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旅行团组织的旅游中某游客发现,青海湖著名的“鸟岛”已经与湖岸相连成了半岛,其主要原因是( )
A.湖水被大量抽取来灌溉农田 |
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泥沙在湖里淤积 |
C.该流域的农牧业用水增多,其补给河水被大量用来引水灌溉 |
D.气温升高,气候干旱,蒸发量增大 |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而当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并导致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问题。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
世界平均 |
中国平均 |
河西走廊 |
塔里木河 |
准噶尔盆地 |
海河流域 |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
30% |
20% |
92% |
79% |
80% |
95% |
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可利用量高于世界平均值 |
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 |
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 |
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水 |
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 )
A.降水总量小 | B.降水年际变化大 |
C.浪费更严重 | D.水资源需求量大 |
目前,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淡水主要来自:
A.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 B.冰川、河流水和地下水 |
C.沼泽水、河流水和冰川 | D.地下水、河流水和湖泊水 |
读非洲国家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关于该国从东南部到西北部气温变化趋势,描述正确的是
A.逐渐升高 | B.逐渐降低 |
C.先升高,后降低 | D.先降低,后升高 |
解决该国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②海水淡化 ③跨流域从周边国家调水 ④改进灌溉技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我国欲支援一批农业机械设备到该国,选择的最佳海运路线及季节是
A.马六甲海峡冬季 |
B.霍尔木兹海峡冬季 |
C.马六甲海峡夏季 |
D.霍尔木兹海峡夏季 |
水浇地是指除水田、菜地外,有水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的耕地。望天田是指无灌溉工程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图示意我国部分省区耕地利用结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推测,A最有可能是( )
A.吉林 | B.上海 | C.新疆 | D.贵州 |
有关解决我国“望天田”问题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发展灌溉排水系统 |
B.进行规模化人工降雨 |
C.实施高效的旱作农业 |
D.调整耕作区的种植结构 |
关于图中各省区耕地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云南因为降水少,旱地的面积较大 |
B.在各省区中西藏的水浇地面积最大 |
C.福建气候湿润,水田面积居各省区之首 |
D.安徽的耕地结构主要与降水有关 |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主要是开源和节流,下列不属于开源的是( )
A.合理开发地下水 | B.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 C.跨流域调水 | D.人工增雨 |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 )
A.多年平均降水量 | B.多年平均蒸发量 |
C.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 | D.多年平均径流量 |
读图6,完成8—9题。
甲城与我国上海市的纬度位置大致相当,但两地气候特点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 B.大气环流 |
C.距海远近 | D.洋流 |
20世纪70年代,在丙河上兴建了大坝,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水库。大坝建成后,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获得发电、灌溉、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 |
B.有效防止河流下游的洪水泛滥; |
C.由于泥沙淤积,水库的储水量下降 |
D.入海泥沙增多,河口三角洲不断扩大; |
某水库形状呈树枝型,水库的流域面积为l0480平方千米,水库面积达580平方千米,下面左图中实线表示正常水位轮廓线,(海拔101.6米),虚线表示某次持续降雨后的水位轮廓线(海拔102.2米);下面右图为水库对周围地区降水影响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根据图示信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地势平坦 B实线和虚线重叠处表示的地区地势陡峭
C 水库大坝坝顶海拔约为101.6米 D库区面积最大时当地农民正在种冬小麦
造成该水库中心区域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偏小的主要原因是
A.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 |
B.夏季水域增温慢,对流运动微弱 |
C.受准静止锋影响的时间较短 |
D.地处背风坡,气流以下沉为主 |
假如某次暴雨产生的降水量为150毫米,三天后绝大部分雨水汇集到水库,水库水位将比降水前上升约
A.2毫米 | B.4毫米 | C.6毫米 | D.8毫米 |
2014年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缺水严重,即便是东部的华北地区,也是如此。水资源紧缺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
(1)说出我国水资源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特点
(2)请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方法,以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列资料。读表回答21-22两题。
占全国的百分比 |
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 |
水资源 |
80% |
14.7% |
人口 |
53.5% |
44.4% |
耕地 |
35.2% |
59.2% |
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是
A.南方地多水少 B 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 D 北方地少水少
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措施有
A.扩大水田面积 B 退耕还湖
C.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 D 禁止在长江采沙
读下面两幅图,甲图为1990年至2001年太湖劣于Ⅲ类水质变化图,乙图为2005年太湖水质状况分布图。据此回答22~23题。
从甲图可以看出,1991年至2001年太湖水质状况的变化趋势及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A.水体质量不断变好;水体流动快,自净能力强 |
B.水体质量基本没有变化;太湖面积大 |
C.水体质量整体不断下降,1996年水质最差;水体流动缓慢,自净能力弱 |
D.水体质量波动上升;降水丰富,湖水补给充足 |
乙图反映了太湖水域水质状况的分布规律是
A.东北部水质优于东南部水质 | B.西部水质优于东部水质 |
C.北部水质优于南部水质 | D.东南部水质优于西北部水质 |
读图5“黄河干支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图中IV—V—VI,水质从优到劣)”,完成11—13题。
有关①、②两河段水质状况及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①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流域内工业布局较少 |
B.①河段水质较差,主要由于该河段上游支流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 |
C.②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支流多,河流净化能力强 |
D.②河段水质较差,因为该河段工业污染大 |
从③河段到②河段,黄河干流
A.平均流量明显加大 | B.地势逐渐降低 |
C.含沙量显著增大 | D.结冰期逐渐变短 |
最适宜对该地主要环境问题进行直接监测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 B.数字地球 |
C.遥感技术 | D.全球定位技术 |
2011年7月4日至l0日,第四届“新加坡国际水资源周”在新加坡举行。来自加拿大的巴纳德博士凭借其发明的“生物脱氮除磷”技术,获得了“李光耀水源大奖”。读图完成6—7题。
水资源短缺是新加坡举行“国际水资源周”的主要推力,导致新加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包括
①年降水量较少 ②无有效地表径流 ③淡水需求量大 ④国土面积小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965年独立的时候,新加坡几乎l00%的淡水需从邻国进口,预计到2061年,新加坡完全可以实现水源的自给。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新加坡水源可持续利用的是
A.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 | B.污水处理 |
C.海水淡化 | D.开采地下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