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某位同学对照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画出了亚洲自然带分布的理想模式图,以便更好地记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各自然带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
(2)图内各自然带,其气候类型在世界各大洲中独有的是______,其形成雨季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自然带名称相同,而其气候类型不同的数码是______;自然带名称不同,但
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数码是______。
(4)没有标出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没有详细画出的自然带分布规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影响自然带的因素中,画此图时没有考虑的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表所给气候资料,该地植物的个体形态是 (    )

1月均温
7月均温
夏季降水量
冬季降水量
年总降水量
-16℃
25℃
70毫米
10毫米
110毫米

A.根系发达,叶小多刺                B.草高树稀,雨季叶茂,旱季落叶
C.普遍生长着苔藓和地衣              D.根系发达,常绿阔叶
A.①       B.②       C.③       D.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

导致A、B、C三地自然带分异的基础和C地的自然带为
①水分 ②热量 ③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④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北半球某森林带分布上限与经纬度的关系示意图”,回答:

该森林带是:

A.常绿阔叶林带 B.落叶阔叶林带
C.常绿硬叶林带 D.针叶林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造成I岛东、西部自然带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岛屿西部盛行风性质比较湿润;岛屿东部气流性质比较干燥
B.岛屿东部沿岸有暖流流经;岛屿西部有沿岸寒流流经
C.岛屿东部地处山地的迎风坡;岛屿西部地处山地的背风坡
D.岛屿东部靠近大洋,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岛屿西部靠近大陆,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世界某种自然带的局部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

该自然带的分布地区中,①地区的分布最高纬度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陆地缺失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洋流

②地区最热月均温约为24℃-28℃,③地区西海岸最热月均温约为16℃-21℃,造成③地气温比②地气温明显较低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地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的阴影部分为某自然带的分布地区,据此回答:

影响该自然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洋流性质 D.地形地势

下列地理过程最能反映该自然带地理特征的是

A.坡地垦荒→水土流失→农业减产
B.围湖造田→湖泊萎缩→洪涝频发
C.过量引水→河流干涸→绿洲萎缩
D.干旱缺水→过采地下水→地面沉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自然带中,有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的是

A.亚寒带针叶林 B.热带季雨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且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 )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印度洋周围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①②③④海区中,海水盐度最低的是________(填写数码),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自然带E面积广大,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其成因主要是________(多项选择)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受东北信风影响
C.地势平缓  D.西岸有寒流流经
(3)自然带A→B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的       地带性分异规律,自然带C→D的更替主要由于自然环境中        条件的变化而引起。
(4)在自然带A、B、C、D中,名称相同的是     (填写字母),它们都具有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5)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底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次地震处在哪两大板块交界处

来源:2010年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的a图为“某大陆局部地域自然带分布现状示意图”,b图为该地域“未来可能出现的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导致自然带图示变化过程的原因,还能造成
①自然灾害减少 ②全球降水增加 ③雪线高度上升 ④农耕纬度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造成图示变化过程的人类活动可能有
①积极兴修水利工程   ②采伐林木扩大耕地
③大力发展清洁生产   ④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侧的气候资料,判断该地的自然带类型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A.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B.经度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各自然带生产力比较图,据此完成8—9题。

图中决定各自然带在生物大小的因素是(   )

A.气温 B.日照强度
C.降水量 D.土壤肥沃程度

图中干旱区生物量与经济产量差额较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人类改善     (   )

A.气温 B.土壤
C.水源 D.地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8是世界某自然带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影响该自然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海陆位置 D.地形地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