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 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

递减

B.

先减后增

C.

先增后减

D.

递增

8. 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水体营养盐

B.

太阳辐射

C.

水体含沙量

D.

洋流流向

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

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

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

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

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地理部分
  • 更新:2021-09-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4~6题。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

站点的用地面积

B.

周边的人流量

C.

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

周边的环境质量

5.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

中心商务区

B.

森林公园

C.

大型住宅区

D.

产业园区

6.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

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

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地理部分
  • 更新:2021-09-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

四川盆地

B.

华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

川剧

B.

豫剧

C.

粤剧

D.

越剧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地理部分
  • 更新:2021-09-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下图).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仍共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

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地理部分
  • 更新:2021-09-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茶花古道是以茶、马为主要商品,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该商道分布在滇、川、藏等地区,沿途穿越高山、峡谷、密林。暑期一群旅游爱好者计划沿茶马古道,靠站徒步古道游,体验马帮文化。

从文化题眼角度,指出他们应做的前期准备。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地理部分
  • 更新:2021-09-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白令海峡(下图)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有人提议在白领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领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地理部分
  • 更新:2021-09-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

(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地理部分
  • 更新:2021-09-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屑碎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9~11题。

9. 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

坡度和缓

B.

岩石裸露

C.

河流、沟谷众多

D.

降水集中

10.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1.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

海拔较高

B.

土层浅薄

C.

光照不足

D.

水源缺乏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地理部分
  • 更新:2021-09-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6~8题。

6. 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

用水便利

B.

土壤肥沃

C.

地势平坦

D.

植被缺失

7. 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8. 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

热带雨林气候区

B.

地中海气候区

C.

热带草原气候区

D.

热带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地理部分
  • 更新:2021-09-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下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4~5题。

4. 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

A.

冰雪路面

B.

湿滑路面

C.

松软路面

D.

干燥路面

5.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A.

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

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

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

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地理部分
  • 更新:2021-09-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

无划分指标依据

B.

与自然河道一致

C.

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

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

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

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

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D.

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3.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

市场

B.

技术

C.

资金

D.

交通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地理部分
  • 更新:2021-09-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干旱区的柽柳为耐旱灌木,侧向枝条多,种子多,不易发生病虫害,移栽易成活,近年来,某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柽柳,生长良好,然而不久,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柽柳幼苗。

分析该林区潜在的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地理部分
  • 更新:2021-09-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我国许多传统古村落被开发成旅游观光地,一些古村落的村民仍留在村内,如"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之一的桂林江头洲村,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下图),依然有百余户村民生活在村中,坚守着那份宁静与质朴。

分析村民生活在村中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地理部分
  • 更新:2021-09-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下图)。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破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地理部分
  • 更新:2021-09-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下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该农场一期种植1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

(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

(4)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地理部分
  • 更新:2021-09-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