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地理小组对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题。
1.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图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2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A. | a处 | B. | b处 | C. | c处 | D. | d处 |
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题。
1.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A. | 鞍部 | B. | 山谷 | C. | 山脊 | D. | 山顶 |
2.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A. | 156 米 | B. | 178 米 | C. | 220 米 | D. | 255 米 |
读沿23°26'纬线地形剖面图,判断题。
图中大陆东、西两侧濒临的大洋分别是( )
A.大西洋,太平洋 | B.太平洋,印度洋 |
C.印度洋,大西洋 | D.太平洋,大西洋 |
图中a区域的气候类型为( )
A.热带季风气候 | B.热带沙漠气候 |
C.地中海气候 | D.热带草原气候 |
对a区域气候类型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的洋流是( )
A.秘鲁寒流 | B.东澳大利亚暖流 |
C.本格拉寒流 | D.加利福尼亚寒流 |
读“我国某山地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b、c的相对高度为500米 | B.b点能看到m点 |
C.mn为空中索道 | D.a地可能形成瀑布 |
此地区植被类型属于:
A.常绿硬叶林 | B.落叶阔叶林 |
C.针、阔混交林 | D.常绿阔叶林 |
读图,回答题
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A.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
B.②地坡度最陡 |
C.③地分布有茶园 |
D.④地分布有梯田 |
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A.450米 |
B.500米 |
C.550米 |
D.600米 |
甲图是沿纬度55°的某大陆剖面图,乙图是沿维度23°26′的某大陆剖面图,读图回答题。
甲国种植业主要集中在其国土南部的最主要原因是:
A.该国南部地形平坦 | B.该国南部人口密度大 |
C.该国南部热量条件较好 | D.该国南部河流众多,灌溉条件好 |
下列四个海区可能存在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下图回答题。
图中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③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①④ |
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山脊、山谷 | B.山脊、山脊 |
C.山谷、山脊 | D.山谷、山谷 |
读华北某地地形图,据图判断小题
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
A.①<③ | B.①<② | C.①>② | D.③二④ |
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
A.日照较强,辐射收人多 |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
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
A.放牧山羊 | 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
C.修梯田,种植水稻 | D.营造混交林 |
下图中,沿甲图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分别为乙图和丙图。读图,回答小题。
该地的地形是
A.山峰 | B.山脊 | C.山谷 | D.鞍部 |
①地比②地
A.海拔高,坡度大 | B.海拔高,坡度小 |
C.海拔低,坡度大 | D.海拔低,坡度小 |
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④地的雨水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A.东北向西南 | B.东南向西北 | C.西南向东北 | D.西北向东南 |
下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读图回答题。
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A.遥感 | B.全球定位系统 | C.地理信息系统 | D.数字地球 |
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冬至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300米 | B.400米 | C.500米 | D.600米 |
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回答题
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 )
A.从东流向西 |
B.从西流向东 |
C.从西南流向东北 |
D.从东北流向西南 |
若X数值为500米,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图是 ( )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题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先向北,再向东北 | B.先向南,再向东南 |
C.先向东北,再向西北 | D.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
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