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0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大约20%,主要原因是(

A. 冰雪融水增加 B. 冻土面积扩大
C. 青藏高原抬升 D. 湖面蒸发增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5为某区域景观及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问题。
                          
(1)该区域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2)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解决该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7种,其中钾、镁、锂、锶、芒硝、石棉、电石级石  灰岩等7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总体规划》,形成资源、产业和产品多层面联动发展的循环型产业格局。
材料二: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1)读“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回答,图中甲、乙两处的是什么工业部门?说出该地产业链有哪些基本特征?
(2)结合该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还应重视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逐渐降低 B.A区地质条件古老
C.B区荒漠化最重 D.古罗布泊的消失是内力作用产生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理——环境保护】
材料一 中国两个湿地的分布区图

材料二  A地区为我国的三江平原,位于我国中温带,由黑龙江等河流冲积而成的低平原,其中沼泽面积达11 0万平方公里。B地区为若尔盖湿地(沼泽)大牧区之一一四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区内为平坦状高原,平均海拔约3500米。
(1)比较图中A和B沼泽成因的差异。
(2)分别说明近几十年来,破坏两个地区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人类活动。请为三江平原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图是某著名湖泊,乙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A.植被破坏,入湖泥沙增多 B.气候变暖,冰雪融水补给减少
C.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 D.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些年,长江流域洪灾频发。请结合图12和图13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两图所示问题与长江流域洪灾频发的关系。
(2)列举改变洞庭湖面积变化趋势的对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3月19日,一场沙尘暴席卷了华北地区,图3为沙尘暴发生时的天气示意
图。读图完成3—4题。

沙尘暴席卷时的华北地区

A.副热带高压强盛 B.单一暖锋盛行
C.锋面气旋控制 D.准静止锋徘徊

为减少沙尘暴发生,应在沙尘源地采取的措施是

A.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 B.倡导游牧、轮荒制度
C.禁止任何经济活动 D.调整农牧业结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地处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目前面临着河流缩短、湖泊消失的现状,许多人不得不抛弃家乡的土地而远走他乡。造成石羊河下游绿洲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A.不合理开矿 B.上游过度用水 C.毁林开荒 D.围湖造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盒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下图)。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变化情况。回答10~11题。

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A.高出稍许 B.高度较低
C.高度相同 D.无法确定

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D.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显示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面积广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新疆绿洲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
(3)针对我国草原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现象,我们应采取        等有效的措施,以防止日渐扩大的土地荒漠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暴发,造成无锡市饮水危机。阅读下列材料与图片,对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进行研究,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水华是蓝藻大量死亡腐败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蓝藻一年中在水中随季节上下移动、漂浮(如图7)。太湖蓝藻每年一般在5月底6月初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

材料二 近20年来,化学工业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大小工厂遍布太湖周围地区(如图8)。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太湖地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城镇化的发展,使农业用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粪便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1)按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属于               。
(2)试分析太湖每年发生蓝藻现象的主要原因。
(3)有专家对太湖污水处理提出如下治理方案:把环太湖的污水集中起来,经过预处理后,穿过南通,送到黄海边生长着芦苇等植被的滩涂,最后排入大海。请你评价该方案的优缺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9~11题。
材料一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使黄河三角洲开发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图12)

9.图示黄河河段   
A.支流众多    B.汛期主要出现在6、7月份  C.含沙量少    D.有凌汛现象
10.打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优势资源有
A.丰富的土地资源    B.充足的能源资源  C.充沛的淡水资源    D.充裕的煤炭资源
11.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A.解决资源供求矛盾     B.消除城乡差别  
C.提高环境的承载力     D.不利于产业结构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示意某中纬度半湿润地区,A是乙地从B河引水的中继水库。完成下列要求。
blob.png

1.由A水库至乙地修建引水明渠后,丙地作为水源保护地,产业发展方针应该是  。
2.乙地现有水源(包括从B河引水)不能满足其今后发展的需要,试列举可能的应对措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分析回答: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正午太阳高度
春分秋分日
6:40
18:40
50°
夏至日
5:15
20:05
73°26′
冬至日
X
Y
26°34′

 
表中X、Y的时间最可能为

A.8:10、17:10 B.8:05、17:15
C.7:25、16:35 D.8:15、17:25

该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酸雨 D.地震
来源:2010届高三总复习习题,区域空间定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