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
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
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

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
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
D.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川西林盘形成的背景有(  )

A.地形平坦,水网密布B.气候温和,物种丰富

C.精耕细作,自给自足D.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来源:2019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
  • 更新:2021-09-1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区域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A.保障城镇用水 B.蓄水灌溉农田
C.开发水能资源 D.发展水产养殖

话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田术
C.修建防渗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D.营造防护林网,保护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2为"2012年山东半岛部分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三角形统计图"。读图回答23~ 24题。

23.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好的两个城市为(

A.

日照市

B.

潍坊市

C.

青岛市

D.

威海市

24.与N类城市相比,M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表现为(

A.

单位GDP消耗大

B.

城市调控能力好

C.

单位GDP污染小

D.

城市发展水平低

来源:2017年高考江苏卷地理试题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有

A.图中角a是黄赤交角
B.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是23°26′
C.黄赤交角的度数与回归线的度数相同
D.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若黄赤交角变为0°,则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各地昼夜平分
B.中纬度地区不会有四季更替现象
C.全球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增多
D.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幅度增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该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有(  )

A.环境恶化B.交通拥堵C.资源枯竭D.产业萎缩

来源:2019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
  • 更新:2021-09-1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改变了以往单纯以煤炭开采为主的生产结构。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A.减轻对外交通压力 B.增加采煤企业数量
C.促使煤炭产业外移 D.提高企业综合利润

有关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提高了当地的植被覆盖率
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D.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9年3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如图为“某市人口与支柱产业变化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该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有(  )

A.环境恶化B.交通拥堵C.资源枯竭D.产业萎缩

24、面对城市收缩,该市宜采取的措施有(  )

A.优化产业结构

B.加快工业化进程

C.建设新城区吸引农村人口

D.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

来源:2019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
  • 更新:2021-07-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的乙图为甲图中M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M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

A.洪涝灾害频率增加
B.气候由暖干变为冷湿
C.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D.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加剧

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是(   )

A.扩大开垦,提高湿地生产能力
B.退耕还湿,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C.依靠科技,加快发展绿色农业
D.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B.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

C.全年多雨,光照条件差D.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

来源:2019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
  • 更新:2021-09-1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3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时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25~ 26题。

2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的特征有(

A.

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一直领先全国

B.

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的态势

C.

1978~199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相同

D.

1978~199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

26. 1978~ 2015年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速变化反映了(

A.

改革开放对东中西部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性

B.

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不断加快

C.

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中西部增速

D.

21世纪以来,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局发生了变化

来源:2017年高考江苏卷地理试题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1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该城市0-6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

A.

1985~ 2004年增多

B.

1985~ 2004年减少

C.

2004~ 2013年增多

D.

2004~ 2013年减少

22. 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

A.

工业化初期阶段

B.

工业化中期阶段

C.

郊区化阶段

D.

逆城市化阶段

来源:2017年高考江苏卷地理试题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杂交构树具有适应性强、生态效益显著的特点。贵州省某县将杂交构树生态农业列为精准扶贫的重点项目。如图为"项目位置和构树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

A.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

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

C.

全年多雨,光照条件差

D.

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

22、杂交构树生态农业有助于当地脱贫的原因有(  )

A.

杂交构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B.

杂交构树可有效提高荒地利用率

C.

沼气制取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D.

促进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来源:2019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
  • 更新:2021-07-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2中(  )

A.①增大B.②增大C.③减小D.④减小

来源:2019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
  • 更新:2021-09-1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

A.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
B.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C.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
D.属于种养加工一体化经营的生态农业模式

该图显示了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措施有

A.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B.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
C.废弃物综合利用
D.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双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