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的的喀喀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位于山间高原,湖区周围高山环绕,湖面海拔达3821米,面积约为8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40-180米。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
材料二:南美洲秘鲁国及周边地图
(1)简述影响秘鲁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
(2)简要说明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的主要原因。
(3)比较图中①②两处流水作用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原因。
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7世纪的荷兰因鲱鱼产业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每年夏季鲱鱼游到荷兰的北部海区产卵,它的卵非常适合挂在海藻上,渔民们根据它的产卵习性,把许多几百米长的挂网放在海中进行捕捉,用盐腌制可以长期保存。
(1)据图描述荷兰国家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
(2)结合材料分析甲港口形成的主要原因。
(3) 鲱鱼游到荷兰北部海域且在夏季产卵的原因是 、 。
读非洲局部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R1、R2两河入海口河段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
(2)分析①地降水比②地多的原因。
(3)纳米比亚沿海小镇③地一年雾天平均高达125天左右,分析其多雾天的原因。
下甲图为非洲局部地区某季节等压线分布图,乙图为甲区域尼日利亚国农业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甲图推断图示北半球所示季节,并说明理由。
(2)比较乙图中尼日利亚南北农作物的差异,并简要说明其原因。
(3)多年来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尼日利亚政府,并为之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都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有专家建议在其尼日尔河沿岸地区开辟大量的土地种植水稻,你认为此建议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陕西省资源丰富,环境独特,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材料一:2000-2010年间关中地区耕地转化为其它各类用地的比重(单位:%)
|
园地 |
林地 |
牧草地 |
居民用地 |
交通用地 |
水域[来 |
未利用土地 |
渭南 |
63. 57 |
6. 82 |
3. 21 |
12. 53 |
2. 75 |
4. 27 |
6. 65 |
西安 |
42. 29 |
4. 68 |
0. 05 |
41. 07 |
5. 01 |
3. 93 |
2. 97 |
咸阳 |
69. 09 |
8. 33 |
1. 91 |
11. 61 |
1. 45 |
0. 82 |
3. 54 |
宝鸡 |
44. 31 |
26. 60 |
6. 04 |
12. 55 |
2. 05 |
3. 48 |
4. 89 |
注:“园地”是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经济作物用地,常见有果园、茶园、橡胶园等。
材料二:陕西省部分地理事物示意图。
材料三: 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穿行于高原山地间,像一把刀子切穿了黄土高原黄土层,深达黄土下的坚硬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渭河中下游则流淌在宽阔的河漫滩平原上。夏季泾河含沙量极大,冬季则骤减。
(1)关中平原地处秦岭向 __________(地形区)的过渡地带;关中平原和汉江谷地冬季气温差异大,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0-2010年间,关中地区耕地转变的主要原因可能有那些?。
(3)冬季,“泾清渭浊”极为明显,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4)榆林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简析该地建设能源化工基地的有利条件。
(5)西咸新区打造“渭河生态文化走廊”可能会有哪些举措?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水利枢纽Q对R河下游的有利影响有哪些?(6分)
(2) 说出M地形区的地貌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因素。(4分)
(3) A平原近年来大幅度压缩水稻、小麦等高耗水作物种植,发展“红色农业”,为什么?(4分)
(4) 写出图中EF段铁路线的名称、分布特点和沿线的主要自然灾害。(6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Z为世界旅游名岛,岛上居民采用古老的传统生产方式种植200多种本地土豆。Z岛农业系统因土豆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和种植方式的独特性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材料二:土豆为喜光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喜水分多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宜施有机肥;忌渍水。
(1)根据土豆生长习性推断Z岛土豆主要种植区的区位特点,并说明你的理由。(6分)
材料三:将土壤堆高起垄,于垄中播种土豆,再覆盖枯草。这是Z岛传统种植土豆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2)分析Z岛传统种植方式对土豆生长条件的改善作用。(8分)
材料四:近年来,Z岛有居民购买农业机械,为发展土豆制品产业而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的土豆
(3)你是否赞同Z岛大规模发展土豆制品产业,请说明理由。(8分)
