进草坪。他们帮忙捡回来,小妹妹觉得有趣,立刻停止哭闹,一遍一遍扔鞋,他们也当做有趣的游戏,争先恐后去捡。旁边有个老太太竖起大拇指:"三兄妹好和睦,相亲相爱一家子"我窃笑:这是相亲相爱陌生人啊!
⑥黄昏时,两个小人儿挥手告别,各自回家,我们两位家长也暗暗点头告辞。这时,空荡荡的路上,突然走过一个陌生男子,身材高大,语调温和,他与女儿攀谈起来,问她几岁了,家住哪里,上小学还是幼儿园。女儿似乎毫无戒备,一一告知,好像还顺口说出一连串电话号码。我心中惴惴不安,靠近两步,准备随时现身。
⑦那陌生男子又问女儿,为何单独走路,爸妈在哪里? 女儿对答如流,说在跟爸爸妈妈捉迷藏呢,他们可能就躲在前面的树丛里。我又惊又喜,这理由简直妙不可言。此时,陌生男子从背包掏出一把玲珑的小红伞,向女儿比比画画,我心咚咚跳叫自己沉住气,看看女儿会怎样应付,。
⑧那陌生男子硬是将小伞塞入女儿手中,两人开始拉扯退让。我赶紧走过去,还未来得及出声,一名推婴儿车的女子忽然走过来,正是广场上扔鞋小妹妹的妈妈。她挡在陌生男子面前,质问他意欲何为。陌生男子大窘,举起小伞叫我们看,上面印着广告有家新开张的甜品店儿童节大酬宾。他解释,因为小女孩实在太可爱,忍不住多聊了几句,所以才造成一场误会。
⑨女儿对尴尬的陌生男子说:"叔叔,我想要两把小伞。"我颇为疑惑,男子开心相赠,还给婴儿车上也插了一把,我心里暗自决定,下周带全家人去这家店里吃甜品,女儿看着熟睡的小妹妹,惊喜地说:"这是扔鞋的小妹妹。"推车女子莞尔一笑:"真是有缘。我生怕你遇到了坏人呢。"
⑩到家后,我崇拜地问女儿,为何能这么聪明的应对陌生人。女儿骄傲地告诉我,在幼儿园老师经常讲,还请警察叔叔在课堂上演练,她做的最好啦,但我仍有疑惑:"那你为什么把地址和电话都告诉她了?"女儿得意地笑道:"我说的全是舅舅家的,坏人一定找不到我的!"全家人哄哄大笑。有这么一个外甥女,舅舅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⑪我忽然想起一件事,问女儿:"你为什么要两把小伞?"她回答:"昨天幼儿园来了一个新同学,叫黄丝丝,总是哭,不说话也不玩。我送一把小伞给她,她就会笑的。"
⑫我的心忽然感到无比欣慰。 我们常常行进在布满漩涡、处处危险的浊流中,孩子的童真与善良,却让我仿佛在浊流中看到了一股清泉,这股清泉让我感受到了人性中的甘甜,让我看到了人间最美好的那一面!这份童真与善良我曾经是那样的熟悉,而现在又是如此的陌生。
⑬只是,欣慰之余,我内心却又是一丝沉重,如鲠在喉:天真的女儿在应付"陌生叔叔"的时候,是如此老练,如此"聪明",这让我心中又多了一份陌生,我是该喜还是该忧呢?
⑭也许,面对陌生的童真,我们有太多太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原文有改动)
(1)初读课文,从"我"的角度梳理概括文章内容,填写如表
地点 |
情节 |
心情 |
街边瓜果店 |
买东西得知女儿人缘好 |
① |
早市 |
女儿得到小男孩邀请 |
心中为难 |
广场 |
女儿险些翻下吊椅 |
② |
③ |
女儿与陌生男子攀谈 |
惴惴不安 |
家中 |
④ |
无比欣慰 |
(2)细读课文,完成下面题目。
①文中说"女儿对答如流,说在跟爸爸妈妈捉迷藏呢,他们可能就躲在前面的树丛里。我又惊又喜,这理由简直妙不可言","我"为什么会"又惊又喜"?
②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⑫自然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们常常进行在布满漩涡处处危险的浊流中,孩子的童真与善良,却让我仿佛在浊流中看到一股清泉,这股清泉让我感受到了人性中的甘甜,让我看到了人间最美好的那一面!
(3)纵观全文,说说文章结尾处"陌生的童真"的含义。文章第⑬段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是该喜还是该忧呢?"请写出你对此问题的看法和理由,并谈谈你读完此文后的感悟。
阅读《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完成下列各题。
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
王本道
①惊蛰过后,春分未至之时,我习惯在自家庭院里徜徉。小小院落里,几株挺拔的白玉兰和婀娜的海棠依然沉寂着,但冥冥之中,我感觉周遭的土地正勃发着一股盎然生机。于是我找来一个耙子,扒开院墙底部覆盖着的枯草萎叶,眼前顿觉一亮﹣﹣一株娇嫩淡绿的蒲公英,铺展着锯齿般细小的叶片,心有灵犀地朝我微笑着呢。
②这株蒲公英生长在东墙下的缝隙之中,其间只有些微的泥土。当年我退休后,一次在庭院里散步时,不经意间发现了它。此后连续十年间,每年惊蛰过后,它都如约而至,在那里发芽抽青,铺展开锯齿形的叶片。初夏,小院姹紫嫣红,蒲公英的顶端逐渐形成一个细小的花盘,并绽开黄色的花瓣,花瓣紧紧围绕着花心,开得恣意灿然。当此之时,蒲公英的头顶,盛开的海棠灿若明霞,相隔几步之遥,雍容的白玉兰清香阵阵,而这株低矮卑微的蒲公英默默地挺立着自己朴实的身躯,释放着似有似无的幽香。仲夏,蒲公英的花盘开始脱落,形成了一个洁白色的绒球,阵阵微风中,绒球飞出无数张“小伞”,飘向空中,飞向遥远的天际……
③蒲公英花开后,种子随风飘到别处孕育新的生命。可无论种子飘向何方,眼前这株蒲公英十年如一日地固守一处,“年年岁岁花相似”,不懈不怠,伴我晨昏。它的品性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
④那是1963年的秋天,我考入了一所高中。当时讲授语文课的老师四十出头,讲课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慢声细语,却很有感情色彩。在古典文学、古代汉语领域,他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入学后的第二年春天,学校组织我们到城郊乡下劳动半个月,语文老师与我们同去。劳动之余,同学们就去原野上采集野菜,他也参与其中。
