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环境保护】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14年年底全线通水,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及其流域的生态环境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了保证有充足优质的水源供应北方地区,水源地在今后的农业开发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方式比较落后,大多数垃圾进行简易填埋;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在自然条件下,利用坑、塘、洼地将垃圾集中堆置在一起,不加掩盖,未经科学处理的填埋方法。据此,结合“世界部分国家垃圾处理方式的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
填埋(%)
堆肥(%)
焚烧(%)
回收(%)
美国
63
8
10
19
德国
46
2
36
16
西班牙
64
17
6
13
中国
70
20
5
5

(1)据表中信息,比较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垃圾处理上的异同。(4分)
(2)指出简易填埋垃圾的主要危害。并提出解决我国城市垃圾问题的合理化措施。(6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辽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脏、乱、差”现象严重。为此,辽宁省创新思维,路,开展试点示范,建设“清洁家园”,治理农村污水、垃级和禽畜龚便并取得显著成效。下图为辽宁分散式小型湿地污水处理示意图。

试述造成辽宁农村“脏、乱、差”现象严重的原因及分散式小型湿地污水处理的好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
(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罐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
(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
(4)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修6——环境保护】
大气氮湿沉降主要是指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氮氢化合物等被雨雪溶解或冲刷降至地面的过程。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市氮湿沉降量逐月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市氮湿沉降量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2)说出该市控制氮湿沉降量超标应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理—环境保护】
将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2000~2007年大气环境中的SO2年均浓度和PM10(可吸入悬浮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按照浓度值从小到大进行位次排序,整理好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读后完成以下问题。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SO2
8
6
7
5
4
2
3
1
PM10
6
7
8
5
4
2
1
3

 
(1)推断M市空气质量总体变化的原因。
(2)任选材料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分析说明其浓度季节变化的一般特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南方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建设了大型水电站,该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2)分析比较湘东和湘南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有利条件。
(3)图示区域内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冶炼等工业部门众多,该地域内工业发展可能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
沱湖,淮河北岸,北纳南沱河、北沱河等来水。2015年7月,由于安徽北部连续强降雨,使得河流水位高涨,上游河流开闸放水,大量浓度超标的污水下泄,7月9日几乎是一夜之间,水美鱼肥的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变成了“酱油湖”,9. 2万亩水域被污染,鱼类等水产死亡2364万斤,直接经济损失1.9亿元。

分析沱湖变成“酱油湖”的原因及今后应采取哪些措施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
洋垃圾是指从境外进口的固体垃圾,包括废旧电子物料、二手服装、厨余垃圾、其他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和放射性废料等。洋垃圾主要通过海运大量流入我国。其中以废旧电子产品为主。
分析洋垃圾主要通过海运进入我国的原因,并说出其危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资料表明,全球约有30%的土地因人类活动而产生退化,每年流失土壤201亿吨。全世界每年在运输过程中遗撒到海洋中的石油高达1000多万吨,重金属数百万吨,还有很多的各种垃圾。较20世纪初期增加了25%;与此同时,空气中的颗粒物质、CO2、CO和硫化氢等污染物也在不断大量增加。全世界的森林面积在以每年约17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平均每天有140种生物灭绝。

(1)分析说明图中下列字母反映的环境问题:
A:               ;   B:                 ; C:               
(2)我国北方春季长出现沙尘暴天气,其主要人为原因是          、              ;
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正在采取哪些措施?
(3)(多选)世界和我国均有大面积酸雨地区,其主要原因有:(   )

A.工业排放废气
B.汽车排放尾气
C.建筑工地扬尘
D.家庭炉灶

(4)当前世界森林面积正在不断减少,减少速度最快的森林类型是         ,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是新西兰,它是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屿国家。面积26.8万平方千米,人口439万。该国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 根据新西兰概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该国多火山地震,试分析其原因,并据此说明其可能有哪种新能源。
(2)对比分析图中甲、乙两地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及原因。
(3)该国南岛东部地区是世界上皮肤癌高地区之一,从大气环境方向分析其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材料一: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目前固体废弃物中的废弃塑料袋污染始终是我们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问题。我国从2008年6月1日开始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
材料二:固体废弃物在环境中转移示意图

阅读以上材料,分析废弃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堡礁被誉为“透明清澈的海中野生王国”。大堡礁生态平衡要求水质洁净、透明度高。近年来,大堡礁生态系统破坏程度日益加剧。下图为大堡礁区域示意图。

说明大堡礁遭受破坏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
自2003年三峡库区开始蓄水以来,长江上游及支流内大量漂浮物进入三峡库区,在江面上形成巨型漂浮带,截至2013年底,重庆库区累计清理长江漂浮物多达130万吨。(如图)

说明漂浮带产生的危害及难以治理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11月3日发布。绿皮书指出,中国年雾霾日数变化趋势呈东增西减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广东深圳和江苏南京平均每年增加4.1天和3.9天。中东部大部地区年雾霾日数为25~100天,局部地区超过100天。
材料二:霾即空气中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材料三:广东某城市雾、霾日的长期变化趋势图。

(1)根据材料,简述自1954—2006年该城市雾、霾天日数变化的主要特点。
(2)简述雾霾天气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