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环境保护]
当相对湿度为80%~90%时,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低,是由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即为雾霾。2013年1月以来,北京多次出现雾霾天气,与此同时,与空气质量相关的呼吸道疾病病例相应增多,引发了民众的“空气焦虑”。读下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雾霾天气增多,主要是由固体颗粒物增多造成的。简述我国这种大气污染物增多的主要人为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9分)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根据该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近年来全国重大自来水污染事件表”,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说出自来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危害。
(2)请提出应对自来水污染的主要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
下面两图分别为广州和成都PM2.5浓度月度分布图。

比较广州与成都PM2.5浓度月度分布的异同,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

2015年1月22日下午,中国科协公布了2014年度十大科普事件。“APEC蓝”、“星际穿越热映”、“埃博拉侵袭西非国家”等入选了2014年十大科普事件。
APEC蓝,是指:2014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2014年11月3日上午8点,北京市城六区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37微克,接近一级优水平。网友戏称天空的蓝色为“APEC蓝”。
(1)APEC蓝可以反映我国当前什么环境问题?试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2)简述该类问题的防治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资料:见下面两幅图,根据所给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如何?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可能原因及其危害。
(2)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
城市垃圾是指来自居民的生活消费、工业生产、商业活动、市政建设和机关办公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据统计,我国约三分之二的城市被垃圾围困……结合“某城市填埋法处理垃圾示意图”(下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请对图示反映的垃圾处理方式进行评价。
(2)简述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要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污水指数”是水质评价的常用指标,“污水指数”越高,说明水污染越严重,水质越差。读“珠江入海口处污水指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珠江口水域水污染时空分布规律。(6分)
(2)从人类活动角度阐述提高珠江入海口水质的措施。(4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我国沿海共发生赤潮55次,累计面积6076平方千米。其中,渤海13次,累计面积217年方千米;黄海8次,累计面积4242平方千米;东海23次,累计面积1427平方千米;南海11次,累计面积190平方千米。
材料二  2011年中国近海各月赤潮发生次数

(1)根据材料说明2011年我国赤潮的时空分布特点。
(2)简述赤潮带来的危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本世纪初,渤海的劣四类水质海域还仅仅局限在辽东湾、渤海湾近岸局部海域,现在已经扩展到几乎所有的近岸海域。
材料二
南海大部分近海海域、部分近岸海域水质符合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局部海域水质为劣四类水质。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渤海与南海水质差异。
(2)分析渤海水质状况产生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在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引发巨大海啸。受11日大地震影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质以颗粒或气候形态存在于大气中并随大气环流扩散;从4月4日晚开始福岛第一核电站又向大海中排放含有低浓度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水。但专家明确:2011年3~4月对中国环境的影响比较小。
请用地理学原理解释为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该图是我国东部某城市部分地理要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中显示混浊天气日数最多的月份是12月,最少月份是7月。简析产生上述特征的原因。
(2)若b图中A、B、C为a图中甲、乙、丙三个监测站的分布位置,C图为该地区风频,则合理的匹配是(填字母):       为甲监测站,      为乙监测站。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根据地下水质划分标准,I~III类为水质较好地下水。下图示意我国各省I~III类的地下水分布面积比例。

(1) 描述我国地下水水质分布特征                               ,并分析其原因              
(2)珠三角地区近年来地下水质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请提出改善地下水质的有效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于11月6—7日在广州成功召开,国家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透露,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仍然严重,全国1.5亿亩耕地受到污染,一成耕地重金属超标,仅2011年1—8月,就发生了11起重金属污染事件。
材料二: 重金属污染,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尤其是农产品重金属污染已是全国性问题。粮食每年因此减少1000万吨,受污染1200万吨,两项合计每年至少损失200亿元。
(1)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          因素所致。如日本的水俣病是由          污染引起的。
(2)人们为什么称重金属污染为“隐形杀手”?
(3)我国应该如何进行重金属污染的防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图甲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图乙为某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铅、镉浓度分布示意图。

(1)据图回答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2)判断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并简述降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有效措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