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11~12题。
关于图中abcd四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地的角速度都相同 |
B.四地的角速度都不同 |
C.四地的自转线速度由小到大依次是adbc |
D.四地的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bcad |
图中四地该日昼长由长到短依次是( )
A.a→b→c→d | B.d→c→b→a |
C.c→d→b→a | D.d→a→c→b |
该图中的外圆表示纬线圈,N为北极点。其中弧BCD表示夜弧,则A点的昼长为( )
A.14小时 | B.13小时 | C.12小时 | D.11小时 |
图1为地球某日昼夜分布情况示意图,N为北极点,S为南极点,P为120°E和晨线的交点。图2表示四地旗杆的日影(图中短粗线)朝向,读图回答1~2题。
若从该日开始P点向北极点移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昼变长 |
B.合肥日出时间越来越晚 |
C.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D.合肥某中学正午旗杆的影长将逐渐变短 |
当P点地方时为6月22日9点时,图2中影子朝向正确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该图为晨昏圈(圆心为O1)与纬线圈(圆心为O2,纬度度数为θ)的空间位置关系示意图,a为二圆所在平面的夹角。读图回答10~11题。
圆心O1和O2的连线与地轴的关系是( )
A.垂直 | B.斜交为θ角 |
C.重合 | D.斜交为(90°-θ)角 |
11a的最小值是( )
A.0° | B.23°26′ | C.46°52′ | D.66°34′ |
图2中S为南极点,MN为晨昏线的一段,N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这一天N点最大太阳高度为40°。据此完成3~5题。
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N为昏线 |
B.M点位于N点的正西方向 |
C.M比N早进入新的一天 |
D.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N点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A.66°34′S,120°E |
B.70°S,30°W |
C.75°S,75°E |
D.80°S,150°W |
图示这一天
A.巴西草原一片枯黄 |
B.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区农民忙着配种 |
C.亚欧大陆等温线较同纬度海区北凸 |
D.洛杉矶可能出现温和多雨的天气 |
图中EF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①点是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②点位于西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的最短距离是3330km。据此回答5—7题:
图中⑤点的地理坐标是
A.10ºE,60ºS | B.150ºW,60ºN |
C.170ºE,60ºS | D.30 ºE,60ºN |
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
A 3:20 B 8:40 C 15:20 D 20:40
图中④点的昼长约为
A 8小时 B 10小时 C 14小时 D 16小时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判读1—2题
若从M点出发,从最短的路程到达N点,则前进的方向是
A.一直向东 | 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
C.一直向西 | D.先向东南再向西北 |
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100千米,则其最终的位置是
A.回到M点 | B.在M点的正南方向 |
C.在M点的东方 | D.在M点的东南方向 |
我国南北跨50个纬度,东西跨60个经度。既有广大的陆地,又有辽阔的海域。联系所学知识判断1、2题。
下列地点,不可能位于我国境内的是:( )
A.45°N,90°E |
B.45°N,125°E |
C.23°26′N,75°E |
D.8°N,110°E |
下列城市,位于黄海沿岸的是: ( )
A.天津 | B.大连 | C.上海 | D.福州 |
科学家对不同纬度的经纬线长度进行测量,统计结果部分如表。
测量地的纬度(°) |
经度1度的长度(km) |
纬度1度的长度(km) |
0 |
111.322 |
110.569 |
30 |
96.490 |
110.850 |
45 |
78.850 |
111.132 |
80 |
19.394 |
111.666 |
下列对测量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无论是经线还是纬线,都是随着纬度的增加变长 |
B.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变长,经线长度在变短 |
C.纬线长度随纬度的变化是测量误差所致 |
D.经线长度的变化反映了地球形状的不规则性 |
意大利的威尼斯(欧洲)和加拿大的渥太华(北美洲)均在45°N附近,两城市约相距6940千米,则两地的地方时
A.威尼斯比渥太华约早6小时 | B.渥太华比威尼斯约早6小时 |
C.威尼斯比渥太华约早4小时 | D.渥太华比威尼斯约早4小时 |
读图,完成1~2题。
乙地的地理坐标是
A.20°N,95°W | B.20°N,95°E |
C.20°S,95°E | D.20°S,95°W |
关于甲、乙两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两图所示实际范围:甲>乙 | B.两图的比例尺:甲大于乙 |
C.乙地在甲地的西南方向 | D.甲地在乙地的东南方向 |
某人从赤道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0千米,最后他位于
A.出发点 | B.出发点以西 | C.出发点的东北 | D.出发点以东 |
地球上某点,它的北侧是热带,南侧是温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点是:
A.23.5°N,160°E | B.23.5°S,160°E |
C.23.5°N,20°W | D.23.5°S,20°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