⑤青青的原野上,野菜种类很多,蒲公英也随处可见。采集之际,师生谈笑,理想与前途自然是绕不过去的话题。同学中有的说要“志存高远”,有的用俄语朗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还有的表示将来要成为某个学科领域的栋梁之材……认真听罢大家的议论,老师平静地说:“很高兴听到同学们的想法,作为你们的老师,我真诚地希望看到你们成才。但是说实话,我不奢望你们都成为栋梁之材,因为古往今来,出类拔萃的人永远是极少数,大多数只能是庸常的普通人。”他顿了顿,指着无垠的田野接着说:“如同春日的田野上,有高耸的白杨,有斑驳的灌木,但更多的是遍地的蒲公英。那些低矮的蒲公英也有自己的梦想,也有自己的价值。白杨可以做栋梁,灌木可以做成篱笆,蒲公英虽然庸常卑微,却可以药用,也可以果腹。我所希望的是,同学们毕业后,不管命运把你抛向何处,只要深深地扎根土壤,努力去完成自己生命的历程,那就是有意义的人生。”老师的一席话,引发了在场同学久久的沉思。劳动返校后,老师以“春日的田野”为主题,让大家写一篇作文。记得我的作文标题是“蒲公英也有梦想”。
⑥岁月流转,世事变迁,如今老师已仙逝多年。在这个和煦明媚的春日,与庭院中的蒲公英再次邂逅,他半个多世纪前在城郊田野上的一席谈话,又在我耳畔响起。
⑦平心而论,自然界中的蒲公英无异于一棵野草,永远不能与众多的奇花秀木同日而语。但是,年年岁岁,蒲公英都要熬过严酷的隆冬,待到春风吹拂之时,率先破土而出,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即使无人问津。夏日,蒲公英又要将辛苦培育出的种子散放出去,让它们带着自己的梦想,飘向海角天涯。许多年过去,这些“小伞”飞向了华夏土地上的大江南北,山冈、湖畔、贫瘠的旷野甚至岩石的缝隙,都是它们生长的地方。恰如当年我的那些“同学少年”,在经历了或长或短的知青生活之后,相继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了社会上庸常的普通人。几十年间,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奋斗着,燃烧着,持守着心灵的宁静与和谐。生活未必富裕,凡俗的日子里还有很多困难和曲折,但是他们不怨不尤,心怀盈盈的温暖、感恩和爱。无论面对怎样灰暗的时空,他们的脸上都会荡漾出一份明媚。这,不正是蒲公英的品格吗?
⑧明年春风拂面之时,我还会在庭院那熟悉的角落搜寻蒲公英的倩影,而它也一定会精灵般适时出现,这已成为我们之间无言的默契。
(有删改)
(1)阅读文章,请你说出作者在与蒲公英的“默契”中得到了哪些感悟,这些感悟又是怎样形成的。
(2)老师在田野上的讲话“引发了在场同学久久的沉思”。请你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老师的讲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3)阅读前三段,就其内容或写法提出一个问题,并简要说明这个问题对于你阅读这篇文章会有怎样的帮助。
问题:
说明: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外公,您看那梨花似雪
潘玉毅
①"梨花风起正清明",又是一年清明到,风一起,梨花便纷纷从枝头落下,簌簌有声,顷刻间就白了地面,白了人间。
②外公过世已经十余年了,至今我仍会经常想起他。
③小时候,我是一个十足的"跟屁虫",成天不是粘着外婆,就是跟着外公。偶尔我也会随着他们一起插秧,但总是插得横七竖八,能不能成活都充满了悬念。但外公从来不说什么,任由我随意发挥。即使有路过的乡亲提醒说:"这样插秧怎么可以,影响收成啊!"外公也权当没听见。
④外公是个退伍军人,平日里话很少,有时他一天下来所说的话,扳扳手指都能数得过来。他就像一头老黄牛,吃得了苦,受得了累,整天在地里忙活。那时我们吃的花生、毛豆、蚕豆、苋菜……但凡餐桌上能见到的蔬菜,基本都是外公自家种的。小时候,我最爱跟着外公去田间地头。 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在那片天然的乐园里,连泥土的气息都是那么清新芬芳。
⑤除了种地,外公还特别喜欢看戏。只要不是农忙时节,但凡本村或邻村来了戏班子唱戏,他都会欣然前去,一次不落。外公看戏,有时也会带上我。那时候我并不明白戏台上"咿咿呀呀"唱的都是些什么,并不了解其中的趣味所在。而外公每次都津津有味地看到散场才离开,当我问他戏曲的内容时,他才会简单地解释两句。那时一台戏结束时,很多观众都会往台边预置的篮子里投钱。我问外公,为什么散戏时,大家要往台上撒钱呢?外公说,那些演员出来讨生活不容易,挣些钱全凭乡亲们捧场。与很多观众不同,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掷。
⑥后来,彩色电视在乡村普及起来,戏班进村的次数就少了。外公感慨地说:"电视的画面精致是精致,可是没有现场看戏的气氛和感觉"。每当这时,他便会讲传统戏文给我听,像锡剧《珍珠塔》"方卿见姑娘"选段便是我从外公那里听来的。很多年以后,当我跟外婆说起这些往事时,她都不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外公从不曾同她分享过,她自然也想象不到一个不苟言笑、沉默寡语的老头子是如何酣畅快意地对孙辈讲戏。 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不喜言谈,但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的花园,如果时机得当,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
⑦在漫长的一生里,我们每个人都会走过无数条路,但总有一条路是我们记忆和情感的归宿。从外婆家去公交车站的那条路,我已记不清走过多少次了。每次我离开外婆家时,外公都坚持要送我。短短的一段路,外公静静地推着自行车,与我同行。一路无言,但我的心里却是温暖且湿润的。后来,外公的身体越来越差,但他仍执意送我。明明推车的动作越来越迟钝,他却还是慢慢地随我走完去往车站的那条路。
