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水库入库径流量变化及影响因素贡献率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据图可推知
A.库区上游工农业用水量呈波动下降趋势 |
B.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是入库径流量变化的主因 |
C.植被覆盖率的增加可使入库径流量变化减小 |
D.1991-2000十年间该水库平均水位最高 |
分析入库径流量与水库水位变化的关系,应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系统 | B.GPS系统 |
C.RS系 | D.数字地球 |
读“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右侧的深井,所发挥的作用是
A.滴灌 | B.漫灌 | C.回灌地下水 | D.抽取地下水 |
该雨水利用系统的意义在于
①可以缓解城市用水紧张 ②有利于大气降水的直接下渗
③减少城市污水排放 ④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下图为某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甲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该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
②国家贫困,水利设施差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 气温高,山地冰川融化量大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①③ |
a、b两河流域之间的山脉,其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 | B.热量 | C.地形 | D.纬度 |
读中国东部沿海12个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完成下列问题。
由图可知,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区)( )
A.河北水土配合最差 | B.广西水土配合最佳 |
C.水土配合总体较好 | D.越往北水土配合越差 |
影响东部沿海各省(市、区)水土配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降水量 | B.降水量、地形 |
C.耕地类型、耕作制度 | D.地形、土壤 |
我国北方东部沿海省(市)农业缺水更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田种植,耗水量大 | B.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农业用水需求量大 |
C.蒸发量大,复种指数高 | D.径流总量小,耕地多 |
下图中甲中为一张长12米、宽4米的大网,网的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图乙为南美洲部分国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中人们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 ( )
A.生物水 | B.雾气 | C.冰川融水 | D.雨水 |
图甲中设施最有可能位于图乙中的 ( )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针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 )
A.植树造林,治理沙漠 | B.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 D.人工降水,改造局部地区气候 |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及淡水的主体分别是( )
A.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 ; 冰川 |
B.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 河流水 |
C.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 河流水 |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 冰川 |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
C.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 D.蒸发量增加 |
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A.降水下渗量减少 | B.植被覆盖率增加 |
C.生活用水量增加 | D.城市热岛效应 |
上世纪70年代初期,北京市开始大规模开采地下水,至90年代,地下水利用超过地表水。针对北京市水资源的现状,2012年7月1日《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正式施行。据此完成题。
地下水被大量开采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明显升高,降水量骤减 | B.森林覆盖率高,蒸发量增大 |
C.城市规模扩大,需水量增加 | D.土壤污染严重,耗水量提高 |
地下水位下降会导致
A.寒潮频繁发生 | B.土壤污染消失 | C.地表径流增加 | D.地面出现沉降 |
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技术水平,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 |
B.控制水汽输送,有效改变水循环模式 |
C.增强节水意识,减少本地动植物种类 |
D.防治水体污染,实施跨流域引水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