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江西北部的庐山进行山地考察,庐山大部分山峰海拔为1200~1500米,下图为庐山地质剖面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
A.断裂上升 | B.褶皱弯曲 |
C.冰川堆积 | D.风力侵蚀 |
同学们在山麓看到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C.温带草原带 |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同学们在登庐山过程中,从山麓到山顶植被变化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
D.非地带性分异 |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为______(地质构造),戊处地形的形成过程是 。丙处是 地貌,丁处地形是由 外力作用形成的。
(2)若该区有石油分布,图中甲、乙、丙三处,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______地。
(3)图中①②③④环节构成了 水循环,使陆地的淡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
图甲为“板块分布示意图”。图乙为“板块碰撞示意图”,图乙属于板块交界处的一种类型,箭头表示板块的运动方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形成喜马拉雅山脉的两大板块是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④、⑤ |
据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板块的生长边界 |
B.马里亚纳海沟就处在图示的板块边界上 |
C.东非大裂谷的形成过程与该图相同 |
D.图示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M处的地质构造是( )②
A.山岭 | B.盆地 | C.背斜 | D.向斜 |
图中N处的地质作用是( )
A.沉积作用 | B.变质作用 | C.外力作用 | D.岩浆活动 |
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是( )
A.河谷 | B.三角洲 |
C.峡湾 | D.湖盆 |
P处地貌的延伸长度约为( )
A.40km | B.60km |
C.80km | D.100km |
十多年前(2005年),由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南侧的海底地震引发的南亚大海啸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地震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这两大板块是指
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
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
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
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
此次地震引发强烈的海啸,表明自然灾害具有
A.危害性 | B.随机性 |
C.突发性 | D.关联性 |
下图为某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不同时代的岩层。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处背斜、乙处向斜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
B.在野外寻找水源,可在乙、丙代表的地质构造处找寻找到 |
C.图中岩浆活动发生在断层形成后 |
D.乙处代表的地质构造,利于建隧道 |
图中⑤箭头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
A.石灰岩 | B.大理岩 |
C.花岗岩 | D.玄武岩 |
右图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在考察过程中发现甲、乙岩层中存在同一时期的古生物化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质剖面景观图的地质构造类型是( )
A.背斜 | B.向斜 | C.断层 | D.褶皱 |
下列地形与图中左侧乙岩层所在岩块成因相同的是( )
A.渭河平原 | B.华山 | C.富士山 | D.阿尔卑斯山 |
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 )
A.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
B.流水的冲刷作用 |
C.对可溶性岩石的淀积作用 |
D.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作用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贵州省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岩溶地貌广布,旅游开发是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1)据图1中信息完成下列表格,评价该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图中信息 |
评价 |
拥有世界自然遗产 |
① |
② |
交通通达性差 |
(2)兴义气温年较差最大不超过 ℃。
(3)兴义与铜仁相比,冬季气温高,夏季气温低,分析其形成原因。
(4)说明川、滇、黔交界处多发泥石流灾害的自然条件。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所示山岭的形成是由于( )
A.背斜形成的山岭 |
B.向斜形成的山岭 |
C.岩浆喷发形成的山岭 |
D.断层形成的山岭 |
以下地形区中,是由该图所示地质作用形成的是 ( )
A.庐山 | B.喜马拉雅山 | C.埃特纳火山 | D.安第斯山 |
用等高线反映一特定岩层顶面起伏形态的构造图称为构造等高线图。这种构造图定量地、醒目地反映了地下构造,特别是褶皱构造形态。这是油气田、煤田和一些层状矿床的勘探和开采中经常编绘的一种重要图件。读某背斜构造岩层顶面标高(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孔的孔深可能是
A.300米 | B.345米 |
C.355米 | D.390米 |
该背斜构造脊线大致经过的孔的位置是
A.10—9—7 | B.11—9—7 |
C.12—10—9 | D.12—11—6 |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处地貌是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处地貌是_____________,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①、②、③、④所构成的水循环称作______________循环;目前,人类主要通过改变________ (填数码代号)环节来影响水循环,其中主要通过以下选择项中的________(单选)方式来改变地表水的时间分配状况。
A.跨流域调水 | B.修建水库 |
C.节约用水 | D.植树造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