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回答下题。
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下渗 | B.径流 | C.蒸发 | D.水汽输送 |
该类房屋的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
A.补充城市地下水 | B.减缓城市内涝 |
C.缓解城市缺水 | 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
推广该类房屋,能获得综合效益最大的城市可能是
A.拉萨 | B.吐鲁番 | C.北京 | D.呼和浩特 |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而当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并导致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问题。据材料回答小题。
|
世界平均 |
中国平均 |
河西走廊 |
塔里木河 |
准噶尔盆地 |
海河流域 |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
30% |
20% |
92% |
79% |
80% |
95% |
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资源可利用量高于世界平均值 |
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 |
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 |
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水 |
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 ( )
A.降水总量小 | B.降水年际变化大 |
C.浪费更严重 | D.水资源需求量大 |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及地下水等水位线图”。读图回答小题。
下列四地中地下水埋藏最浅的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为了获取更多的地下水资源,当地人们在打井时,先向下打竖井,再改为横向打水平井,水平井的走向应该是 ( )
A.平行于等高线 |
B.垂直于等高线 |
C.平行于地下水等水位线 |
D.垂直于地下水等水位线 |
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A.50mm | B.150mm | C.200mm | D.250mm |
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
下表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回答小题。
流域 |
流域面积 /×104 km2 |
多年平均降水量/mm |
径流总量 /×108m3 |
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 |
水资源利用率*/% |
珠江流域 |
45 |
1 470 |
3 338 |
12.3 |
18.5 |
淮河流域 |
27 |
920 |
622 |
63.3 |
59.4 |
注:标*的为2005年的数据。
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 )
A.淮河流域面积小 |
B.珠江流域年降水量大 |
C.珠江流域径流总量大 |
D.淮河流域的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大 |
珠江、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分别约为480万公顷和1 200万公顷。若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量相当,根据耕地面积和径流总量的对比关系,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多少倍( )
A.2.5 | B.5.4 |
C.13.4 | D.3. 2 |
全球气候变暖使淡水资源越来越少,在野外淡水更为紧缺,下图中获取纯净饮用水的方法和应用的地理原理连线正确的是
A.①—水汽蒸发 | B.②—水汽凝结 | C.③—生物循环 | D.④—地质循环 |
下图为“某河流水利工程建设前、后遥感影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段河流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后
A.大坝上游河道变宽,通航条件改善 |
B.大坝下游水位升高,淹没水中沙洲 |
C.河流支流数量增加,流域面积增大 |
D.流量季节变化增大,两岸植被减少 |
该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是
A.大坝拦截泥沙,从根本上治理水土流失 |
B.水库调节径流,有效防治上游洪涝灾害 |
C.实现水能开发,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
D.提供灌溉用水,避免干旱现象的发生 |
“昆明水少、滇池水脏”,滇池是红土高原最大的湖泊,已经全湖富营养化,污染严重,湖岸面积缩减,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①流域面积小,无大江大河注入
②属半封闭性湖泊,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③季风气候区,流域径流季节变化大
④湖容水量大,进出水量小。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除启动跨流域调水工程措施外,以下配套措施叙述有误的是
A.流域内工业企业全部搬迁进入园区实行工业废水统一集中处理排放。 |
B.在滇池湖滨开展“退田退塘、退人退房,还湖还湿地、还林”的生态修复工程 |
C.调整产业布局,在滇池流域外发展次级城市和小城镇 |
D.进一步提高滇池流域水资源开发程度,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限度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反映出我国一些地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共同问题有
①水资源更新速度快 ②工业用水比例过大 ③过度利用水资源 ④易引起土壤盐碱化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原因有( )
①河流径流量较小 ②城市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③灌溉用水量大 ④水资源利用率低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下列问题。
年份 |
“水银行”买入 |
“水银行”卖出 |
||
价格 (美元/m3) |
水量 (亿m3) |
价格 (美元/m3) |
水量 (亿m3) |
|
1991 |
0.10 |
10.12 |
0.14 |
8.15 |
1992 |
0.04 |
2.34 |
0.06 |
1.97 |
1993 |
|
0 |
|
0 |
1994 |
0.04 |
2.72 |
0.06 |
2.09 |
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
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 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
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 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
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
A.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 B.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
C.降水集中于5、6月份 | D.位于干旱地区 |
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
A.植被覆盖率高,下渗增多 | B.降水减少,地表径流减少 |
C.人口增多,用水量大 | D.水土流失严重,地下径流减少 |
在秘鲁南部的沿海地区一个距海岸仅 0.5 公里的山坡上,有一张长 12 米、高 4 米的大网,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 据此完成题。
当地居民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
A.积雪融水 | B.冰川融水 | C.雾气 | D.雨水 |
此地该种水资源非常丰富,与其影响因素关系不大的是
A.山地冰雪 | B.海风 | C.下垫面状况 | D.洋流 |
以下地区可以借鉴此方法获取淡水资源的是
A.我国西北地区 | B.非洲撒哈拉地区 |
C.澳大利亚西海岸地区 | D.南美巴塔哥尼亚地区 |
下图甲乙丙丁为2010年我国上海、广西、北京、新疆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用水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可以判断
A.甲生活用水比例高与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有关 |
B.乙地工业用水比例高是由于该地高科技工业发达 |
C.丁地农业用水比例高于其它三地与丁地干旱的气候有关 |
D.生态用水比例丙小于丁说明丙地区生态用水量小于丁 |
生产活动的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地区)在其本地进行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源量。绿水足迹指产品(主要指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蒸腾的雨水资源量,对农作物而言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雨水被蒸腾的量。蓝水足迹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地表与地下水的总量。灰水足迹指以现有水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消纳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所需要的淡水量。读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生产活动水足迹组成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灰水足迹衡量的是生产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下列地区中,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最严重的是( )
A.北京 | B.山西 | C.江苏 | D.海南 |
导致新疆和海南绿水足迹差异显著的原因可能是( )
①新疆的年降水量小于海南 ②海南的年平均气温高于新疆
③海南的耕地面积大于新疆 ④新疆的农作物以耗水量大的品种为主
A.③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