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 )
A.东北—西南走向 | B.东西向 |
C.西北—东南走向 | D.南北向 |
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
A.上、下部均陡峭 |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
C.上、下部均平缓 |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
户外自由旅游活动要会使用简易等高线地形图。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现有两组同学在此活动。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各题。
甲组同学准备在图示地区宿营,从避免突发山洪的角度考虑,最不适宜宿营的地点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若乙组同学已经宿营在图中最高处,为了相互照应、彼此可见,甲组应该把宿营地选择在图示四地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图及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图示范围内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势崎岖,水流湍急 |
B.该地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时数长 |
C.该地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
D.该地常年受东北信风影响,地带性植被为山地常绿阔叶林 |
图中沿18.5°和19°纬线所对应的地形剖面图正确的是( )
A.18.5°——甲 | B.19°——甲 |
C.18.5°——乙 | D.19°——乙 |
下图是“某国沿纬度为30°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各题。
该国位于
A.北半球西半球 | B.南半球西半球 | C.北半球东半球 | D.南半球东半球 |
下列地理事物,属于该国的是
A.好望角 | B.潘帕斯草原 | C.富士山 | D.大堡礁 |
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②处是盆地,此处河流少,但地下水丰富 | B.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经过 |
C.是世界主要的水稻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 D.有丰富的铁、石油出口 |
下图是沿31.5°N所作的世界某一地区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N地是
A.里海 | B.死海 | C.黑海 | D.咸海 |
M地的正确叙述是
A.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多信仰伊斯兰教 |
B.社会稳定,经济高度发达 |
C.终年温和多雨,有利于畜牧业发展 |
D.夏季炎热干燥,水资源紧张 |
下面为四幅等高线分布图,若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若四幅图的比例尺皆为1:10000,等高距分别为10米、20米、30米、40米,则其坡度由小到大的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②>① |
C.①>④>③>② | D.④>①>③>② |
图为某岛屿等高线图,判断该岛主峰海拔约为( )
A.264m | B.362m | C.566m | D.768m |
读等高线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回答下题。
下图能正确表示河流流向的是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a溪流的图示河段最大落差可能为
A.20m | B.40m |
C.60m | D.80m |
水圳是人工修建的用来灌溉农田的一种水利工程。下列四条水路中表示水圳的是
A.d | B.e |
C.b | D.c |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某区域地形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溪流的图示河段落差可能为( )
A.15m | B.40 m | C.65 m | D.80m |
水圳是人工修建的用来灌溉农田的水利体系。下列四条水路中表示水圳的是( )
A.b | B.c | C.d | D.e |
关于下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图表示盆地地形 |
B.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 |
C.甲-乙的实地距离小于丙-丁的实地距离 |
D.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点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全年盛行东北信风 | B.②地位于内陆高原,气候较凉爽 |
C.③地受飓风的影响较大 | D.④地沿海大陆架宽广 |
读下面四幅等高线图,比例尺相同。回答各题。
图中数字表示的地形部位,与下列名称排序相符的是( )
A.①山峰②山谷③山脊④盆地 | B.①山峰②山脊③鞍部④山谷 |
C.①盆地②山脊③鞍部④山峰 | D.①盆地②山脊③山谷④山峰 |
上面四幅地图中最可能爆发泥石流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地图是用以传递各种自然与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联系及时间变化等信息的载体,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是构成地图的三要素。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如果作一次一日往返的徒步野外考察,下面四种比例尺地图最不适用的是
A.1:20000 |
B.1/30000 |
C. |
D.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50km |
绘制地形剖面图时,选择垂直比例尺最主要的依据是
A.地形起伏的程度 | B.水平比例尺的大小 |
C.相对高度大小 | D.等高线的疏密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