⑧外公过世时,我尚在外地读大学。外婆怕影响我学习,便叮嘱家里人说:"阿毅离得那么远,就不要告诉他了。"所以我连外公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当我放假回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眼前像20年积攒的梨花同时飘落般,一片雪白。那一刻,我多么希望时光可以倒流,让我再看外公最后一眼。可是人生的路,并没有返程票。
⑨窗外,繁茂雪白的梨花不断地撕扯着我的记忆。我发现自己还有好多话想要说,却不知该如如何继续。这一刻,我已被回忆吞没。
⑩外公,您看那人间四月正梨花似雪……
(1)选文中哪几件事体现了外公对我的爱?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2)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列词句。
①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掷。(品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②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
(3)分析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不喜言谈,但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的花园,如果时机得当,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
(4)选文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5)选文中的外公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守护母亲的梦
①那天早上,他总是感觉隐隐不安。上班的路上,他回想着昨夜的梦,突然担心起了乡下的母亲。大概有一个多月没回去看母亲了,工作是忙,但也并不是一点时间都没有。不过,和大多数中年人一样,他毕竟有自己的生活圈,有时女儿要让他陪着去公园,或者下班后朋友拉着去喝酒,偶有一点空闲,也被一些琐碎的事情消磨掉了。
②整整一个上午,他都心神不宁,心里一直惦念着母亲。母亲是个苦命的女人,父亲走得早,母亲独自一人艰难地拉扯他和姐姐长大。如今,他和姐姐都在城里安了家,想要接母亲过来和他们一起住,母亲却不愿意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土地。虽然他和姐姐抽空就会回家,可生活中总是有很多身不由己的时候,有时一两个月回一次也就成了常态。
③中午下了班,他去单位的食堂吃饭,快要走到食堂的时候,又转身折了回去。他突然决定回乡下看母亲。离下午上班还有两个小时,开车来回需要一个半小时,这样算来,还有半个小时可以陪母亲,也许还来得及吃一碗母亲做的手擀面。想起母亲做的手擀面,他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④熟悉的院子里,月季、菊花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在墙角静静地绽放,鸡、鸭安生地在圈里休息,就连平时最爱聒噪的大黄狗也安静地趴在屋檐下睡觉。推开虚掩的房门,桌子上放着一只还没来得及洗的饭碗,旁边还有吃剩的半个馒头。母亲总是喜欢将就,胡乱吃点东西就把午饭解决了,他无奈地摇了摇头。透过半掀的布门帘,母亲那双沾满了泥土的布鞋整齐地摆放在床边。
⑤他轻轻走进去,母亲背对着他躺在床上,她一定是累极了,熟睡中正发出轻微的鼾声。他在床边的椅子上坐下来,静静地注视着母亲,母亲此刻蜷缩着身体,看起来是那么瘦小,身上穿的那件衣服还是前年妻子买给她的,刚开始母亲总舍不得穿,后来,姐姐又给母亲买了好几件,说如果她不肯穿,就一直给她买,母亲这才欢喜地穿上了新衣。在睡梦中,母亲翻了个身,母亲额前灰白的头发上粘着一小片稻草,他眼圈顿时有些发红,抬手想为母亲摘去额前的稻草,旋即又将手放下。唉,母亲一定又下田干活去了,尽管他和姐姐说过多次,不让她再下田,母亲却总舍不得丢下那片土地,她笑着说,自己家种的蔬菜和粮食吃着多放心呀。其实,母亲才能吃多少,还不是每次都大兜小兜地往他们的车里塞。
⑥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二十分钟,他蹑手蹑脚地走到客厅,轻轻点燃一支烟,静静地享受与母亲相伴的时刻。此刻,他觉得自己和母亲离得是那么近,甚至能听到母亲沉稳的呼吸和心跳,这应该是自从他成家以来,和母亲单独相处的最长的时间。记得小时候,母亲常常无意地提起他睡觉时的各种小动作,那时他还纳闷儿,母亲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呢?其实他早该想到,在自己熟睡的时候,母亲也许用温柔的目光抚摸过他无数次。
⑦抽完烟,他站起身,掀起门帘,看到母亲仍在安睡,忽地,母亲的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在做一个甜蜜的梦。他笑了笑,轻轻退了出来。坐在车上,他仿佛觉得母亲那半个小时的安稳梦境,嫁接到了他的现实生活中,没有了平日的劳心费神、疲惫烦累,一切都变得那么恬然安静,一如母亲一直以来的心境。在浑身轻松的同时,他又觉得很幸福、很满足,这半个小时的时光让他无比深切地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也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最博大最深沉的母爱。
⑧赶到单位时,他接到了母亲打来的电话。电话中,母亲高兴地说道:“我中午睡觉的时候梦到你了,好像感觉你就在妈身边呢。”“妈,我想您了,这个周末回去看您。”他带着微笑说完,却不自觉地湿了眼眶。
(1)阅读选文,理清文章脉络。
梦见母亲,突然担心﹣﹣ ﹣﹣母亲安睡,静静陪伴﹣﹣
(2)从描写角度赏析选文第④段画线句。
(3)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母亲的性格品质。(答出两点)
(4)选文第⑤段画线句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和心理?
