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由此分析下列各题。
以下关于该地区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石灰岩重结晶发生变质作用而得 |
B.气孔构造明显,是理想的建筑材料 |
C.硬度高,具有一定的放射性 |
D.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
该地貌的主要成因是
A.风力侵蚀 | B.流水溶蚀 | C.冰川堆积 | D.海浪沉积 |
读华北某地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A.①<③ | B.①<② | C.①>② | D.③=④ |
实际调查发现乙城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
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A.放牧山羊 | 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
C.修梯田,种植水稻 | D.营造混交林 |
下图为四幅等高线分布图,自左向右依次为图①、②、③、④,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皆为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回答下列问题:
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
①1:10000、②1:20000、③1:30000、④ 1:40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①>④ |
C.①>④>③>② | D.④>①>②>③ |
若四幅图的比例尺皆为1:10000,等高距分别为10米、20米、30米、40米,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②>① |
C.①>④>③>② | D.④>①>③>② |
右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差可能为
A.100米 | B.150米 | C.350米 | D.400米 |
图中P点(“400”所标注位置)所在的地形为
A.山峰 | B.山脊 | C.山谷 | D.鞍部 |
下图是等高线地形图上过P点的两幅互相垂直的剖面图,两剖面线垂直相交于P点,则P点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A.山峰 | B.盆地 | C.鞍部 | D.山谷 |
有关等高线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几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
B.沿示坡线所指的方向,海拔越来越高 |
C.山脊处比山谷处等高线密集 |
D.山脊为一组弯曲的等高线,且凸出方向向高处 |
读下图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为:
A.180米 | B.280米 | C.460米 | D.500米 |
对图中P、Q海拔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P一定比Q高 ②P一定比Q低
③P可能比Q低500米 ④Q可能比P高150米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读黄土高原某地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图中居民点想建设特色宾馆——窑洞宾馆,最有可能建在图中
A.甲处 | B.乙处 | C.丙处 | D.丁处 |
.从可持续发展考虑,该地区应该
A.封山育林,发展旅游业 | B.利用草场优势发展畜牧业 |
C.修筑梯田,发展粮食生产 | D.因地制宜农林牧综合发展 |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附近地区地形图和河流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由河流甲乙丙三处河床断面形态可知,河流从上游到下游依次顺序为( )
A.甲 乙 丙 | B.乙 丙 甲 |
C.丙 甲 乙 | D.丙 乙 甲 |
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B之间相对高差介于200~255之间 |
B.M 河谷形成是因断层发育,岩石破碎流水侵蚀而成 |
C.B地降水量大于A地 |
D.图示区域自然带为热带季雨林带 |
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密切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子
A.鞍部 | B.山谷 | C.山脊 | D.山顶 |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图13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
A.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
B.②地坡度最陡 |
C.③地分布有茶园 |
D.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
该地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
A.450米 | B.500米 | C.550米 | D.600米 |
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是下图中的( )
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塔,在①②③④的选址方案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为我国东南部某村庄引水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河水可自流入村的线路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该村庄常年引用河水发展农业生产,将导致河流下游( )
A.水土流失加剧 | B.干涸消失 |
C.水体净化能力下降 | D.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
下图是我国城市甲(25°N)和城市乙(26°35′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图中丙河是发源于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一条国际河流。回答下列各题。
对甲、乙所在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云雾较多,年太阳辐射弱 |
B.乙地地表崎岖,漏水现象严重 |
C.年降水量甲多乙少,气温年较差乙大甲小 |
D.甲、乙两地人民都以春小麦为主食 |
乙地所在省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水土流失,使岩石大面积裸露或堆积,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①风力侵蚀 ②流水冲刷 ③流水化学溶蚀 ④气候干旱 ⑤毁林开荒
A.①③④ | B.④⑤ | C.②③⑤ | D.①②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