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该州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降雨量2026.5毫米,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年平均降雨量817.2毫米。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坡底河流”——哈尼人的这种“四度同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景观,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高海拔山区降水丰富,山顶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B.村寨位于山腰,水源充足洁净且冬暖夏凉,适宜居住 |
C.山坡梯田具有保水保土、净化地表径流、防止地震、滑坡等作用 |
D.山坡梯田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植 |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当地咖啡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水田播种面积大大缩小(咖啡种植比水稻需水量小,排水条件好),下列地理环境特征与大规模的咖啡种植无关的是
A.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增大 | B.引起当地空气湿度变化 |
C.河流的流速不变 | D.生物多样性增多 |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桑(蔗)基鱼塘”已经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草或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塘生产属于
A.混合农业 | B.乳畜业 |
C.水果园艺业 | D.商品谷物农业 |
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桑(蔗)基鱼塘”变成了“杂基鱼塘”,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农业技术的改进 | B.劳动力的转移 |
C.市场需求的变化 | D.国家政策的改变 |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各题。
农业地带沿0º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A.水分 | B.热量 | C.地形 | D.土壤 |
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 B.热量 | C.水源 | D.土壤 |
下图是某地各类农业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据此完成各题。
影响 X、Y、Z 三地农作物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市场 | B.劳动力 |
C.水源 | D.气候 |
如果在 X、Y、Z 三地发展花卉种植、乳牛饲养、小麦生产,最合理的是
A.X 地种植小麦的经济效益最高 |
B.距城市 20 千米~60千米远的地方适合饲养乳牛 |
C.Z 地应发展花卉种植 |
D.小麦生产应位于距城市 40 千米~100 千米处 |
下图所示区域,“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所产大米。清朝居贡米之列……”。图中的沙湖集江南水乡与大漠风光为一体,是著名旅游景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当地逐步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最有可能是因为( )
A.生态环境恶化,水稻品质下降 |
B.市场环境变化,需求量减少 |
C.次生盐碱化严重,不适宜种植 |
D.人口增长、工业发展,用水量加大 |
沙湖能在一片沙漠广布区历经几十年仍没有消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降水丰沛,水源丰富 |
B.常年受西北风影响,沙丘向南移动 |
C.地壳缓慢沉降,地下水不断补给 |
D.海拔高峻,冰碛物壅塞 |
某考察小组在7月份进入一个海拔3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
A.昼夜温差大 | B.年降水量少 |
C.水土流失严重 | D.地质灾害频发 |
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
A.当地降水 | B.远程调水 |
C.冰雪融水 | D.地下水 |
该河谷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A.甘 | B.新 | C.藏 | D.滇 |
下表为某四种水果年产量在2013年居前五位的省份,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甲、乙、丙、丁对应的水果为
A.苹果、柑橘、香蕉、葡萄 | B.柑橘、苹果、葡萄、香蕉 |
C.苹果、柑橘、葡萄、香蕉 | D.苹果、香蕉、葡萄、柑橘 |
X为丙水果年产量最高的省区,其种植该水果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 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
C.盆地多雾,水汽充足 | D.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下图所示为世界某国局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国以葡萄美酒著名,大范围种植葡萄的地点在( )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该国是欧洲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目前农业可能面临的问题有( )
A.农业所需能源依赖进口,农业成本高 |
B.老龄化现象严重,劳动力依赖外来人口,技术水平较低 |
C.因农业扩大再生产资金不足,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
D.粮食生产受牧业、园艺业的冲击,粮食不能自给 |
下图为区位因素构成示意图,若a、b、c分别代表农业区位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因素,则图示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
A.商品谷物农业 |
B.乳畜业 |
C.季风水田农业 |
D.大牧场放牧业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剖面线跨度为5个纬度。读图完成第下列问题。
该地形剖面图的剖面走向大致是( )
A.东西走向 | B.南北走向 |
C.东北-西南走向 | D.西北-东南走向 |
图中L所在的区域,其农业耕作制度大致是( )
A.一年三熟 | B.一年两熟 |
C.两年三熟 | D.一年一熟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图是某种农业活动形式的示意图。该农业活动最可能出现在乙图中的( )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乙图中b区域是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之一,其兴起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 |
B.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人类居住 |
C.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对外联系 |
D.阳光灿烂,有利于农业生产 |
该国西南部成为全国水果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处亚热带,热量较充足 ②濒临海洋,全年降水丰富
③光照充足,尤其是夏季,高温干燥,多晴天 ④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读“苹果种植的纬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苹果特殊产地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
A.水分 | B.地形 |
C.技术 | D.劳动力 |
黄土高原与山东半岛苹果产区都位于“主要产地”,是我国苹果的主要产区,二者相比,黄土高原苹果产区具有的优势是 ( )
①夏季气温高、降水多 ②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③土壤肥沃,土质疏松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近年来,青海省某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技术,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来源。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该地的马铃薯种植业属于
A.河谷农业 | B.灌溉农业 |
C.绿州农业 | D.立体农业 |
青海的马铃薯淀粉含量达30%以上,且碱含量低,不麻不辣,色味纯正,香甜爽口。其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是
①光照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③湖泊多、灌溉水源充足 ④病虫害较少⑤热量条件好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⑤ |
下图为德国农业分布与农业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德国分布面积最大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 B.大牧场放牧业 |
C.混合农业 | D.乳畜业 |
图中甲地农业地域类型最突出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地形平坦 | B.气候温和湿润 |
C.河网密集 | D.土壤肥沃 |
德国农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4%,农户不足60万户,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养活124人。德国农业高度发达,农业生产效率高是重要表现之一。这主要得益于该国
A.高素质的劳动者与数量丰富的劳动力 |
B.优越的种植区位与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 |
C.现代化的农业技术与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 |
D.广阔的市场与发达的水运条件 |
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 |
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
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