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自然地理
宇宙中的地球
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
天体及天体系统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太阳系及八大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自转的特征
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
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
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速度
黄赤交角的概念及图示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和五带的形成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
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人类宇宙观念的发展
宇宙探测
地球的普通性
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大气的组成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
锋面系统与天气
气压系统与天气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天气图
保护大气环境的意义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意义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海水温度和盐度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洋流的概念和类型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洋流的成因和地理意义
海洋环境问题以及保护措施
地壳的物质组成
矿物和岩石的关系
三大类岩石的成因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板块构造学说和板块构造示意图
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地壳物质循环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
土壤的形成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气候类型的判读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表现
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乡村和城市的起源
城市的形成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主要自然资源的特征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灾害防治
新能源的开发
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现状
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人文地理
人口与城市
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城市地域结构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化的标志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交通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其作用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
互联网等电子传输手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城市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
金融和贸易的国际联系及特点
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全球性和地域性
环境问题的后果
环境问题的本质以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环境问题与人口、资源问题及发展的相互关系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与国情相适应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
中国的领土组成
区域地理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的含义
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发展阶段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
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环境问题的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能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大都市的区域辐射功能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
地理信息技术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常用地图投影及不同地图的特点和用途
遥感的基本工作原理
遥感图像在地图制作中的作用
遥感的主要功能
GPS的基本工作原理
GPS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
GPS在旅游领域中的应用
GPS在导航领域中的应用
GPS在军事、野外勘探等领域中的应用
GIS的基本功能
地图数字化的基本方法
GIS软件中建立数据表
GIS软件中改变图层显示的方法
GIS的查询方法
用GIS软件制作、输出专题地图
浏览网络GIS地图,查询有关信息
3S技术的综合应用
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含义
宇宙与地球
宇宙
“宇宙大爆炸”假说的主要观点
恒星演化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意义
天球坐标系简图
星图
星空季节变化的基本规律
太阳系和地月系
太阳的圈层结构
太阳系的组成以及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
月球概况及其运动特征
月相图
月相变化规律
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地球的演化
地质年代的划分
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壳运动
不同地质年代的成矿规律和生物演化简史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海陆分布及地表形态特征的原因
地表形态的变化
地表景观图
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征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海洋地理
海洋和海岸带
海底地形图
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海洋开发
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潮汐能、波浪能等的特点
海洋能的开发前景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
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风暴潮的成因及其危害与应对措施
海啸的成因及其危害与应对措施
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危害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海洋权益
内水、领海和毗连区的概念
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
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
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
旅游地理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内涵
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
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
旅游点的选择和合理的旅游路线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旅游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旅游与区域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现代旅游的特点和要素
城乡规划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中外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城乡分布、规划
现代城市的空间形态、景观特色及其变化趋势
村镇的空间形态、景观特色及其变化趋势
如何实现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城乡规划对于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项目选址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城乡规划中工业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
城乡规划中农业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
城乡规划中交通运输业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
城乡规划中商业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
城乡规划中文化业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
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
城乡人居环境的基本评价内容
房地产开发的地理区位因素
居住小区的环境特点与结构功能
商业布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不同商业部门布局的特点与功能
不同的城市交通网络的特点
文化设施布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台风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寒潮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干旱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洪涝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
自然灾害、防灾与减灾
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信息技术在灾害预测、灾情监测评估中的作用
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环境保护
环境与资源
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非可再生资源耗竭采取的相应措施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
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环境污染与防治、管理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

【环境保护】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图甲为该市三个监测站各月平均混浊天气日数,图乙为该市主要区域污染源排放比例。

(1)指出该市混浊天气日数的时间变化规律______,并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
(2)概括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______,并分析其成因______。
(3)请结合甲、乙两图信息,为减轻该市大气污染提需要采取的措施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选修6—环境保护】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4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APEC欢迎晚宴前的致辞中说到,“也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北京PM2.5来源解析正式公布:区域传输贡献约占28-36%,本地污染排放贡献占64-72%。在本地污染贡献中,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扬尘为主要来源,分别占31.1%、22.4%、18.1%和14.3%,餐饮、汽车修理、畜禽养殖、建筑涂装等其他排放约占PM2.5的14.1%。PM2.5的成因复杂,为“APEC蓝”,几乎全都一一对照控制。“APEC模式”也被称为史上最严管控。

(1)简述北京市为“APEC蓝”,在APEC期间采取了那些临时措施。
(2)如果要使北京“APEC蓝”能够持续,还需要采取那些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10分)环境保护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和城市空气质量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
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1975年以后该城市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我国PM2.5标准采用世卫组织设定最宽限值,《标准》中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35x10-3mg/m3和75x10-3mg/m3,与世卫组织(WHO)过渡期第Ⅰ阶段目标值相同,该城市欲打造宜居城市,简述改善该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材料一  湖南省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有37种,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铋、铅锌储量也很丰富。湖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础较好,株洲有全国规模大、技术先进的铅锌冶炼厂。

