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流域可能发生的生态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 | B.水土流失 |
C.土地盐碱化 | D.地面沉降 |
对该地区的判断,准确的是( )
A.种植业比重在减小 |
B.气温日较差增大 |
C.城镇用地面积增加最多 |
D.河流流量增大 |
甲乙两图表示的是海水等温线和洋流流向,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是南半球的暖流 |
B.甲是大陆东岸的寒流 |
C.乙是北半球的暖流 |
D.乙是大洋西部的暖流 |
读喜马拉雅地区1921年(图甲)和2014年(图乙)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导致图中景观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活跃,火山、地震频发 |
B.过度放牧,荒漠化日趋严重 |
C.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全球气候变暖 |
D.登山活动频繁,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
下列采取措施合理的是
A.建自然生态保护区 |
B.禁止燃烧化石燃料 |
C.在该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 |
D.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
下图为“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P处为海岭,属于消亡边界 |
B.图中A处为海沟,属于生长边界 |
C.图中M、N处岩石圈在不断生成 |
D.图中H处可能分布玄武岩 |
若图中N板块边缘受挤上拱,形成的是安第斯山脉,则M板块是( )
A.太平洋板块 | B.亚欧板块 |
C.南极洲板块 | D.印度洋板块 |
多哈(25°16ˊN,51°31ˊE)气候变化大会于当地时间2012年12月8日20时闭幕,《京都议定书》作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框架得到了维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多哈气候变化大会闭幕时,北京时间约为( )
A.9日1时 | B.8日24时 |
C.9日2时 | D.8日15时 |
节能减排可以削弱( )
A.太阳辐射,从而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
B.地面辐射,从而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
C.大气辐射,从而减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
D.大气逆辐射,从而减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
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
B.遵义昼长夜短,且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
D.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
下图表示1870年至2050年全球主要能源的生命周期变化趋势。完成下列问题。
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增长缓慢,主要是因为其
A.储量较小 | B.开发成本高 |
C.输能难度大 | D.环境污染重 |
从全球能源生命周期的变化过程,可以说明
A.人类对能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 |
B.能源利用种类逐渐减少 |
C.人类利用能源总量逐渐减少 |
D.能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 |
读下面两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据图推断,M、N两流域共同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 B.土地沙化 |
C.大气污染 | D.酸雨危害 |
M、N两流域环境问题的成因分别是( )
A.工业排污、生活废水 | B.围湖造田、毁林开荒 |
C.乱砍滥伐、湿地破坏 | D.过度开垦、矿产开发 |
红腹滨鹬有迁徙习性,常在沙滩、沿海滩涂及河口觅食。下图示意红腹滨鹬迁徙路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近几年来,经停乙地的红腹滨鹬数量锐减,且分布区域趋于集中,推测其原因主要是
A.滩涂湿地锐减 | B.全球气候变暖 |
C.人工捕杀增多 | D.空气质量下降 |
红腹滨鹬越冬期间,与丙地相比,甲地
A.平均气温较高 | B.昼夜温差较大 |
C.平均风速更大 | D.太阳辐射更强 |
下图示意我国某家具企业设计、生产和销售等过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企业把家具加工选择在越南,主要是因为越南
A.原料充足 | B.劳动力廉价 |
C.市场需求大 | D.加工水平高 |
该企业在城市布局体验馆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A.信息网络 | B.环境舒适度 |
C.交通通达度 | D.生产地距离 |
读“沿我国某山地南北向剖面1月平均气温变化”图,回答各题。
该山地最可能属于 ( )
A.阴山 | B.秦岭 |
C.天山 | D.南岭 |
该山地气温最低处位于 ( )
A.北坡海拔200-500米 | B.北坡海拔500~1500米 |
C.南坡海拔200~500米 | D.南坡海拔500~150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