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户外探险爱好者连基本的地图判读都不懂就进山,是户外探险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下图中箭头表示地表径流的方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S点在T点西南方向 | B.在P点可以看到T点 |
C.T处不适合露营 | D.在S处探险需注意洪水 |
正确表示经过PQ的地形剖面图和经过S点的等高线图的是( )
某中学地理小组对如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各题:
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上图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下左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此图甲、乙两点间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陡崖M最大落差(米)为( )
A.198 | B.290 |
C.380 | D.450 |
图中等高线P的数值为( )
A.300 | B.400 |
C.500 | D.600 |
图中王村位于乙地的( )
A.东北方向 | B.正东方向 |
C.正西方向 | D.西南方向 |
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
A.山谷 | B.鞍部 |
C.山脊 | D.山顶 |
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
A.156米 | B.235米 |
C.220米 | D.255米 |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陡崖的高度可能是( )
A.400米 | B.150米 |
C.278米 | D.199米 |
肯定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该图是“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13~14题
图示地形分布在( )
A.黄土高原 | B.四川盆地 |
C.云贵高原 | D.塔里木盆地 |
图中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化作用 |
B.风力侵蚀作用 |
C.流水侵蚀和溶蚀作用 |
D.海浪侵蚀作用 |
某自行车爱好者骑行自行车从甲地到辛地,车行全程使用力气维持不变,车速变化完全受坡度左右。车上配有全球定位系统(GPS),每30秒自动接收定位一次(图中小黑点)。读骑行路线图(图中乙、丁、己的海拔为500米),回答下列问题。
该骑乘路线中,甲乙、乙丙、丙丁、丁戊四路段中,坡度相对较平缓的是( )
A.甲乙 | B.乙丙 |
C.丙丁 | D.丁戊 |
自行车骑行的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A.平原 | B.丘陵 |
C.山地 | D.高原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示区域的主要地形是( )
A.高原 | B.平原 | C.盆地 | D.丘陵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最高点位于村庄的西南方向 |
B.凉亭与村庄的最大高差约为125米 |
C.甲、乙、丙河段流速最快的是乙段 |
D.晴朗的白天,甲处人们可以看到凉亭 |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
为正确显示K地的地形起伏,沿图中MN、PQ线作地形剖面图,表示K点位置的正确组合是(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旅游通过爬山涉水,求真求质。沿AB.CD.MN、PQ四条登山路线中到达K点,最符合“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悠然意境的线路是 ( )
A.MK或NK B.PK或OK
C.AK或BK D.CK或DK
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图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
A. | 甲 | B. | 乙 | C. | 丙 | D. | 丁 |
有下图是等高线地形图上过P点的两幅剖面图,两剖面线垂直相交于P点,则P点所在地形部位是( )
A.山峰 | B.盆地 | C.鞍部 | D.山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