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霾气象定义: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公里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灰霾天气出现时,一般都伴随着风速小、强日照和相对湿度低的现象。读南京气象台2007年的观测数据图,回答小题。
据观测,多年来南京夏季灰霾天气明显少于其他季节,主要原因是
①气温高,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②天气炎热,经济活动减少
③植被长势好,净化能力强 ④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南京2007年11月至12月能见度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A.灰霾日增多 | B.冬季取暖燃煤量大 |
C.多阴雨天气 | D.汽车尾气排放量大 |
近30年来,北京的汉白玉石雕像溶蚀严重,这主要是因为( )
A.城市上空尘埃多,作为凝结核,使城市降雨增多 |
B.城市热岛效应显著,化学反应速率快 |
C.大量使用煤和石油,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含量增加 |
D.燃烧煤和石油,排放二氧化硫等酸性物质,产生酸雨 |
某建筑工地,不分昼夜地打夯、散装水泥露天堆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乱扔这样对周围居民会造成( )
A.有害气体、有害废水、噪声污染 |
B.有害废水、噪声、大气粉尘污染 |
C.噪声、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污染 |
D.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辐射物污染 |
目前我国一般用污染系数(污染系数=风向频率/平均风速)来定量反映风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下图为我国M城市多年污染系数和多年风向频率统计图,读图完成题。
据图判断,关于该城市的污染系数描述正确的是 ( )
A.污染系数从正东向南北两个方向递减 | B.平均风速与污染系数成正比 |
C.污染系数越大的方向风向频率必定越大 | D.污染系数西南偏西方向最小 |
为此该城市采取的可行措施是 ( )
A.将污染大气的企业迁至城市西部 | B.关闭所有污染大气的企业 |
C.将污染大气的企业迁至城市北部 | D.污染物改为夜间排放 |
2011年6月4日,位于渤海中南部海域的蓬莱19-3油田连续发生溢油事故。截至9月6日,溢油累计5500多平方公里海水污染,给渤海海洋生态和渔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据此回答
若泄油区内的鱼类迅速死亡,则有关鱼类死亡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油膜覆盖海面,水中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的光照 ②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 ③海水严重污染,鱼类中毒 ④石油比较黏稠,鱼类难以游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读“化肥的污染示意图”,完成
若水中鱼类最后死亡,其原因可能是( )
A.硝酸盐中毒死亡 |
B.溶解氧缺乏,窒息死亡 |
C.藻类缺乏,饥饿死亡 |
D.食道癌、胃癌发病死亡 |
关于水体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华是水体污染造成的 |
B.赤潮是海洋水体污染造成的 |
C.水体污染只能使水质变坏,而不会使水深变浅 |
D.湖泊水流动性差,更新周期长,污染后自净较难 |
关于酸雨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华北无酸雨 | B.东北和南方多酸雨 |
C.西北地区终年无酸雨 | D.酸雨地区分布不均匀 |
南方酸雨多的主要原因是( )
A.主要消费的能源是石油 | B.有色冶金业发达 |
C.酸性红壤广布 | D.环境自净能力最差 |
大气污染表现在( )
A.大气中O2含量增多 |
B.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增多 |
C.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 |
D.森林面积正在不断减少,生物物种数量锐减 |
下图是我国主要河流水质统计状况图,读图回答题:
从2000年中国主要河流水质状况看,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I类水质 | B.Ⅱ类水质 | C.Ⅲ类水质 | D.V类水质 |
下列我国的河流中,水污染状况可能最严重的是
A.珠江 | B.海河 |
C.塔里木河 | D.松花江 |
由于大气、水和土壤等污染日趋严重,食品安全问题倍受到社会关注。回答题。
为避免蔬菜和水果遭受各种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下列措施①使用绿肥等有机肥②大量使用化肥 ③使用高效剧毒农药 ④采用生物措施防治虫害,其中比较合理的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下列叙述: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
②产品原料的产地环境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③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④产品的包装和储运符合环境质量标准,其中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是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题。
地区 |
甲 |
乙 |
丙 |
丁 |
粤 |
☆☆ |
|
☆☆ |
☆☆☆☆ |
川 |
☆☆☆ |
|
☆ |
☆☆☆ |
新 |
☆ |
☆☆ |
☆☆☆☆ |
|
晋 |
☆☆☆☆ |
☆☆☆ |
☆ |
☆ |
甲代表的环境问题是
A.寒潮 | B.酸雨 | C.水土流失 | D.土地荒漠化 |
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
A.森林覆盖率高 | B.经济发达 | C.降水充沛 | D.纬度位置和地形 |
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应采取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 | B.优化燃料消费结构 | C.退耕还牧 | D.加强冬季供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