(5)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①段交代了他久未归家探望母亲的原因,也道出了大多数中年人忙于个人生活、疏于陪伴父母的现状。
B.选文第③段写他想起可以吃到母亲做的手擀面不觉加快脚步,表明回家吃面是他此行的主要原因。
C.选文第⑦段加点词“嫁接”表现他陪伴母亲时感受到的恬然安静影响了他的心态,让他暂时淡忘了生活的烦恼。
D.选文标题既写出他守护睡梦中的母亲的情景,也写出他想多陪伴母亲的原望,含蓄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______
①父亲拿来一瓶酒,两个酒杯,斟满一杯放到他面前,又斟满一杯放到自己面前。父亲放下酒瓶,端起酒杯,说:“来,咱爷俩碰一个。”他迟疑着端起酒杯,他猜不透父亲的“醉翁之意”。
②见他犹豫,父亲说:“喝点吧,今天是你十八岁的生日,过了今天你就是成年人了,我……”父亲眼睛濡湿,看着他的脸,使劲吸了一下鼻子,说:“我也不会说啥就不说了,来,喝,我先干为敬!”说着,举起酒杯,一仰脖一饮而尽。
③他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一股辛辣瞬时呛入喉咙,他不由咳嗽起来,父亲嘴角一扬:“瞧你没出息的样儿。”听父亲这样说,他有些生气,把酒杯“当”一下用力按在桌子上,杯子里的酒惊慌失措跳出来,跳到他的手上,他没好气地甩着手,起身进了里屋,里屋的桌子上,母亲安静地待在相框里,笑容那样温柔。他抚摸着母亲的照片,眼泪无声地滴落。
④他恨酒,也恨父亲。那一年秋收,父亲刚喝过酒,驾着家里的三轮车带着母亲到田里去,没想到刚拐过一个山头,三轮车就像脱缰的野马冲向了旁边的崖壁……等父亲醒来,一切都晚了,母亲早已没了气息。从此他成了没娘的孩子。没有娘的家,笑声也没了。
⑤父亲还在自斟自饮,絮絮叨叨着说:“孩他娘,咱儿十八了,长大了,咱儿长大了,十八了……”
⑥他把母亲的照片抱在怀里,抽噎着说:“妈,我好想你。”
⑦几天后,他带上母亲的照片,背起行囊离开了家。他不愿意看到父亲,看到父亲残缺的腿,他就想起母亲,想起母亲,他心里就堵得慌。
⑧一晃三年。三年,他不提也不想与父亲有关的往事。有时,在一起的同乡回村会带回来有关父亲的消息,说与他听,他面无表情,若无其事,像一个冷漠的路人甲。大伯托人捎信来,说父亲摔了一跤,挺严重的,让他务必回去看看。那一夜,他辗转难眠。第二天清晨,他踏上了回家的路。推开院门,一种久违的温暖与亲切扑面而来,望着熟悉的一切,他的眼睛忽然有些涩涩的。
⑨父亲看到他回来很高兴。父亲说:“这些天是你大伯在照顾我。开始医生说我这条好腿也有可能废掉的时候,我怕极了。还好,现在能活动了,过不了多久,我就能走路,就不拖累人了。”父亲说这些的时候,脸上满是歉意,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你是不是又是喝醉才摔的?”他的语气和眼神带着冷漠。“你爸早就戒酒了,过完你十八岁的生日,你爸再也没喝过酒,我可以作证。”大伯走进屋来。父亲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⑩父亲睡着了。他和大伯坐在院子里闲聊。大伯说:“当年你父亲得了股骨头坏死,疼得厉害,为了给你攒钱不肯去医院医治,就想用酒来麻醉自己减轻疼痛,那时我们都不知道,这个病原来越喝酒病情就会越严重,直到出了事故进了医院,医生问诊我们才了解、你爸说都是你妈给他的福分,出事的正好是那条疼得厉害的腿,截肢也就没那么难过了。你过十八岁生日那天,你爸高兴啊,自己的儿子长大了,可他又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为你庆祝,就用你爷爷当年对我们的方式,敬你一杯酒。这些年,你爸一直不让告诉你这个秘密,怕打扰你,怕你惦记他,但我知道,他心里想你啊……
⑪大伯的话还没说完,他的眼里已蓄满了泪水。
⑫一个月后,是父亲的五十一岁生日,父亲已能下地拄着拐走路。那天他买了肉和菜,亲自下厨煎炒。他还买了一瓶酒。他拿来两个酒杯,斟满一杯端到父亲面前,又斟满一杯自己端起:“爸,生日快乐!我敬您!”说着,他一仰脖一饮而尽。父亲端起酒杯端详着,眼泪“啪”一声滴落进酒杯里。父亲品味般慢慢喝完了酒,起身进屋。望着父亲苍老瘦削的身形,他莫名想起读过的一首诗:“无论走多远/我都回家/摸铁炉 子/镜子/毛苏苏的毯子/你的头发……”他眼里的泪越聚越多。
⑬“儿子,听说你打算在城里买房,这是我这些年做零工存下的钱,不多,你拿着,密码是你妈的生日。”“我不要,我自己能挣。”“我一个孤老头子,没啥花钱的地方,你过得好,是我最高兴的事儿。”
⑭他没有再推脱,把两个酒杯再次斟满,端起来说:“爸,来,咱爷俩再碰一个,”“好,咱可说好喽,酒要适当喝,不能贪杯,更不能误事。”“嗯,爸,我记得了。”
⑮两个酒杯“叮”的一声碰在一起,酒杯里沉默的酒瞬时热烈起来。
(选文略有改动)
(1)请为选文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并说明理由。
A.与父亲干杯 B.不想说的秘密
我选 ,理由: 。
(2)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写出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
(3)选文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结合选文内容,体会⑪⑫段中加点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
①大伯的话还没说完,他的眼里已蓄满了泪水。
②父亲端起酒杯端详着,眼泪“啪”一声滴落进酒杯里。
(5)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A.选文中父亲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他对妻子充满深深的爱。含辛茹苦供孩子长大。
B.选文⑩段中大伯的话是对父亲的侧面描写,突出了在他离家后父亲独自生活的艰辛。
C.选文⑫段中引用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家的眷恋,也表现了他情感的回归,富有画面感。
D.选文情节富有波澜,两次生日的对比,几次流泪,情寓于中,牵动人心,耐人寻味。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以下各题。
父亲和苦瓜
①父亲最爱苦瓜,我却对它没有什么好感。苦瓜通体清苦,父亲也一生清苦。因此我想,父亲的命运就是苦瓜的命运?苦瓜也叫君子菜,它无论和什么菜在一起炒、煮、炖都只苦自己,其他的菜不会沾一丝苦味。父亲也是这样的人:宁愿苦自己,也不愿苦别人。
②父亲退休后便回到了乡下。在每年草长莺飞之时,他就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种上苦瓜。当嫩绿的新芽探出头来时,父亲怕鸡鸭来啄食瓜苗,就用个破箩筐罩在上面。待那些小芽顺着父亲的美好心愿一节节地往上长,长出许多瓜藤时,父亲又去弄些木桩和树枝来,搭好一个简单的架子,让那些藤儿弯弯曲曲地往上爬,边爬边开出一朵朵黄色小花。花儿调零了,藤上结出了细嫩的小苦瓜,没几天,架上爬满了清苦瓜白苦瓜红苦瓜,一个个或露或藏地悬挂在棚架下,这时的父亲是十分欢欣和激动的。
③苦瓜、花叶、藤蔓和架子和谐地交映在一起,远看近看都是一幅迷入的图画,风过瓜架,吹动瓜叶,瓜果摇曳,父亲总在瓜架前呆呆地站着,像想起什么往事似的。
④父亲生来命苦,八岁时就没了爹,与奶奶相依为命,生活过得极其艰难,度日的蔬菜,总少不了苦瓜。那时候奶奶家里的房前屋后,很多苦瓜藤自由爬到院墙上,柴垛上。一到夏天,奶奶随手就能摘到一个苦瓜,饭上也算是有了一盘菜。奶奶想尽办法,让这盘菜好下咽些,可在那缺油少盐的年月,那种苦涩的味道好像怎么也去不掉。
⑤如今,每到夏天,餐来上总少不了父亲亲手炒的苦瓜,或独炒或炒鸡蛋或炒干鱼,盛在盘子里,看起来鲜嫩无比,清脆爽口,但我仍嫌它清苦。望着盘子里的苦瓜,又瞅了瞅了父亲,勉强用筷子夹起一片,却不愿送到口里。父亲好像看出我的心思,微微一笑,风趣地对我们几个兄妹说:“只有吃得苦中苦,方能做得人上人啊。”
⑥父亲没有大红大紫、大起大落,平凡了一辈子,淡泊了一辈子,清贫了一辈子,但他很满足,认为自己为子女成长所受的苦是值得的。在那艰难的岁月中,把我们兄妹拉扯大不容易,看着我们一个个有出息,过着安稳幸福的生活,他也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他常对他的朋友们说,他拥有的几个好儿女,就是他此生最大的财富。
⑦苦瓜由青变白再变红,这是一个成熟的过程。父亲有意多等待些时日,让苦瓜变红,为的是多贮存些瓜种。那熟透的苦瓜,咧开了嘴,露出一排绯红的果肉,就如一朵美丽的红花。等候在旁的我抢在父亲之前,高兴地摘下苦瓜,掰开皮,露出丰厚红软的果肉来,小小的馋嘴忍不住尝了一口,呀,好甜,清香纯正的甜,咽一下,直渗到骨子里去了。我有点百思不解,便问父亲,父亲告诉我说,这是苦瓜的本质﹣﹣﹣一生漫长的等候,终于苦尽甘来。
⑧一年的苦瓜由鲜变枯老,瓜藤由翠绿变枯萎。父亲也一年年变苍老了。很多时候,我看见父亲坐在屋前的空坪上,坐在苦瓜生长的土地上,像深深怀念什么似的。我想,是不是这一生清苦而淡然的苦瓜让父亲变老的?
