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沉积岩层在形成时一般呈水平分布,上面的岩层较新,下面的岩层较老。地壳运动会使水平岩层弯曲变形。关于下列两幅地质构造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甲处地貌是断层形成的
B.甲处为向斜构造,乙处为背斜构造
C.甲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D.乙处有河流发育
来源:山岳的形成、河流地貌的发育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1: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中国带来什么大变化,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中,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
材料2:青藏高原地形与地壳厚度示意图
 
(1)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重要原因。(4分)
(2)试分析青藏高原移动对本区可能产生的影响。(4分)
(3)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壳厚度与地势的关系是                                      ,青藏高原多海拔很高的山脉,为什么其地表特征却是“远看是山,近看成川”?(4分)
(4)图中A是             板块,B是             板块,喜马拉雅山脉位于          (A或B)板块上,山上                          (地质作用)作用明显。(4分)
(5)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最显著的地质作用是                          ,主要自然资源有                                                                           。(4分)
(6)根据喜马拉雅山脉岩层中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可以确定该地有              (岩石)。(2分)

来源: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据此回答1~3题。
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

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
B.崇明岛的形成
C.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的形成
D.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下列有关地貌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风力挟带的粉砂、尘土堆积而成的
B.长江三峡是地壳上升、河流侵蚀下切形成的
C.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大片戈壁和裸岩荒漠是风力作用的产物
D.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垄是典型的风蚀地貌

决定华北平原土层深厚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壳下沉幅度大,河流挟带的泥沙多
B.冰川侵蚀作用
C.成土过程时间过长
D.风力搬动能力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①②③④各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

A.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D.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来源: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9~10题。

图中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地质或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    )

A.①泥沙沉积 B.②岩层断裂
C.③侵蚀作用 D.④不平挤压
来源: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下面几题。
 
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   )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甲处构造的形成及其上部缺失的地质过程是(   )
①水平挤压 ②水平拉伸 ③地壳上升 ④地壳下降 ⑤外力侵蚀 ⑥外力沉积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③④⑤
来源:山东运河中学2010届高三10月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五岳独尊”之称的泰山,其地质构造类似于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