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木材需求大大增加,由于我国实施的天然林保护政策,国内原木生产量减小,较大的需求缺口使得原木进口量激增。之前,中国主要从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进口原木,但近年来从俄罗斯进口原木的数量增长较快、,目前,俄罗斯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木材进口国。下表示意我国从主要原木进口国进口的原木比重(单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俄罗斯
24.36
37.64
46.21
60.18
印度尼西亚
30.04
27.2
21.31
10.03
马来西亚
10.84
9.61
7.07
5.93

俄罗斯森林树种较东南亚(    )

A.生长速度快,木质好 B.种群多样,生长速度慢
C.种群单一,生长速度慢 D.类型多样,资源丰富

木材贸易对全球环境的不利影响为(    )

A.破坏臭氧层 B.加剧全球变暖 C.加剧土壤污染 D.增加酸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地形和气候资料图。回答下题。


下列关于图中区域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河流干流的流向为东南向西北
C.H地可以种植柑橘 D.从H地无法看到G地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

A.378米 B.564米 C.646米 D.714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区域的卫星图像,其中中部浅色为永久积雪。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冬季,M地主要受

A.冬季风控制 B.西风带影响 C.高气压控制 D.信风带控制

M地比N地冬季气温高,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地形

N地自然植被属于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草原荒漠 D.常绿阔叶林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45ºN 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共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1~3题。

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

该区域位于                            (     )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 D.草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1-3题

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2题。

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  )

A.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
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
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

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
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 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陡崖顶部与湖泊水面的最大高差约是

A.149 米 B.151米 C.249 米 D.251米

对图示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流量较大,汛期多在夏秋季节
B.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终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小
D.河流入海口附近冲积扇较发育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读图回答下题。

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  )

A.苔原带 B.温带草原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风力 D.光照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领导人近期出访了俄罗斯等四国,行程如图所示。读图回答1-2小题。

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
①温带草原带    ②热带雨林带  ③热带草原带    ④热带荒漠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我国在非洲投资时优先选择的产业类型有

A.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 B.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
C.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D.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3月22~30日,中国国家主席出访了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四国,下图是出访路线示意图。据图文回答下列各题。

出访地中

A.①所在国家属于亚洲 B.②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C.③东岸受寒流影响显著 D.④地盛行东北信风

出访期间

A.①昼渐长,夜渐短 B.②和③的日出时刻相同
C.③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大 D.④自转角速度变小

出访路线中

A.北京和①地年均温差异最大 B.②和③之间干湿差异最大
C.①至②自然带景观变化最多 D.③至④沿线均为高原地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代表安第斯山脉东西两坡上的植被分布,①~⑦代表不同的植被。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植被⑥所在的自然带是

A.热带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形成东坡植被⑤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地形 C.洋流 D.人类活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地形和降水分布,当地居民随季节转场放牧。降水量大于400mm为森林景观,200-400mm为草原,小于200mm为荒漠。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森林景观现在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夏季草场生长好,宜扩大畜群数 B.夏季到乙地放牧,可保护低地草场
C.冬季在丙地放牧,可充分利用草场资源 D.丁地大量掘井,可增加牧场扩大耕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陡崖顶部与湖泊水面的最大高差约是

A.149 米 B.151米 C.249 米 D.251米

对图示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流量较大,汛期多在夏秋季节 B.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终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小 D.河流入海口附近冲积扇较发育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立竿测影法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发现①城市一年有两次立杆无影,一次是2月5日,则另一次的日期大致是

A.5月5日 B.8月6日 C.11月7日 D.12月8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月份,①②两地河流都进入汛期 B.7月份,①地盛行东南风,②地盛行西北风
C.①地为常绿阔叶林,②地为落叶阔叶林 D.①②两地沿岸气候都受寒流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小题。

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洋流 D.人类活动

关于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间以温带荒漠带为主
B.乙地风力侵蚀作用显著
C.甲、乙两地冬季均盛行西北风
D.甲地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