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读下列某区域图,回答有关问题。

(1)比较A、B两地气候差异,并简要分析B地气候的主要形成原因。
(2)C河是图示区域最大的河流,简述该河的水文特征。
(3)分别写出B附近山脉东西两侧自然带名称:
东侧:           ,西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3月13日,由中国企业牵头筹建的克拉运河开凿工程已经开始运作。克拉运河位于泰国中南半岛的克拉地峡,根据工程计划,这条100公里的人工运河贯通印度洋和泰国湾,成为亚洲最大的一条人工运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盟部分国家区域图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这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也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
材料二:克拉地峡北连中南半岛,最窄处50多公里,南接马来半岛,地峡以南约400公里地段均为泰国领土。

(1)曼谷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该地典型植被为_______________。
(2)读图分析,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城市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泰国香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全球,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试分析该国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图中B处有一特大城市。近些年来,该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由粗放的畜牧业转变为混合农业。

(1)描述图中25°S以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2)A地区自然带名称是__。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简析B城周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主要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绥芬河市是第一批国家沿边对外开放城市,是中国通往日本海的最大陆路贸易口岸,也是承接中国振兴东北和俄罗斯开发远东两大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中国最重要的进口木材集散地之一。
材料二:北部分地区和绥芬河地区略图。(下图)。

材料三:绥芬河市产业结构比重图和工业企业数量统计图(下图).

(1)图示我国三个城市中,等级最高的是     ; 绥芬河城市地域形态特点是         
(2)绥芬河市产业构成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其主要原因是              
(3)沿滨洲线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
(4)绥芬河市数量最多的工业企业是              ,其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左图为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右图为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                       的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的,这一规律表现最典型的大陆是               
(2)自然景观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⑤为草原带,⑥为荒漠带,该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最典型的区域是____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
(3)比较乙、丙两地纬度的高低,并说明理由。
(4)分析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20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当地时间2014年3月22日12时30分,习近平乘坐的专机抵达“郁金香王国”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参加3月24日至25日在荷兰举行的第三次核安全峰会。如图所示。

材料二 荷兰花卉产业价值链的运行机制示意图

(1)从北京到阿姆斯特丹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2)根据材料一,比较阿姆斯特丹和北京的气候差异,完成下表。

城市
北京
阿姆斯特丹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
 
全年温和多雨
主要成因
 
 

(3)据材料分析荷兰鲜花产业成功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非洲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中A、B两地降水特点的主要差异,并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其差异的原因。
(2)非洲大陆③自然带以北的自然带是_________,①—②—③的变化体现陆地自然带的_________分异规律,形成这种规律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
(3)简述C海域在国际海运上的地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西部是较低的海岸山脉,东部是高峻连绵的安第斯山脉,两条山脉之间是狭长的纵谷;自然景观大致以30°S和40°S纬线为界,北部荒漠、中部硬叶林、南部阔叶林。根据智利地理位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1)从智利北部到南部,在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影响智利南部的气压带或风带是__________,智利南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
(2)智利是世界四大产鱼国之一,北部海域产量最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智利南部是智利重要的纸浆生产基地,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
(3)世界最大的地面天文学观测装置位于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的查赫南多尔高原,海拔5000米,该地是世界上最理想的天文观测点。简述该地适合天文观测的大气条件。
(4)智利是世界主要的新鲜水果出口国,主要销往美国和欧洲,其水果生产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简述智利中部成为美国和欧洲新鲜优质水果供应地的自然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10分)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1)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并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5分)
(2)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3分)
(3)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 000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格1分,共10分)

(1)填出自然带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
(2)该州赤道东部地区是______________高原,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体现了地理环境__________分异规律。
(3)E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其气候的主要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带A→C→D的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35届达喀尔拉力赛于2013年1月5日—1月20日在南美大陆举行。选手驾车从利马出发,穿越长距离的沙漠和山地,途经8000多千米,最后抵达圣地亚哥。从1月11日至16日,选手们在阿根廷境内展开角逐。阿根廷国土面积278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900万。其东南部畜牧业发达,牛肉大量出口到欧洲。
材料二 下图为第35届达喀尔拉力赛线路示意图

(1)比赛时选手途经世界上最狭长的荒漠带,简析该荒漠带狭长的主要原因。
(2)图中A至B赛段自然环境艰险,请说出选手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3)简析阿根廷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有利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是:
A._____带,B._______带,C.______带。
(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分布规律。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______条件的影响较大。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规律在_______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气候;塑造C自然带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_。
(4)限制C自然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地理环境的       性。(2分)
(2)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⑤⑥⑦的变化体现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以             为基础。(4分)
(3)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所表示风带的风向是         。(2分)
(4)C地气候类型对应的④地自然带是                            。(2分)
(5)“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③和⑦都属于       带,但是形成原因不同,③成因是        ,⑦成因是         。(10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理想大陆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与N处自然带相同的地区是      ,N处的自然带名称最有可能是      
(2)分析乙区域x、y两河流量的差异及其原因。(4分)
(3)M为一岛屿,1月份岛屿的西侧月均温大于0 ℃,且降水较多。请分析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和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由A→B→C气温年较差、年降水量具有怎样的变化规律?A、B、C所在自然区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2)该地区自A到C,自然景观呈现出怎样的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