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约 34°33′N,114°49′E 附近)不同时期城市位置变迁图,根据材料和
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示时期,该地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是
A.流水沉积 | B.流水侵蚀 |
C.风力沉积 | D.风力侵蚀 |
图示区域城市搬迁原因及选址区位说法正确的是
A.风沙掩埋背风坡 | B.风沙掩埋迎风坡 |
C.水灾高地 | D.水灾远离河流 |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阿富汗位于亚洲的中西部,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国家。农牧业是该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
材料二 瓦汗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谷底海拔4900多米,每年6~8月都会有牧民来此放牧。
材料三 阿富汗附近地区略图及沿图中四段经线的年降水分布曲线图(如下)。
(1)简述阿富汗附近地区沿36°N纬线的降水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2)分析当地的牧民只有在6~8月才到瓦罕走廊放牧的原因。
(3)描述阿富汗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两图分别为新疆某区域及博斯腾湖附近水系分布图和洞庭湖区及水系图。
(1)读材料一,概括博斯腾湖和洞庭湖两湖7月较6月水位变化特点并解释变化最可能的自然原因。
湖泊 |
水位变化特点 |
原因 |
博斯腾湖 |
|
|
洞庭湖 |
|
|
(2)目前,图甲中甲地区和图乙中乙地区都有粮食输出。与甲地区相比,评价乙地区发展现代商品谷物生产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
材料二 博斯腾湖古称“西海”,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下面两图分别是博斯腾湖湖区湿地耕地面积变化图和洞庭湖区70-90年代主要土地利用净变化图。
(3)读材料二,根据博斯腾湖和洞庭湖湖区近年来耕地面积变化特点推测其变化各自对两湖泊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50米,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若图中瀑布落差为30米,则图中D处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
A.58米 | B.68米 |
C.82米 | D.95米 |
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于山顶,始终可看见河中行驶的船 |
B.B处流水侵蚀严重,形成“U”型谷 |
C.C处在迎风坡,降水量比B处更多 |
D.D处于河流西岸,水深、流急 |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所在国家叙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结构单一,农矿产品出口量大 |
B.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困难 |
C.以低山丘陵为主,处于消亡边界 |
D.南部为常绿阔叶林,河流有夏汛 |
【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5年4月22日,国务院颁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计划目标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下图是我国部分城市、工矿区及农村地下水污染分布示意图。
(1)描述图示地区地下水污染的空间分布特点,并简述东北地区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的自然原因。(6分)
(2)我国不仅地下水污染较严重,而且地表水污染也严重。请你就建设我国成“碧水蓝天”中的“碧水”提出合理化建议。(9分)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 雪崩是指当山坡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时,就会破
坏积雪的平衡状态,沿滑动面便向下滑动,引起大量雪体崩塌,人们把这种自然现象称做雪崩。春季积雪表面融化,是雪崩最易爆发的季节。
材料二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在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强烈地震引发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发生雪崩,并对南坡的珠峰营地造成了冲击,埋没了多个营地,造成多人伤亡。(如下图)
(1)分析这次雪崩灾害发生的原因。
(2)为减轻雪崩灾害可采取哪些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与甲国的经济走廊北起喀什,南至瓜达尔港。以瓜达尔港、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合作4个领域为重点,为两国务实合作搭建战略框架。两国拟在瓜达尔港和喀什之间修建一条铁路。左图为甲国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右图为M、N两城市气候资料。
(1)描述M、N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
材料二:R河12~2月流量最低, 3~6月水位上升快, 7~9月流量最大, 10月初水位开始平缓减退。
(2)分析R河流量变化的自然原因。
材料三:甲国有东方的“水果篮”之美称。水果种类多,从热带的香蕉、芒果到温带的桃子、柿子等均有生产。
(3)简述瓜达尔港和喀什之间铁路修建后对新疆水果市场产生的影响。
材料四: 甲国每年能源需求中的三分之一仍通过进口满足,为解决能源短缺,中国与甲国合作在P地建设目前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单体太阳能发电项目——900兆瓦光伏地面电站。
(4)评价中国与甲国合作开发太阳能的有利条件。
耕地在国家经济发展建设中具有多种功能,如生态安全维护、国民经济贡献、基本生活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等等功能。读我国1949-2011年耕地功能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985年后出现的曲线②反映的耕地功能是
A.生态安全维护 | B.国民经济贡献 |
C.基本生活保障 | D.粮食安全保障 |
引起曲线①功能强度持续上升且跃居首位的最主要原因是
A.现代农业的发展 | B.人口总数巨大 |
C.大力开垦荒地 | D.地理环境的变化 |
下图右图示意左图中MN断面冬、夏季的海水盐度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指出a、b两幅图中示意夏季的一幅,并分析判断的理由。
(2)简述甲半岛东部发展海珍品养殖的有利条件。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 该市及其周边地区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水果和冬季蔬菜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立体农业的典型区。左下图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右下图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并说明理由。
(2)请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对该区山高谷深的地形特征作出解释。
(3)指出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的有利地形条件,并从交通运输角度分析该地蔬菜远销北方市场成本高的原因。
(4)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
下图为最新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地图(图中颜色较深部分),完成以下问题。
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有专家认为,埃博拉病毒可能发生变异,未来可能(或现在已经)通过空气传播,对于甲地区来说,病毒向内陆地区传播风险最大的是
A.1月 | B.3月 | C.7月 | D.11月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图甲为京津冀局部示意图。
材料二 京津冀协同发展联系图
(1)读材料一,简述图示区域的城市空间分布特点。
(2)河北保定、廊坊等城市成为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简述其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
(3)读材料二,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实现互利共赢,分别说出三地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赢”在哪里。
读下面图示和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和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的两大战略,前者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后者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廉价,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比较成熟。目前,经济发展迅速而规模巨大,能源消耗量日渐攀升,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钢铁生产大多为低端产品,研发力度不够,产品附加值低,在销售上主要是国内消费,国外销量极小,加之反倾销案件不断增加,市场受制,在国际上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导致低端钢铁严重积压,经济发展压力不断增大。汽车整车出口规模也相对较小,国内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低档民用车和大量的商用车大量积压,经济下行压力突显。“一带一路”是我国资本输出计划的战略载体,有助于带动周边及发达经济体建设,并消化国内过剩产能。
(1)建设陆上丝绸之路——铁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2)从自然和人文地理角度,对新疆在“一带一路”经济带中的地理优势进行分析。(8分)
(3)结合材料二,综合说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将会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湖泊换水周期的长短可以用公式:T=W/(Q×86400)计算。T为换水周期,以天计;W为湖泊贮水量,以立方米计;Q为年平均入湖流量,以立方米/秒计。平均深度=贮水量/面积。下表所列我国部分湖泊的有关数据,据此完成各题。
湖名 |
面积 (平方千米) |
贮水量W (亿立方米) |
入湖流量Q (立方米/秒) |
洞庭湖 |
2820 |
173 |
10353 |
太湖 |
2420 |
44 |
195 |
滇池(昆明) |
297 |
12 |
29 |
青海湖 |
4853 |
742 |
39 |
|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 )
A.洞庭湖水体更新最快 | B.贮水量越小,换水周期越短 |
C.太湖水循环最活跃 | D.湖泊面积越大,换水周期越长 |
对青海湖和洞庭湖的数据比较分析正确的是( )
A.青海湖面积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平均深度小 |
B.青海湖换水周期短的主要原因是该湖入湖水量小 |
C.洞庭湖平均深度小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泥沙淤积严重 |
D.洞庭湖入湖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流域降水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