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环境保护
读图甲“中国主要贫困区分布”和图乙“某地区的恶性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上述两幅图,完成下列填空。
若图乙中的关联性发生在图甲中的A处,则①表示_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
若图乙中的关联性发生在图甲中的C处,则①表示_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
(2)分析图甲中B处生态破坏后很难恢复的原因。
(3)分析导致图甲中D处贫困人口较多的主要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1991~2007年我国逐年排放SO2情况”图,我国SO2排放量居高不下,下列因素与此无关的是

A.能源消费结构特征 B.生产技术水平 C.环境保护观念 D.人口众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地时间2009年12月7日10时40分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本次会议的正式名称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讨论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据此判断下列各题。
会议的焦点问题主要集中在“责任共担”,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直接减弱的主要是         (   )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C.大气的逆辐射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20~21题。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理——环境保护】(10分)
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下图为“我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统计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目前,我国耕地形势严峻,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2)导致我国耕地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是。(6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理——环境保护】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2010年的“两会”,备受关注的“一号提案”聚焦在了“低碳”。在温家宝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两处也提到了“低碳”。这预示着20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低碳”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引擎,也将是引领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重构的新风向标。
据材料,我国政府大力号召和致力于推动“低碳经济”,简要分析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并从个人角度谈谈如何为推动“低碳经济”作出贡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理——环境保护
咸潮是发生在内陆淡水河流与海水交界地域的特有水文现象,当内陆河流上游径流水量少于下游的消耗水量时,海水倒灌,造成取水附近水域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现象。因为地处长江出海口,上海历来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受咸潮危害最严重的城市。读图9回答问题。

(1)咸潮发生时,长江口以东海区海水的实际盐度最有可能是图4内四条曲线中的
        

A.a B.b C.c D.d

(2)据材料分析,咸潮主要发生在什么季节?产生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3)请进一步推论在我国还有哪个地区会面临咸潮危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前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

A.厄尔尼诺现象肆虐
B.拉尼娜现象频发
C.大地震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和大量的财产损失
D.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环境采取掠夺式的使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从数十家乳制品企业生产的乳制品中发现了有毒有害物质“三聚氰胺”,举国震惊。此后人们在饮食中越来越重视绿色食品,下列关于绿色食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食品是无污染、无公害、安全的食品
B.绿色食品是在纯自然条件下生长的食品
C.产品的包装、贮运不必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D.绿色食品的生产只能实现环境效益,无法实现经济效益,市场容量较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blob.png

1.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 ab-草原广布、温差大 B. bf-地表崎岖、降水少
C. ce-光照充足、风沙大 D. dg-气候湿润、林地多

2.下列生态功能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A. c B. d C. e D. g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韩国首尔市的清溪川,历史上是一条著名的河流。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清溪川的水质迅速恶化,后被覆盖为暗河,并在其上兴建了高架道路。2003年当地启动"清溪川复原工程":恢复自然河道;在河流两岸修建生态公园;建设独立排污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隔离处理;拆除高架道路,兴建各具特色的横跨河道的桥梁。

说明"清溪川复原工程"对改善当地环境的作用。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地理部分
  • 更新:2021-09-2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海洋灾害除了赤潮现象,还有____、_____等自然灾害。〈2分)
(2)2010年我国赤潮发生次数最多、累计面积最大的月份是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
(3)与往年平均值相比,2010年各月份赤潮发生次数和累计面积普遍罗__(高或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4)简析赤潮发生的人为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点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A.上海、天津
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
D.辽宁、山东

山西、内蒙古人均GDP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贫乏
B.交通设施落后
C.煤炭消耗量大
D.第三产业发达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我国区域示意图。A为水库,是B城市的唯一水源,C处为山地。读图回答问题
blob.png

(1)  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B城市的水源?
(2)  某企业拟在C处山坡上开辟采石场,指出其可能对该处造成的生态破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噪声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之一。当白天噪声值大于60分贝时,就构成噪声污染。下图为“某城市局部地区上午10时等噪声值线(单位:分贝)示意图”,完成1~2 题。

.图中噪声污染主要来自

A.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
B.森林公园和娱乐场所
C.网吧和体育场
D.学校和锯木场

.M、N两处噪声值向外迅速减小原因最有可能是

A.盛行风的影响 B.绿化带的作用
C.河流的影响 D.声波传播自然减弱
来源:高三寒假学生自主整合训练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