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了父亲的苦瓜情结,自己也喜爱上它了。我特别欣赏苦瓜藤那奋勇向上、蕴藏无限生命力的精神,更欣赏苦瓜那经历漫长等候、苦尽甘来的品性。父亲就如同那苦瓜,虽年老但仍积极向上、以苦为乐,而今儿女成家立业、安稳幸福,父亲不也是苦尽甘来吗?
(原文有改动)
(1)选文以“父亲和苦瓜”为题,有什么作用?
(2)选文第②段加点词语富有表现力,请赏析其表达效果。
(3)选文第⑦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写出两点即可)
(5)选文开头说“我却对它没有什么好感”,结尾写道“自己也喜爱上它了”,这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6)请结合选文主旨和自身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选文之后的感受。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______
①父亲拿来一瓶酒,两个酒杯,斟满一杯放到他面前,又斟满一杯放到自己面前。父亲放下酒瓶,端起酒杯,说:“来,咱爷俩碰一个。”他迟疑着端起酒杯,他猜不透父亲的“醉翁之意”。
②见他犹豫,父亲说:“喝点吧,今天是你十八岁的生日,过了今天你就是成年人了,我……”父亲眼睛濡湿,看着他的脸,使劲吸了一下鼻子,说:“我也不会说啥就不说了,来,喝,我先干为敬!”说着,举起酒杯,一仰脖一饮而尽。
③他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一股辛辣瞬时呛入喉咙,他不由咳嗽起来,父亲嘴角一扬:“瞧你没出息的样儿。”听父亲这样说,他有些生气,把酒杯“当”一下用力按在桌子上,杯子里的酒惊慌失措跳出来,跳到他的手上,他没好气地甩着手,起身进了里屋,里屋的桌子上,母亲安静地待在相框里,笑容那样温柔。他抚摸着母亲的照片,眼泪无声地滴落。
④他恨酒,也恨父亲。那一年秋收,父亲刚喝过酒,驾着家里的三轮车带着母亲到田里去,没想到刚拐过一个山头,三轮车就像脱缰的野马冲向了旁边的崖壁……等父亲醒来,一切都晚了,母亲早已没了气息。从此他成了没娘的孩子。没有娘的家,笑声也没了。
⑤父亲还在自斟自饮,絮絮叨叨着说:“孩他娘,咱儿十八了,长大了,咱儿长大了,十八了……”
⑥他把母亲的照片抱在怀里,抽噎着说:“妈,我好想你。”
⑦几天后,他带上母亲的照片,背起行囊离开了家。他不愿意看到父亲,看到父亲残缺的腿,他就想起母亲,想起母亲,他心里就堵得慌。
⑧一晃三年。三年,他不提也不想与父亲有关的往事。有时,在一起的同乡回村会带回来有关父亲的消息,说与他听,他面无表情,若无其事,像一个冷漠的路人甲。大伯托人捎信来,说父亲摔了一跤,挺严重的,让他务必回去看看。那一夜,他辗转难眠。第二天清晨,他踏上了回家的路。推开院门,一种久违的温暖与亲切扑面而来,望着熟悉的一切,他的眼睛忽然有些涩涩的。
⑨父亲看到他回来很高兴。父亲说:“这些天是你大伯在照顾我。开始医生说我这条好腿也有可能废掉的时候,我怕极了。还好,现在能活动了,过不了多久,我就能走路,就不拖累人了。”父亲说这些的时候,脸上满是歉意,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你是不是又是喝醉才摔的?”他的语气和眼神带着冷漠。“你爸早就戒酒了,过完你十八岁的生日,你爸再也没喝过酒,我可以作证。”大伯走进屋来。父亲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⑩父亲睡着了。他和大伯坐在院子里闲聊。大伯说:“当年你父亲得了股骨头坏死,疼得厉害,为了给你攒钱不肯去医院医治,就想用酒来麻醉自己减轻疼痛,那时我们都不知道,这个病原来越喝酒病情就会越严重,直到出了事故进了医院,医生问诊我们才了解、你爸说都是你妈给他的福分,出事的正好是那条疼得厉害的腿,截肢也就没那么难过了。你过十八岁生日那天,你爸高兴啊,自己的儿子长大了,可他又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为你庆祝,就用你爷爷当年对我们的方式,敬你一杯酒。这些年,你爸一直不让告诉你这个秘密,怕打扰你,怕你惦记他,但我知道,他心里想你啊……
⑪大伯的话还没说完,他的眼里已蓄满了泪水。
⑫一个月后,是父亲的五十一岁生日,父亲已能下地拄着拐走路。那天他买了肉和菜,亲自下厨煎炒。他还买了一瓶酒。他拿来两个酒杯,斟满一杯端到父亲面前,又斟满一杯自己端起:“爸,生日快乐!我敬您!”说着,他一仰脖一饮而尽。父亲端起酒杯端详着,眼泪“啪”一声滴落进酒杯里。父亲品味般慢慢喝完了酒,起身进屋。望着父亲苍老瘦削的身形,他莫名想起读过的一首诗:“无论走多远/我都回家/摸铁炉子/镜子/毛苏苏的毯子/你的头发……”他眼里的泪越聚越多。
⑬“儿子,听说你打算在城里买房,这是我这些年做零工存下的钱,不多,你拿着,密码是你妈的生日。”“我不要,我自己能挣。”“我一个孤老头子,没啥花钱的地方,你过得好,是我最高兴的事儿。”
⑭他没有再推脱,把两个酒杯再次斟满,端起来说:“爸,来,咱爷俩再碰一个,”“好,咱可说好喽,酒要适当喝,不能贪杯,更不能误事。”“嗯,爸,我记得了。”
⑮两个酒杯“叮”的一声碰在一起,酒杯里沉默的酒瞬时热烈起来。
(选文略有改动)