下图为北京时间21时的光照图,A点的纬度是15°S,B点的经度为105°W。据此回答。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F地的地理坐标是 , C地的昼夜状况是 。
(2)H点此时太阳高度为 ,此时日影朝向 ,该日日出时日影朝向 。
(3)下列关于图中各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一年中的昼夜变化幅度D点小于F点 |
B.这一天C点比A点先看到日出 |
C.一年中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C>B=G>A |
D.G点所在的经线在75°W以东 |
(4)下图能表示此刻GAE线上各地昼长的折线图是(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内加尔河发源于非洲西部的高原地区,注入大西洋。因其下游河床缓,河口宽,低水位时期,咸水有可能向上游倒灌,严重影响沿岸农业和居民用水。该河上的迪亚马水坝建成后,设有高达13米的通航船闸,解决了海水上溯问题。但也带来一些生态问题,如河道和水库淡水滞留,使一种很高的宽叶香蒲迅速生长,导致几十万平方米的水面荒芜。
西非人口近3亿,但是贫穷国家集中,经济水平落后。近年来,我国很多企业加快了西非矿业投资的步伐,一般国际新开发矿山投资强度为250美元/吨-300美元/吨,而西非地区的投资强度仅有175美元/吨左右。图为西非某区域略图
(1)迪亚马水坝建成后,给塞内加尔河上游的环境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2)简述该区域吸引中国企业投资矿产开发的有利条件。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西西伯利亚地区图。
材料二 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世界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之一。鄂毕河流域内有大小支流1900多条,春季汛期时间长,径流量占全年径流总量的5 1%。
材料三 西西伯利亚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产地,其产量分别占俄罗斯总产量的70%和90%,并大量输送到俄罗斯其它地区及欧洲多国。
(1)简述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形成的原因。
(2)简述石油、天然气输出对西西伯利亚地区发展的积极影响。
(3)依据图中信息,概括西西伯利亚地区的资源类型,并简述该地区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 6 分)
(4)图中a、b、C、d、e代表不同的水平自然带,说出该区域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并简述自然带分布 特点的主要成因。
下面左图为“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轨迹图”,右图为“某日全球光照示意图”,图中弧线BAC表示晨昏线,①②③④⑤为世界著名卫星发射基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中太阳直射a位置时,北半球节气为_____。当太阳直射点从a移动到c位置,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___。
(2)当太阳直射点从d移动到e期间,右图中各卫星发射基地中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增大的是____地(填序号),昼长一直变短的是_______地(填序号)。
(3)右图中若AB为晨线,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左图中______(b或d)位置;此时地球上进入新一天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
(4)右图中若AC为晨线,M地日出地方时是_____点,该日昼长为______小时。
(5)与③④⑤三地相比,①②两地作为卫星发射基地的优势条件有_________。
读“我国某地区7月平均气温图”,回答问题。
(1)A、B两地所处的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B地形区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
(3)分别简述等温线在E、F两地的走向特点及原因。
(17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西藏波密至墨脱的公路被称为墨脱公路,于2009年4月20日开工建设。该公路全长约117千米,穿越了嘎隆拉雪山和六条江河。该工程于2011年全部竣工。
(1)分析墨脱县自然带的主要特征及成因。(5分)
(2)说明墨脱县境内河流的水文特征,并分析该县水能开发程度较低的原因。6分)
(3)简述墨脱公路在施工中遇到的自然困难。(3分)
(4)甲河流域附近是印度最大的茶叶产地,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郑州自古就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现在是全国商贸中心改革试点城市,中国三大邮政枢纽之一。
(1)读图乙描述该地区地势的总体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
(2)分析A地(图甲)发展河谷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述郑州建设现代物流枢纽城市的有利区位条件。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黄金玉米带即最适合玉米种植的黄金地带。吉林玉米带(40°N~42°N,125°E~128°E),与大致同纬度的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
材料二、“吉林省玉米种植区分布图图”。
材料三、吉林省会长春的汽车产业以“一汽集团”为主体,以汽车研究所、吉林大学等科研机构为依托,以 240 多家为第一汽车集团配套的零部件企业为支撑的汽车工业体系,形成了一大批与汽车工业发展相关的企业群,是我国著名“汽车城”。
(1)简述吉林省东部地区未形成黄金玉米带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长春成为“汽车城”的原因。(8 分)
(3)近年来,辽宁省北部、 黑龙江省南部、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也在推广种植吉林玉米,并形成吉林黄金玉米带的延长带。你认为在这些地区大规模种植玉米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