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下图是亚洲部分国家每年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蓝水足迹(工业消耗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和灰水足迹(发展工业而污染的水资源量)。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有关国家与工业产生的水足迹的描述,符合图示的是

A.发达国家的灰水足迹比重很小
B.水足迹和工业发达程度呈正相关
C.水足迹与人口数量呈正相关
D.日本灰水足迹比重大于印度

各国为降低工业产生的灰水足迹比重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有
①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②增加河水和地下水的开采,加大蓝水足迹比重
③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④加大技术投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调水进京。重点解决北京、石家庄、郑州等沿
线20多座大中城市(如下左图)的缺水问题,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

材料二 华北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图(上右图)
材料三  多年的实践证明,以城市供水为目标的明渠输水方式在水质、水量保证、安全可靠运行、管理等方面都存在明显难以解决的缺陷,并为此付出了不小的环境和经济代价。
(1)分析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
(2)指出受水城市为解决水资源不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5分)
(3)简述京津地区采用明渠输水方式的不利条件。(4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古丝绸之路上某区域水资源利用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示,说明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2)分析图中河流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平原形成的影响。
(3)简述图示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图中的甲国(吉尔吉斯斯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国家,人口576万,其西部邻近国家油气资源丰富。境内河湖广布,Y湖是世界第二大高山深水湖泊,湖水终年不冻,有“热湖”之称,东岸积雪时间长。

(1)描述甲国的地形特征。
(2)分析Y湖东岸积雪时间长的原因。
(3)说明甲国人均水资源居全球前列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干流区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图示信息可推测,该河流( )

A.冬季无结冰现象 B.以雨水补给为主
C.水位季节变化小 D.下游径流量最小

与1985年-2000年对比,该流域2000年-2010年水体面积大量减少的原因是( )

A.蒸发量加大,下渗严重
B.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量增大
C.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大
D.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1月30日,巴基斯坦批准将瓜达尔港的经营权交给中国,引发国际媒体广泛关注。瓜达尔港战略位置重要,是巴基斯坦难得的深水良港,这里靠近霍尔木兹海峡和伊朗边界,是印度洋上的咽喉要地,连接巴基斯坦和西亚。下图为中巴铁路模拟线路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若按中巴铁路模拟线路修建,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A.高寒缺氧,冻土广布
B.地表起伏,地质复杂
C.河流众多,山高谷深
D.所经国家,关系紧张

图示地区水资源普遍紧缺,其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人口稠密,农业用水量较大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地表水、地下水存储条件差
D.河流众多,但污染严重,不能利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摩洛哥区域图

材料二 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角,其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磷矿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近年,该国拦坝蓄水,兴修水利;引进外资,创办免税工业园;开发矿产,发展民族工业,使国民生产总值稳步提高。
(1)摩洛哥毗邻撒哈拉沙漠,但却有“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试分析乙地“清凉”的原因?
(2)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分析该国为合理利用水资源筑坝蓄水,建设农田排灌系统的原因。
(3)分析丹吉尔免税工业园布局的有利区位因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太行山东麓平原地带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是华北地区农业的高产区之一。图甲为太行山东麓地形示意图、图乙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河南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每年有大量人口外出发达地区打工。2010年9月计划用人30万的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动土奠基,目前富士康正带动其智能手机全产业链企业落户郑州及周边地市,河南正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终端产业基地。
(1)分析太行山对其东麓平原地带农业生产在自然条件方面的有利影响。
(2)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指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
对沿线地区的重要生态意义。
(3)说明富士康工业园区的建设对河南省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积极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题。
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
①用水量大 ②降水丰富 ③干旱少雨 ④污染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节约用水    ②国内跨流域调水     ③人工降水    ④循环用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内蒙古的经济版图上,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呼包鄂区域被誉为内蒙古的“金三角”地区。新兴的鄂尔多斯市在丰富的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资源基础上工业迅速崛起。
材料二:呼包鄂附近区域图

材料三:2008年鄂尔多斯市工业产值增加值构成图

(1)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是         ,其形成的原因是               
(2)河套平原形成“塞上米粮川”,其优势自然条件是        ,农业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人为原因是            
(3)简述呼包鄂区域发展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科特迪瓦的地理位置特征。
(2)简述布瓦凯市降水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科特迪瓦境内河流众多。但布瓦凯市只靠天然降水和地下水作为主要水源,有近100万人缺水。
(3)分析布瓦凯市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并提出解决该市缺水问题的工程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4月,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启动。“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减轻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功能。读“海绵城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海绵城市”可以使城市水循环中

A.植物蒸腾减弱 B.下渗增强
C.地表径流增强 D.地下径流减弱

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①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
②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③减轻城市交通拥堵压力
④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蟹岛集团是一家集生态农业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大型企业。图为“蟹島水循环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蟹岛集团水资源循环利用过程中 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

A.地热 B.风能 C.沼气 D.水能

应用该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可

A.实现污水零排放
B.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程度
C.增加水资源总量
D.达到水资源利用零损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下列问题。

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①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接受
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专家将季风区因地质环境特殊,又缺少水利设施而存留不住水的现象,称为工程性缺水。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地区中,工程性缺水最严重的是

A.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河西走廊 D.四川盆地

缓解当地“工程性缺水”的最有效措施是

A.跨流域调水 B.修建水库
C.人工降雨 D.植树造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