(1)请为选文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并说明理由。
A.与父亲干杯 B.不想说的秘密
我选 ,理由: 。
(2)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写出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
(3)选文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结合选文内容,体会⑪⑫段中加点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
①大伯的话还没说完,他的眼里已蓄满了泪水。
②父亲端起酒杯端详着,眼泪“啪”一声滴落进酒杯里。
(5)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A.选文中父亲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他对妻子充满深深的爱。含辛茹苦供孩子长大。
B.选文⑩段中大伯的话是对父亲的侧面描写,突出了在他离家后父亲独自生活的艰辛。
C.选文⑫段中引用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家的眷恋,也表现了他情感的回归,富有画面感。
D.选文情节富有波澜,两次生日的对比,几次流泪,情寓于中,牵动人心,耐人寻味。
文学作品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谁也看不见的阳台
[日]安房直子
有个城镇,住着一位心眼特别好的木匠。不论有人求他什么事,他都能爽爽快快地答应。
一天,来了一只猫,“咚咚”地敲木匠房间的玻璃窗:“木匠先生,想请您做一个阳台。”
木匠惊呆了。“猫做阳台!”他叫道,“这不是太过分了吗?”
猫摇摇头:“不,不是我要使用。有一位照顾我的姑娘,为了她,我才来求您的。阳台的大小,一米四方,颜色是天蓝色,地点是檞树大街七号,后街小小公寓的二楼。就是挂着白窗帘的房间。阳台要和天空一样的颜色。然后,我念点咒语,这样一来,就谁也看不见它了。也就是说,成了只有从里面才能看见的阳台。”
猫继续说:“哎,哎,请开始工作吧!姑娘现在不在家,她白天去劳动,到晚上才回来,我们想让她大吃一惊。因为直到现在,我们一直受着她很好的照顾。那姑娘,自己不吃饭,也要给我和鸟们喂食。我受伤的时候,她给我涂药;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的时候,她拾起来小心地养育。所以,作为谢礼,我们总想给这煞风景的窗户做一个漂亮的阳台……”
听到这里,木匠已经被猫的话吸引住了:“好,我接受了。我家有点旧木料,就用它做一个顶可爱的阳台吧。”
“木匠立即着手工作,他搬来木料,仔细地用刨子刨好,量了尺寸,用锯来锯,再爬到房顶,“咚咚咚”地响起锤子。当木匠在大楼后面不向阳的公寓窗户上,做成天蓝色阳台的时候,已经是黄昏了。那涂了油漆的小小阳台,好像是玩具一样。
好了好了!木匠想着,收拾一下,开始下梯子。这时,房顶那儿传来猫的歌声:能开花也能收蔬菜,手儿够得到星星和云彩,谁也看不见的漂亮的阳台。
木匠急忙下到地面抬起头,想看看刚刚做完的阳台。可是,如同猫所说,阳台连影子和形状都看不见,要说能看见的,只有房顶。
木匠摇了好几次头,揉揉眼睛,然后想:到底是什么样的姑娘,来打开那扇窗户呢?
木匠在微暗的小巷,靠着石墙,点着了一支烟卷,等着姑娘回来。
天已全黑,四周飘来晚饭气味时,那窗里“噗”地亮起了灯。白色窗帘摇动,玻璃窗打开了。接着,长头发的姑娘探出了脸。一瞬间,姑娘似乎特别吃惊:“多么了不起的阳台!”
她高高地伸出手说:“第一颗星,到这儿来,火烧云,到这儿来。”她的手里好像抓到了星星和云似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从那以后,过了好几个月。
寒冬过去,阳光稍微暖和了的时候,一个挺大的包裹寄到了木匠家里。包裹用天蓝色的纸包着,还系着天蓝色的带子。木匠歪着脖子打开一看,哎呀,里面装满了好香的绿蔬菜,有莴苣、卷心菜、荷兰芹、菜花……还有这样一张卡片:这是在阳台收获的蔬菜,是给阳台修造人的谢礼。
木匠瞪圆眼睛。那谁也看不见的阳台上,居然能长这么多的蔬菜。他马上把蔬菜做成色拉。在奇怪的阳台上收获的蔬菜,甜甜的、嫩嫩的,吃上一口浑身都舒服。
到了五月。吹过的风,送来花和绿叶气味的时候,一件中等大小的包裹寄到了木匠那里。
木匠打开包裹一看,里边是一箱颜色鲜艳的草莓,而且照样附着这样的卡片:这是在阳台收获的草莓,是给阳台修造人的谢礼。
木匠给草莓浇上牛奶吃了。草莓凉凉的、香喷喷的,吃一口就觉得身子发轻。
这时,木匠想:真想到远处什么地方去呀。希望在沙漠的正当中,建立一座顶到星星的塔,这少年时期的梦,现在,在木匠的胸中一下子苏醒了。
在只能看见房顶的小巷后的二楼独自住着,已经有几年了呢?在窄小的工作场,连续造着房檐几乎紧贴房檐的房屋,已经有几年了呢……吃着草莓,木匠的心中,充满了对远处世界的向往。
到了六月。久雨已停,在一个阳光又热又晃眼的日子,木匠又收到了一个包裹。这一次是个细长的木箱,里面睡着满满的红蔷薇:这是阳台上开的蔷薇,是给阳台修造人的谢礼。
木匠把蔷薇花装饰在自己的房间里。当天晚上,被花香包围着睡了。
“喀吱喀吱”,是谁轻轻敲窗的声音,木匠睁开眼睛。窗外,那只白猫端正地坐着,一动不动地说:“木匠先生,我接您来了。您愿意坐上天蓝色的阳台到远处去吗?”
