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四省某年三种常规能源生产的相对比例(均已折算成标准煤)。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②、③代表的能源依次是
A.石油、煤炭、天然气 | B.天然气、石油、煤炭 |
C.煤炭、天然气、石油 | D.石油、天然气、煤炭 |
为了解决中国石油供应紧张的状况,根本措施是
A.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基地 |
B.鼓励国外大型石油石化公司在我国投资建厂 |
C.限制汽车产业发展 |
D.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利用新能源 |
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空气温度与土壤或地下水的温度差异,通过地埋管换热器实现热量从高温热源向低温热源转移的技术。冬季可以利用该技术将土壤或地下水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开发利用出来。下图为地源热泵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对图示地源热泵技术的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将夏季土壤或地下水吸收的太阳能储存起来,供冬季采暖
②夏季能把室内部分热量释放到土壤或地下水中,降低室内温度
③冬季把供暖设备藏在地下以减少热量损失,提高供暖效率
④冬季能吸收土壤或地下水中的部分热量,提高室内温度
⑤是一种即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
A.①②③ | B.②③⑤ |
C.①③④ | D.②④⑤ |
北欧地区使用地源热泵的主要季节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目前,地源热泵技术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①需要铺设大量地埋管换热器,初期投资大
②地热能分布不均,在地壳较稳定的地区不适用
③城镇地区建筑物密集,缺乏足够的地下空间
④受天气影响大,供热与制冷的日变化都很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生物质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读我国两省区生物质能资源状况表,完成下列问题。
省区 |
省区面积(万km2) |
生物质能满足状况 |
薪柴总量(万吨) |
河南 |
16.7 |
可满足一个月 |
34.8 |
江西 |
16.69 |
可满足五个月 |
510.67 |
3.
关于两省农村能源利用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质能来源于太阳,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
B.要因地制宜,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
C.将耗能量大的企业外迁 |
D.大力发展核电 |
河南和江西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
A.两省区面积差异较大 | B.江西丘陵多,河南平原多 |
C.江西的水热条件更好 | D.河南的劳动力少 |
下图所示地区分布着我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大煤田,因此被誉为祖国“乌金三角”,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M处和N处的生态问题及其产生的人为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M处:荒漠化,过度放牧和开垦、滥采矿产资源
B、N处:土地盐碱化,植被破坏、滥采矿产资源
C、M处:水土流失,过度放牧和开垦、滥采矿产资源
D:N处:荒漠化,植被破坏、滥采矿产资源
为监测并分析该地生态问题的发展变化趋势,采用现代化技术是
①全球定位系统 ②遥感技术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雷达系统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是德国和西欧地区乃至世界的重要工业区。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得益于( )
①廉价石油的大量输入 ②便利的水陆交通 ③广阔的市场 ④充沛的水源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现在,鲁尔区的很多钢铁企业高炉建在荷兰海边,再将炼出的生铁运到鲁尔炼钢、轧材。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就近获得通过荷兰鹿特丹进口的铁矿石 |
B.荷兰的劳动力成本低 |
C.荷兰海边煤铁资源丰富 |
D.荷兰的炼铁技术更高 |
下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是
A.能源消费年均增速快于GDP年均增速 |
B.能源消费与GDP年均增速成正比 |
C.单位GDP能源消费量1990最低 |
D.单位GDP能源消费量呈下降趋势 |
能源与GDP增长的关系是
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 |
B.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消费量大小 |
C.GDP增长是会影响能源消费增长 |
D.我国能源可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 |
地理学中,重心是指区域空间上存在某一点,在该点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力量对比保持相对平衡。下图为我国1980年至2005年能源生产(甲图)和消费(乙图)重心变化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980年至2005年我国
A.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大致一致 |
B.能源生产重心和消费重心在空间分布上完全一致 |
C.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由北方地区移到南方地区 |
D.能源生产重心东西向的变化小于能源消费重心的变化 |
1980年至2005年我国能源生产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东部沿海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 |
B.东北、华北地区油气和煤炭资源的开发 |
C.西南、西北地区油气和水能资源的开发 |
D.东南部沿海地区核能、风能等能源的开发 |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落--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表述,不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问题的是
A.环境污染严重 | B.城市化速度过快 |
C.失业率高 | D.产业结构单一 |
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
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
读图甲、图乙,回答下题
下列有关北煤南运大通道的建设对沿线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有( )
①强了沿线地区的联系和文化融合
②促进了沿线地区资源开发
③缓解了南方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不足的问题
④将北方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两个能源输送工程输入地工业的发展方向为( )
①东部正向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工业发展
②中部正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工业
③东部正向技术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工业发展
④中部正向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川气东送是继西气东输之后中国兴建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对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推动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图及有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 |
B.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
C.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
D.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
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
①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②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更方便
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
④供气来源更多,供气更稳定 ⑤运输线路短
A.①②③ | B.②③⑤ |
C.①②④ | D.③④⑤ |
淮北市是先有矿区后有城市,是一个典型的因资源而兴起的城市。在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未来的优势不在于扩大煤的开采总量,而在于利用这里煤品种全、品质好的优势延长产业链,走煤炭化加工之路,把淮北建成全国一流的煤焦电基地,在皖北地区建设全国一流的煤化工基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该市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 )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 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该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排放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④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5年前开始,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A.采掘工业 | B.高耗能工业 |
C.农产品加工工业 | D.高技术工业 |
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该模式体现了清洁生产过程
③该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④该模式体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过程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国际金融危机,一方面重创了山西结构单一的煤炭产业,同时也成了调整、升级煤炭产业的大好机遇,山西的能源“新政”提出,大力发展煤炭循环产业,提高煤炭产业的上下关联度;延伸煤一电一铝、煤一焦一化、煤一铁一钢等产业链,加快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煤炭产业优化升级,进行资源综合利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 )
A.发展电力工业 | B.降低煤炭运输成本 |
C.发展化学工业 | D.发展冶金工业 |
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
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 |
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 |
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不足 |
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 |
下图为2012年我国新疆LNC(液化天然气)站点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影响新疆LNC站点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资源 | B.市场 |
C.交通 | D.技术 |
我国将在今后若干年内大力建设LNC站点,其建设的主要意义是
A.大大改善我国大气质量 |
B.促进西气东输工程建设 |
C.积极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 |
D.减轻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压力 |
地理学中,重心是指区域空间上存在某一点,在该点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力量对比保持相对平衡。下图为我国1980年至2005年能源生产(左图)和消费(右图)重心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80年至2005年我国( )
A.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大致一致 |
B.能源生产重心和消费重心在空间分布上完全一致 |
C.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由北方地区移到南方地区 |
D.能源生产重心东西向的变化小于能源消费重心的变化 |
1980年至2005年我国能源生产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东部沿海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 |
B.东北、华北地区油气和煤炭资源的开发 |
C.西南、西北地区油气和水能资源的开发 |
D.东南部沿海地区核能、风能等能源的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