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是能源大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它却尚未成为经济强省。为改变这种状况,山西省政府提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围绕能源开发,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完成下列各题。坑口电站建设的作用不包括( )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 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 |
C.增加经济产值 | D.减少山西的环境污染 |
我国在山西布局有色冶金工业的最主要优势是( )
A.能源丰富 | B.工业基础雄厚 | C.水源丰富 | D.靠近市场 |
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 )
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 |
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 |
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不足 |
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 |
内蒙古东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探明储量640多亿吨,占全国煤炭总量的10%。读该地区图,完成小题。下列对内蒙古东部矿产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 B.交通较为便利 |
C.紧邻华东市场 | D.科学技术发达 |
下列有关内蒙古东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措施中,可行的是( )
A.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防治水土流失 |
B.大力发展煤炭等重工业,控制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规模 |
C.加强能源的综合利用,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
D.减少煤炭燃烧,控制酸雨危害 |
下图为我国某类工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工业可能是( )
A.煤炭工业 | B.电力工业 |
C.瓶装饮料工业 | D.高技术产业 |
该工业对东部地区城市的主要意义是( )
①改善环境质量 ②提供居民食品
③供给工业原料 ④提供能源保障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图为我国2001年~2010年城镇和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总量变化。导致农村和城镇能源消费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型能源的利用 | B.经济水平的提高 |
C.节能减排的实施 | D.生态农业的发展 |
西部大开发是目前我国发展经济的重大举措,可以使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东西部双赢,振兴国民经济。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位于陇海铁路上,是省会又是棉纺织工业中心的城市是
A.济南、石家庄 | B.洛阳、开封 | C.兰州、徐州 | D.郑州、西安 |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加快了塔里木盆地等西部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主要原因是
A.西部地区石油开采成本低 | B.距消费市场近 |
C.我国油气供需矛盾突出 | D.石油开采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
读我国2000年与2007年能消费结构图,回答以下问题。
通过两图的对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减少 | B.煤炭在能消费中的比重在增加 |
C.我国的能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 D.洁净能的比重在上升 |
我国能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山西能基地的影响表现为
A.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 B.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 |
C.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 | D.提高了煤炭的经济效益 |
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
A.Ⅰ | B.Ⅱ | C.Ⅲ | D.Ⅳ |
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下图为我国2001年-2010年城镇、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总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
A.风能为主 | B.水能为主 |
C.化石能源为主 | D.生物能源为主 |
导致农村和城镇能源消费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型能源的利用 | B.经济水平的提高 |
C.节能减排的实施 | D.生态农业的发展 |
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的结构(煤、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能源)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乙、丙、丁四种能源分别是指( )
A.石油、煤、水电、天然气 | B.煤、石油、水电、天然气 |
C.天然气、石油、煤、水电 | D.煤、天然气、石油、水电 |
中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 )
A.乙、b | B.丁、c | C.乙、d | D.丙、d |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A.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 B.多高能耗、高产出的工业 |
C.能源利用的技术水平较低 | D.工业布局不合理 |
乙醇是一种新型的清洁燃料。下图为柴油、汽油与乙醇成本的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005年由下列原料生产的乙醇,其成本与柴油、汽油相当的是
A.甘蔗 | B.玉米 | C.甜菜 | D.小麦 |
2030年乙醇
①可以完全替代化石燃料 ②大量使用利于减轻大气污染
③生产成本因科技发展而降低 ④大规模使用会引发经济危机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其产业链的产品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下列关于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发电量发达国家远超发展中国家是因为区域内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 |
B.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增长迅速是因为太阳能发电成本较矿物能低 |
C.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有效减轻碳排放的减排压力 |
D.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根本上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 |
根据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特点,目前,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宜布局太阳能光伏设备产业基地的是( )
A.青海 | B.贵州 | C.新疆 | D.江苏 |
2012年11月20,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专家研讨会在太原市召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生物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传统生产主要以甘蔗、玉米、薯类为原料制取,目前已研发出由木质纤维素(如秸秆)炼制乙醇。对比传统生产,新制取方式的意义不含
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 B.综合利用资源 |
C.缓解“与人争粮”的矛盾 | D.降低原料成本 |
地处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的玛旁雍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常与附近的冈仁波齐峰并称为“神山圣湖”。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近年来玛旁雍错面积有增大的趋势,可用于监测湖面面积变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 B.GIS | C.GPS | D.GPRS |
下表为某月冈仁波齐峰上一观测点连续一段时间内测到的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读下表并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某月”为
|
17日 |
19日 |
21日 |
23日 |
25日 |
27日 |
日出时刻 |
08︰20 |
08︰21 |
08︰22 |
08︰23 |
08︰24 |
08︰25 |
日落时刻 |
20︰38 |
20︰36 |
20︰33 |
20︰30 |
20︰28 |
20︰25 |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