“到远处去?”木匠猛然往外一看,呀,前次做的天蓝色阳台,好像船儿一样,正浮在空中。天蓝色的阳台上,放着好几个大花盆,开满了红蔷薇。蔷薇的枝蔓缠到了阳台的栏杆上,长着小小的花蕾。在盛开的花中站着的长发姑娘正向木匠招手。她的肩上停着许多鸽子。一群麻雀在啄着蔷薇叶。
木匠的心“啪”地亮了,形容不出的喜悦使他的心咚咚直跳。“好,去吧!”他抱起猫,连睡衣也不换,从窗户跳到外边,在房顶上走几步,“噗”地跳上了阳台。
于是,阳台像宇宙船一样地动了,朝着星星和月亮,朝着在夜空飘忽的云,慢慢地飞去。
(1)童话是想象的艺术。本文在情节安排上有丰富的想象,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请你写出文中想象的故事情节。(写出两个)
(2)“猫”这一形象在文中有何作用?
(3)安房直子童话作品中的色彩往往美得震撼人心,让人浮想联翩。请你简要分析本文色彩运用的妙处。
(4)优秀的童话常有丰富的主题。请你结合内容谈谈对本文主题的理解。
文学作品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第一定律
[美国]阿西莫夫
迈克尔•多诺万看着他的空啤酒杯,感觉很无聊,而且认为他已经听得够长的了。他大声说:“要是我们想谈谈不同寻常的机器人的话,我知道曾经有一个不遵守第一定律的机器人。”
这实在是太不可能的事情了,所有人都停止了谈话,转头看着多诺万。
多诺万真是痛恨自己那张大嘴巴,马上转移了话题,“我昨天听说了一个好东西,”他绘声绘色地说,“那可是关于……”
坐在多诺万旁边椅子上的麦克法兰说:“你的意思是你知道有个机器人会伤害人?”那当然就是不遵守第一定律的意思。
“某一方面吧。”多诺万还是想避开这个话题,“我说我听说过一个关于﹣﹣”
“跟我们说说。”麦克法兰要求道,显然是不想让他转走,其他一些人也将啤酒杯放到了桌上,看着多诺万。
多诺万决定最好还是说出来:“这是大概十年前在泰坦星(土星的卫星)上的事情了,”他很快地回忆了一下,“没错,是二五年。那时候我们刚刚收到一船货,三个新型号的机器人,专门为泰坦星设计的机器人。他们是ma型最早的几个。我们叫他们艾玛一号、二号和三号。”他停了一下,打了个响指再要一杯啤酒,一边还专心地盯着侍者的动作。
麦克法兰说:“我在机器人这一行干了半辈子了,迈克①,我可从来没听说过ma这个系列。”
“那是因为他们把这个型号从生产线上拿掉了,他们一听说﹣﹣我马上就会告诉你的。我以前没告诉你吗?”
“没有。”
多诺万急匆匆地说了起来:“我们马上就让那些机器人工作起来了。你知道的,泰坦绕着土星的公转周期里百分之八十是风暴季节。那个年代,在风暴季节,基地根本就没有用处。可怕的大雪中,就算基地在几十米外你也根本看不见、找不到。有指南针也没有用,因为那鬼地方根本就没有磁场。”
“这些ma机器人的特点是他们装备了一种新设计的振波探测仪,因此他们能够穿过任何障碍而直接找到基地的位置。这使得采矿工作能在整个卫星周期全程进行。麦克,你别说什么,振波探测仪也从货架上消失了,所以你从来也不会听说的。”多诺万咳嗽了一声,“你应该理解的,军事机密。”
他继续说下去。“那些机器人在第一个风暴季节工作得很好,然后,在平静季节来临的时候,艾玛二号开始出洋相了。她开始在角落里、在货堆下面徘徊不已,我们非得想尽办法才能把她哄出来。后来她更是整天在基地外面徘徊而不回来。我们认为她的制造过程中出了毛病,就只好和另外两个一起干下去了。这样我们就面临缺乏人手﹣﹣或者说缺乏机器人的问题。在平静季节将要结束的时候,我们需要有人去k站一趟,我自愿不要机器人陪同走一趟。这看起来是很安全的,风暴两天之后才会到来,而我只需要二十小时就能从外面回来。”
“当起风的时候,我正在回来的路上,离基地不到十英里的路。空气开始沉重起来,我连忙赶在风将我的飞车击碎之前停了下来。标定了基地的位置之后,我就开始跑了起来。在很小的重力下,我可以跑这点距离的,但问题是我能保持我的方向正确吗?我的氧气很充足,太空服的保温设备也运行良好,但十英里的路程在泰坦风暴中和无穷远也没什么区别。”
“那时候,暴雪将一切变得阴沉昏暗,甚至明亮的土星也昏黄无光,而太阳则像天边一个苍白的小点。我停了一下,竭力抵挡越来越大的暴风。这时候我突然发现我前面不远有一个小黑点。我根本看不清楚它是什么,但我心里很明白。它是只风暴狗,唯一能在泰坦风暴中站立行动的动物,世界上最可恶的动物。我知道要是它扑过来的话我的太空服根本保护不了我;而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除非短距离的正面瞄准,我根本不敢开枪﹣﹣万一我瞄歪了它马上就会扑上来。”
“我缓缓后退,而那黑影步步紧逼。它已经逼近了,我祈祷着抬起枪。这时候另外一个更大的阴影出现在我身边,我不由得宽慰地松了口气。她是艾玛二号,那个失踪的ma机器人。我没有去想她到底怎么了或者她为什么到了这里,我只是叫道:‘艾玛,好孩子,抓住那风暴狗,然后带我回基地!’”
“她却像是没听懂一样看着我,然后喊道:‘主人,别开枪,别开枪!’”
“这使那狗疯了般地狂扑上来。”
“‘抓住那该死的狗!艾玛!’我喊道。她抓住了那狗,很好;她抓住了它却继续跑了下去。我嗓子都喊哑了她也没回来,她把我留在暴风雪中等死。”
多诺万犹豫着停了一下,“当然,你知道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这样艾玛二号只是带走了风暴狗而把我留在那里等死,这违背了第一定律。”
“幸运的是,我终于安全地熬了过去。半个小时之后,风暴平息了﹣﹣那只是一阵不稳定的阵风,只是偶发的。我一路狂奔回到基地,而真正的暴风第二天就来临了。艾玛二号在我回去之后两个小时也回去了。随后问题被搞清楚了,然后ma型机器人马上就从货架上撤了下来。”
“但到底,”麦克法兰执着地问,“原因是什么呢?”
