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下列地理现象由地球的自转引起的是  (    )

A.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
D.昼夜的更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断裂下沉 B.地壳断裂抬升
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

甲类岩石中可能含有(    )

A.煤层 B.生物化石 C.银矿 D.铜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银河系的中心
B.太阳内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黑子、耀斑都是太阳活动的标志
D.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依次为日冕、色球、光球三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的乙图为甲图中M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M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

A.洪涝灾害频率增加
B.气候由暖干变为冷湿
C.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D.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加剧

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是(   )

A.扩大开垦,提高湿地生产能力
B.退耕还湿,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C.依靠科技,加快发展绿色农业
D.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发生在太阳大气色球层中的太阳活动主要是:

A.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日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图及P点的流量变化曲线(b)图,完成下列各题。

在流域开发的Ⅰ→Ⅲ过程中(    )

A.流域面积增加 B.含沙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洪峰频率减少

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相同的降水过程,则三个阶段P处流量变化曲线与b图中曲线对应正确的是(    )

A.Ⅰ- ③ B.Ⅱ- ① C.Ⅱ- ② D.Ⅲ- 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2009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图(1-3,竞争力由强到弱),回答问题

长江干流经过的省级行政区中,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处于中上位次的组合是

A.沪、苏、皖、 B.浙、豫、陕
C.赣、鄂、渝、蜀 D.湘、黔、滇、藏

内蒙古经济综合竞争力强,其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A.人力资源丰富 B.矿产资源丰富
C.交通发达 D.草场资源丰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B.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

C.全年多雨,光照条件差D.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

来源:2019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
  • 更新:2021-09-1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

A.a为海洋b为陆地
B.环节①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
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
D.环节③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    )

A.该大洋环流圈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B.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C.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D.④洋流沿岸地区主要分布温带落叶阔叶林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3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时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25~ 26题。

2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的特征有(

A.

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一直领先全国

B.

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的态势

C.

1978~199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相同

D.

1978~199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

26. 1978~ 2015年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速变化反映了(

A.

改革开放对东中西部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性

B.

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不断加快

C.

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中西部增速

D.

21世纪以来,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局发生了变化

来源:2017年高考江苏卷地理试题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1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该城市0-6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

A.

1985~ 2004年增多

B.

1985~ 2004年减少

C.

2004~ 2013年增多

D.

2004~ 2013年减少

22. 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

A.

工业化初期阶段

B.

工业化中期阶段

C.

郊区化阶段

D.

逆城市化阶段

来源:2017年高考江苏卷地理试题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杂交构树具有适应性强、生态效益显著的特点。贵州省某县将杂交构树生态农业列为精准扶贫的重点项目。如图为"项目位置和构树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

A.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

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

C.

全年多雨,光照条件差

D.

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

22、杂交构树生态农业有助于当地脱贫的原因有(  )

A.

杂交构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B.

杂交构树可有效提高荒地利用率

C.

沼气制取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D.

促进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来源:2019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
  • 更新:2021-07-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2中(  )

A.①增大B.②增大C.③减小D.④减小

来源:2019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
  • 更新:2021-09-1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喀斯特地貌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区域内喀斯特地貌所占比例最高的两个省区是

A.贵州  B.云南
C.广西 D.重庆

该地区石漠化现象极为严重,其自然原因有

A.土层薄,山多坡陡
B.多溶洞、暗河,地表水流失快
C.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压力大
D.降水量多,且多暴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下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

A.大量消耗资源 B.大量排放污染物
C.科教投入不足 D.人口增长缓慢

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  )

A.社会保障建设 B.经济基础建设
C.农业基础建设 D.生态与环境建设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双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