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选)下列关于水资源节流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
B.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
C.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 |
D.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进一步加强 |
关于地震波的正确叙述是( )
A.S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 |
B.在莫霍界面,P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
C.P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传播,且速度较慢 |
D.在古登堡界面S波完全消失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含预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不同省区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差异显著,主要影响因素有 ( )
A.环境 | B.经济 | C.教育 | D.资源 |
启动“单独二孩”政策是为了( )
A.提高人口合理容量 |
B.提升民族人口素质 |
C.减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
D.保持合理劳力规模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的活动,线路分布如下图所示。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我国气象部门规定的“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5天小于等于22℃时的第一天)。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路①沿线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 |
B.线路②景观的变化体现自赤道到两极分异规律 |
C.线路③的秋色是从中部往南、北推进 |
D.线路④的秋色是从西部往东部推进 |
影响线路③入秋时间先后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 B.大气环流 |
C.纬度 | D.人类活动 |
表一是我国主要流域河川径流年际与年内分配情况。据表回答下列小题。
流域 |
长江 |
黄河 |
海河 |
塔里木河 |
极值比 |
2~5 |
3~6 |
5~7 |
1~2 |
丰水期4个月占全年百分比 |
50~60 |
60~70 |
80~90 |
70~80 |
注:极值比表示河流年际径流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季风区由南向北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增大 |
B.塔里木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主要是因为降水不稳定 |
C.珠江流域的极值比可能是6~8 |
D.表中各河均可能有地下水补给 |
下列关于各流域开发和保护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河上游加强生态保护 |
B.塔里木河水资源统一调配使用 |
C.长江下游实行梯级开发 |
D.黄河中游防止地面沉降 |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断裂下沉 | B.地壳断裂抬升 |
C.流水侵蚀作用 | D.流水堆积作用 |
甲类岩石中可能含有( )
A.煤层 | B.生物化石 | C.银矿 | D.铜矿 |
读“信风带某海区表层水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图示水温分布情况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南半球 | B.北半球 | C.大陆东岸 | D.大陆西岸 |
图示洋流可能是( )
A.墨西哥湾暖流 | B.日本暖流 |
C.东澳大利亚暖流 | D.巴西暖流 |
下图为我国某地河流实测流量和降水量。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该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 )
A.雨水 | B.地下水 | C.季节性积雪融水 | D.冰川融水 |
图中反映了该河流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与径流的变化过程,最大降水与最大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个时间差逐年变大,这可能由于( )
A.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 B.植被覆盖率提高 |
C.全球气候变暖 | D.退耕还湖效果显著 |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对图中各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Ⅰ:农业文明阶段 |
B.Ⅱ:后工业文明阶段 |
C.Ⅲ:处于高增长阶段 |
D.Ⅳ:属于低增长阶段 |
目前,该地区解决人口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
A.鼓励提前退休 | B.鼓励生育 |
C.鼓励到海外务工 | D.接纳海外移民 |
读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图及P点的流量变化曲线(b)图,完成下列各题。
在流域开发的Ⅰ→Ⅲ过程中( )
A.流域面积增加 | B.含沙量增加 |
C.下渗减少 | D.洪峰频率减少 |
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相同的降水过程,则三个阶段P处流量变化曲线与b图中曲线对应正确的是( )
A.Ⅰ- ③ | B.Ⅱ- ① | C.Ⅱ- ② | D.Ⅲ- ② |
根据定量与定性指标,可将全国划分为4个生态大区(东北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北部干旱半干旱生态大区、南部湿润生态大区和青藏高原生态大区)。读中国生态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划分四个生态大区的主要依据有( )
A.行政区划 | B.经济发展水平 |
C.自然地理特征 | D.生态系统特征 |
关于生态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均质区 |
B.属于功能区 |
C.具有一定的面积、范围 |
D.具有明确的区际边界 |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
A.a为海洋b为陆地 |
B.环节①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 |
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 |
D.环节③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
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 )
A.该大洋环流圈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
B.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
C.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
D.④洋流沿岸地区主要分布温带落叶阔叶林 |
读“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及其比2005年增比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特点是( )
A.以煤炭为主,但消费量降低 |
B.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
C.新能源消费比重增幅最大 |
D.煤炭、石油消费比重均有下降 |
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A.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 |
B.森林破坏加剧,荒漠化速度加快 |
C.SO2、NOX等酸性气体增多,酸雨蔓延 |
D.总悬浮颗粒物增多,空气质量下降 |
下图为“2013年12月12日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甲、乙两地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压:甲<乙 | B.气温:甲<乙 |
C.气温日较差甲>乙 | D.云量:甲>乙 |
关于图中丙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正吹正北风 | B.风力大于丁处 |
C.气压小于丁处 | D.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