多诺万诚挚地回答他:“确实我是受到死亡威胁的人,麦克,但对于那个机器人来说还有一些事情排在我前面,在第一定律之前。别忘了,这些机器人是ma系列,而这一个独特的ma机器人失踪之前曾被人从一些她私人的隐蔽处找到过很多次。我们认为她是期待一些特殊的﹣﹣而且是私人的﹣﹣东西发生。显然,这时候她找到了那特殊的东西。”
多诺万的眼睛虔诚地向上望去,声音也略带颤抖:“那只风暴狗不是风暴狗。当艾玛二号把它带回来的时候我们叫它小艾玛。艾玛二号必须在我的枪口下保护它。第一定律又怎么能当得住神圣的母爱呢?“
(选自《阿西莫夫科幻小说集》)
[注释]①迈克:迈克尔•多诺万的昵称。
(1)概述文中迈克尔•多诺万所讲的故事。
(2)文中多处设置了悬念,请找出其中一处并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3)文中画线处是多诺万讲述故事时的心理变化,请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4)只有科学,没有人情,科幻小说就变成冷冰冰的科学知识的堆砌。探究本文如何体现科技与人性的结合。
文学类文本阅读。
请你阅读《城堡旁的老树》,完成各题。
城堡旁的老树
[意大利]马西米利亚诺•弗雷扎托
【阅读提示】 ㅤㅤ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马西米利亚诺•弗雷扎托的《城堡旁的老树》是一则意味深长的寓言。阅读时,需要我们从有趣的情节中抽丝剥茧,细细咀嚼有趣的语言,找到隐藏在故事中的智慧。 |
ㅤㅤ很久以前,有一座小山丘,微风轻轻拂过山头。山头有一棵老树,还有一座破旧不堪的城堡。
ㅤㅤ没有人知道,他们已经存在多久了。城堡里蔓延着无尽的回忆,老树就坐在那里,微笑着俯瞰山下的世界。
ㅤㅤ一天,一只老鼠颤巍巍地跑到树下,“嗖”地躲进老树浓密的树根间。紧接着,一只老鹰扇动着巨大的翅膀掠过树顶。老鼠得救了。这时他发现,树根下有什么金灿灿的东西。
ㅤㅤ“好美的王冠啊!”老鼠心想,“是我的了。”
ㅤㅤ许多年后,老鼠又回来了。这时的他,已经成了鼠王。他对老树说:“我现在是国王了,你所在的这片土地是属于我的。我喜欢这儿,我要在这里重建一座城堡!”
ㅤㅤ老树沉默不语。
ㅤㅤ鼠王兴高采烈,开始建造他的城堡。没过多久,雄伟坚固的城堡建成。城上旗帜飘扬,城下卫兵重重。
ㅤㅤ鼠王威风凛凛,再也不似当年那般胆小柔弱。可是他不知道,这片土地也曾被另一位国王占领过。
ㅤㅤ有一天,蟾蜍国王骑着他的坐骑,来到这座宏伟的城堡下。他对着鼠王愤怒地喊道:“你是哪里来的强盗?竟敢践踏我的土地!赶快离开这里,否则我就向你宣战!”
ㅤㅤ鼠王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大吼:“我现在谁都不怕。别说是你,就是老鹰来了,我也不怕!”
ㅤㅤ于是,老鼠国和蟾蜍国之间开战,两个国家的子民纷纷加入。战争很残酷,整座山都在颤抖。
ㅤㅤ很快,秋天来了,但战争还在继续。鼠王向老树下达命令:“我要你把所有果实拿出来、分给我的将士们吃。如果他们吃不饱,这场仗我们是赢不了的。”
ㅤㅤ老树沉默着,一句话也没说。
ㅤㅤ漫长的冬天来了。刺骨的严寒像一把利剑。鼠王非常担忧,向老树提出要求:“我需要你的树枝,给我的将士们烧火取暖。不然,这场仗我们就输了。”
ㅤㅤ老树依旧沉默。
ㅤㅤ春天终于来了,鼠王也迎来了胜利。他又来到老树面前,提出最后的要求:“我们打败了那群蟾蜍!我们要好好庆祝一番!我要把你点燃,做篝火。”
ㅤㅤ老树还是一句话也没说。他在沉默中被老鼠们点燃,没有哭泣,也没有嚎叫。
ㅤㅤ那晚,老鼠王国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鼠王得意洋洋,享受着胜利的喜悦。
ㅤㅤ第二天,太阳迟迟没有露面。整个天空,像是被一个大斗篷遮住,灰蒙蒙的。原来是老树燃烧后化成的灰烬。灰烬犹如千万只翅膀,乘着风,一点一点遮蔽了天空。
ㅤㅤ直到一百年后,太阳的光芒才再次照耀大地。然而,老鼠王国早已不存在了。只剩下一座残破的城堡,一顶古老的王冠,还有一株新生的树苗。
(于晓玮 译)
【寓言•故事】
(1)万物有灵。下面是老树讲的故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将故事补充完整。
【寓言●语言】
(2)严文井说:“寓言是孩子们的好朋友,它长得又矮又小,说起话来却很逗。”成人眼里非常严重可怕的事,在寓言里却变得轻松有趣,这则寓言也是如此。赏析文中画线句,体会其中的“逗”,可以从用词、句式、标点等角度思考。
ㅤㅤ他对着鼠王愤怒地喊道:“你是哪里来的强盗?竟敢践踏我的土地!赶快离开这里,否则我就向你宣战!”
ㅤㅤ鼠王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大吼:“我现在谁都不怕。别说是你,就是老鹰来了,我也不怕!”
【寓言●形象】
(3)文中反复提到老树一再保持“沉默”,这引起了某同学的思考。在细读相关内容后,该同学由老树联想到了以下长者形象,其中和文中老树形象最不符合的一项是
A.深沉内敛的长者 B.主动奉献的长者 C.善良宽厚的长者 D.隐忍大度的长者
【寓言•意义】
(4)寓言是寄寓着道理的故事,往往批判了某种社会现象或某一类人物,让读者通过反思获得启迪。阅读本则寓言,结合故事情节和形象,联系生活现象,谈谈你获得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