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反映四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填序号),该国应当采取的政策是______________。
(2)四个国家中,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是_______(填序号),该国可能位于_______洲;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它可能面临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率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图中____________国相近。
(3)人口的发展状况总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联。根据经济与人口关联性,图中四国,最可能属于发达国家的是________。
(4)B国可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什么?
(5)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能否适用于图示的所有国家?为什么?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处于人口增长模式中的“过渡模式”阶段的是_________(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_____________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2)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比较低的阶段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填字母),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___________阶段(填字母)。
(4)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接近“__________模式”即基本实现图中_________阶段向_________阶段(填字母)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开展_________工作而取得的。
阅读江苏省的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江苏省气温和降水分布图
材料2 江苏省资本、劳动力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比较江苏省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有何不同。
(2)干旱是甲乙两地共同面临的自然灾害,请分析两地干旱时间和成因的差异。
(3)说出该省的人口迁移流向。并简述对迁入地的影响
(4)结合材料2描述江苏1997-2007年资本、劳动力、技术创新等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特征和差异。
读图分析题:
读图比较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1)从时间上看,人口增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m这种变化说明人口增长主要受_____________的制约。
(2)从地域上看,“二战”后人口增长特点和带来的问题是:
发达国家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带来的问题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中国家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带来的问题是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藏“一江两河”及拉萨、日喀则、那曲三地某年老年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中老年部分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和少儿抚养比(人口中少年儿童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图。
材料二 西藏传统农牧业依托生态资源创造经济财富,但破坏了珍贵的生态资源。目前,西藏民族手工业迅猛发展,如牛角梳、藏纸(由树皮和一种叫狼毒草的有毒性的野草制成)、卡垫(用牛皮、青稞秆或干草等制成)、邦典(毛织围裙)等,其生产和消费基本融入到生态循环之中,将大量农业人员从农牧业生产中转移出来。
材料三 墨脱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降水量为2000毫米左右,地势由北向南急剧下降。2013年10月31日,墨脱公路通车仪式在波密至墨脱县80公里处举行,宣告中国最后一条未通公路的县正式通车。下图为墨脱旅行景点示意图。
(l)分析决定少儿抚养比高的最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_;与拉萨相比那曲人口抚养比高,列举其导致社会负担过重的具体表现。
(2)简析西藏羊八井开展天文观测的有利条件。
(3)分析西藏大力发展传统民族手工业的积极意义。
(4)依据图文材料,分析墨脱县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5)推测游客在墨脱旅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全国两会,继中国社科院叶廷芳教授与28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要求尽快停止执行独生子女条例之后,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亦建议,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应适当改变,中国不能长久维持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部分专家建议实行“二孩晚育软着陆”方案,缓解人口老龄化冲击,同时使人口总控不超过15亿。
材料二
材料三 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由1970年的3.343%和2.585%下降到1999年的1.523%和0.877%;我国育龄妇女初次平均生育年龄从1970年的20.8岁上升到1999年的23.57岁。2004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29 988万人。全年全国出生人口1593万人,出生率为1.229%;死亡人口823万人,死亡率为0.642%;全年净增人口761万人,65岁及以上的人口9857万人,占总人口的7.6%。
(1)由材料判断,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 型,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_ 。
(2)分析我国育龄妇女初次生育年龄的变化与我国人口数量的关系
(3)2004年我国人口的死亡率增加了0.02%,其原因是什么?
(4)2004年4月15日正式实施的《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对申请生育二胎的标准有所松动,但上海市并没出现申请“生二胎”的热潮,相反,有许多独生子女夫妇甚至有暂时不考虑生育的计划,这说明( ).
①上海市民的育儿的功利观念淡化 ②上海市市民无经济能力抚养更多的孩子 ③上海市进入生育年龄的独生子女社会责任感不强 ④上海市进入生育年龄的独生子女更多地追求事业进步,把生育计划推迟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5)2007年为中国传统猪年,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已婚夫妇都选择在“金猪年”生育子女,这对我国的人口发展有何影响?