材料二 下图为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条件示意图。

(1)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南省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
(3)分析比较湘东和湘南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有利条件。
(4)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湖南省酸雨最严重的地市有__________________等。分析该地区多酸雨的主要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10分)环境保护
2014年9月2日的一场阵雨过后,邯郸气温明显下降。9月3日邯郸迎罕见的晴好天气。下图为9月3日至九月4日的空气质量实况。对比图中A、B两段空气质量指数,并分析成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环境保护】
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国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只左右,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图甲中的恒河平原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农耕比重大,冬季秸秆燃烧量大。图乙是图甲中A城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材料二:主要分布于孟加拉国、印度等国的深水稻为禾本科稻属粮食作物,一般生长在1~6米深的水中,根茎长,稻谷容易脱落。稻田可以同时养鱼,其修长的茎能为鱼类提供良好的栖身场所。
(1)归纳A城市的气温特征并解释原因。
(2)分析说明恒河平原发展深水稻种植的原因。
(3)图丙显示恒河平原2013年年初近一个月因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阴霾现象。分析此地冬季易被阴霾长期笼罩的主要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根据地下水质状况,将其分为五类。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整体较差,几乎已无I类地下水;可以直接饮用的I~Ⅲ类地下水仅占22. 2%;需经专门处理后才可利用的V类地下水则占56. 55%以上。地下水污染已经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材料二:华北平原某地地下水污染示意图。

(1)指出图中地区主要地下水污染并说出地下水污染的特点。
(2)简述地下水污染产生的危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同纬度的A地与C地相比,在气候方面最突出的差异。(8分)
(2)冬季C地酸性气体排放量远高于D地,而D地的酸雨危害却比C地严重,试分析原因。
(3)简述D所在国传统工业的分布特点和主要区位条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腾格里沙漠腹地生态脆弱却生机勃勃,这里分布着诸多第三纪残留湖,地下水资源也十分充足,当地还蕴藏着丰富的芒硝、原盐、煤、铁等资源,许多牧民的集居于此。近年来当地“筑巢引凤”的发展战略,吸引了苏、浙、沪众多重化工企业在此落户,这些企业一边大量开采地下水资源用于生产,一边将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沙漠。
(1)分析下图中工业园企业生产对当地水体的不利影响
(2)生态专家认为“沙漠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后,修复几乎是不可能的”,请分析原因。
(3)为了促进该地经济发展,当地是否应该承接高耗水高污染的产业?请表明观点并阐述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页岩气是一种以游离或吸附状态藏身于页岩或泥岩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和常规天然气一样,是一种清洁、高效的优质能源。美国依靠页岩气将走向能源独立,中国页岩气储量高达30万亿立方米以上,居世界第一。我国页岩气储备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下图为“美国阿巴拉契亚盆地和我国四川盆地页岩气分布区地质结构图”。

(1)试评价我国页岩气开发条件。
(2)分析与阿巴拉契亚盆地相比,四川盆地开采页岩气会遇到哪些困难?
(3)现有的页岩气开采过程,是将以百万升记的水、沙子和化学药剂通过高压一起注入页岩井下,压裂岩层,使页岩气溢出。分析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国首都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地气候共同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季A地酸性气体排放量远高于B地,而B地的酸雨危害却比A地严重,试分析原因。
(3)简述B所在国冬季和夏季降水地域的差别并分析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图甲为该市三个监测站各月平均混浊天气日数,图乙为该市主要区域污染源排放比例。结合所学,回答下列各题。

⑴指出该市混浊天气日数的时间变化规律,并简要说明原因。
⑵概括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⑶请结合甲、乙两图信息,为减轻该市大气污染提需要采取的措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环境保护】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研究数据显示,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区域,部分城市二氧化硫浓度受外来源的贡献率达30%~40%,氮氧化物为12%~20%,可吸入颗粒物为16%~26%,区域内城市大气污染积累过程呈现明显的同步性,重污染天气一般在一天内先后出现。城市间建立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成为必要。完成下列问题。

(1)城市中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的主要推手是

A.径流输送 B.大气环流
C.商品交换 D.人口流动

(3)读图,简要描述我国pm2.5监测的发展变化特点。
(4)为了减少灰霾天气的出现,减轻空气污染,请你提供合理的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有新闻报道,“十一”国庆假期结束后,中国多地相继启动了“雾霾模式”,据中央气象台预计,10月8日8时至9日8时,北京中南部、天津西部、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河南中北部及陕西关中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度霾,北京南部、天津西部、河北西部沿山、河南北部局地有重度霾。 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1)控制雾霾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2)灰霾形成条件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高中地理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