(6)根据我国的地理国情,谋求我国合理的人口容量应采取哪些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阿德莱德是澳大利亚东南部滨海平原上的美丽城市,托伦斯河横贯市区;最热月平均气温23℃,最冷月平均气温11.1℃,年平均降水量528毫米。加尔各答位于印度东部沿海,沿着胡格利河河岸,呈南北向伸展,月平均气温从19℃到30℃,东南季风从6月到9月,给这座城市带一多半的年降雨量。
材料二 印度已成为向澳大利亚移民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
材料三 澳大利亚和印度略图
(1)试分析阿德莱德与加尔各答两城市形成发展的共同优势区位有哪些?
(2)说出A农业地域类型及分析促进该区域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3)印度大量移民迁往澳大利亚,对迁入地有何影响?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为肯尼亚区域图。肯尼亚人口3190万,是非洲东部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近年鲜花产业发展较快,出口鲜花约占欧盟市场的1/3。肯尼亚近年来陆续发现足以用于商业开发的多种矿产资源,使这个原本依靠农业、旅游业为经济发展支柱的国家,在短短几年间便迈进了“矿产资源丰富国家”的行列。
(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内罗毕气温变化的特点。
(2)评价肯尼亚发展花卉生产的条件。
(3)分析肯尼亚人口集中在西南部的主要原因。
(4)肯尼亚大力开发矿产资源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读下图A、B两国的人口金字塔图,回答问题。
(1)儿童占有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____ 国;如该国人口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20年后,该国面临的困难问题主要有 、 等,该国采取的人口措施应该有 等。
(2)B国人口增长类型属于_______型,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对社会影响是 、 等。该国可以采取 , 等人口措施。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了1.4亿。
(1)从图A可以得出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特征是 ;
从图B可以得出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特征是 。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分析不恰当的是( )
A.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人口流出地区 |
B.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要多于人口流出地区 |
C.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要优于人口流出地区 |
D.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费用要低于人口流出地区 |
(3)从前些年熙熙攘攘的“民工潮”,到2004年广东、浙江等地劳动力市场的用工纷纷告急,呼喊“民工荒”,凸显民工对城市不可或缺的作用。试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给城市带来的积极影响。
(4)四川、安徽、湖南等省区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了那些积极影响?
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我国人口数量和地区分布变化”专题的研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到我国近两千年来人口总数量和地区分布变化的数据。据此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我国近两千年来人口总量变化表
年份 |
人口(万) |
年份 |
人口(万) |
2 |
6 500 |
1110 |
12 000 |
25 |
4 000 |
1275 |
7 000 |
180 |
7 000 |
1350 |
10 000 |
220 |
2 500 |
1370 |
8 000 |
510 |
5 200 |
1570 |
15 000 |
608 |
6 000 |
1645 |
8 000 |
620 |
3 500 |
1852 |
44 000 |
750 |
9 000 |
1911 |
42 000 |
760 |
7 000 |
1949 |
55 000 |
980 |
6 000 |
2005 |
133 783 |
材料二 我国近两千年来北方地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表
年份 |
2 |
140 |
742 |
1102 |
1491 |
1820 |
1933 |
1990 |
2000 |
百分数/% |
81 |
59 |
60 |
41 |
40 |
33 |
38 |
43 |
43 |
(1)新中国以前,我国人口总量呈现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起上述变化规律的根本原因是 ( )
A.自然灾害 B.气候冷暖变化 C.社会经济 D.瘟疫流行 E.人口政策
(3)近两千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占全国人口比重发生了__________次明显的突变减少过程。公元760年前后,我国人口和经济中心发生了向南方的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的历史性转移。
(4)公元760年以前,我国近六成多的人口集中在北方地区。试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个时期我国北方人口分布的特点以及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中的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材料二 表青海省2000 年和2010 年人口数据
(1)描述图 所示区域积温空间分布的最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
(2)简述歌谣所反映的西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3)分析西宁市环境人口容量高于青海省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二概括青海省2000~2010年的人口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目前世界人口在不断增加,如果计划生育措施实施有效,到2050年世界人口有望控制在89亿以内。
材料2:
(1)结合下表分析目前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2)对世界人口年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该国应采取什么样的人口政策?
(3)从材料2分析,世界上人口数量大、人口增长快的国家主要是哪种类型的国家?目前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有哪些启示?
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将迅速耗竭,环境污染将不断加剧,三者的关系曲线被称为“梅托斯模型”。读下面“梅托斯模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的是:
① ;② ;③ 。
(2)根据这一观点,人类社会发展到“S”时,将通过 来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3)为避免图示恶果的产生,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