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某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图,气候与农业区位选择的关系密切。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该气候典型分布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乳畜业 | D.混合农业 |
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
A.内蒙古牧区 | B.新疆牧区 | C.西藏牧区 | D.大城市周围 |
读下图(图中河流都是北岸冲刷严重),回答以下问题:
甲、乙、丙三图所在的半球及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甲位于北半球,属于地中海气候 |
B.乙位于南半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
C.丙位于南半球,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
D.乙、丙分别是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
当丙图中湖面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
B.乙地盛行西北风 |
C.丙地盛行西北风 |
D.乙地高温多雨。 |
读图甲“我国某地降水量(实线)与蒸发量(虚线)的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完成29—30题。
当该地正值图甲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时,比较稳定地影响当地的天气系统是图乙中的
当该地正值图甲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时,图乙中的天气系统持续稳定在该地区较长时间时,我国将出现
A.南涝北旱现象 | B.北涝南旱现象 |
C.东旱西涝现象 | D.全国均涝现象 |
读四地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变图,完成问题。
图中①、②、③、④地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
A.①是热带沙漠气候 |
B.②是热带雨林气候 |
C.③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
D.④是热带草原气候 |
图中②地的气候类型最大的分布区在( )
A.亚马孙平原地区 |
B.撒哈拉沙漠地区 |
C.西西伯利亚地区 |
D.西欧地区 |
直接影响③地大气降水状况的主要气候因子是( )
A.太阳辐射 | B.大气环流 | C.下垫面状况 | D.人类活动 |
图表示某地气温(曲线所示)和降水(柱状所示)的年平均状况,回答12~14题。
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
B.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 |
C.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 |
D.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
气温曲线a部位气温最高的原因是
A.正午太阳高度大,天气晴朗少雨 |
B.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
C.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
D.受高原地形影响 |
形成这种气候类型的主要原因是
A.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
B.受地形影响 |
C.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
D.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
读图(a、b、c、d代表不同的气候类型),回答第8—9题。
图中四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a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全年少雨 |
B.b气候1月降水量大于150 mm,雨热同期 |
C.c气候年均温高于20 ℃,降水季节变化大 |
D.d气候位于南半球,全年温和湿润 |
关于图中四种气候分布和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a和d |
B.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是a和b |
C.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是c和d |
D.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是b和c |
下列关于图中丙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 |
B.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
C.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
D.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
下表为某地一年中的气候统计资料,读后判断该地气候类型为( )
一月均温(℃) |
七月均温(℃) |
6~8月 降水量(mm) |
12月~次年2月降水量(mm) |
全年降水(mm) |
-8.9 |
24.3 |
478 |
82 |
780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关于东南亚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马来群岛是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②中南半岛上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属热带季风气候
③菲律宾群岛北部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
④东南亚各地降水量差别很大,沿海多雨,内陆少雨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①热带沙漠气候
②热带雨林气候
③热带季风气候
④热带草原气候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造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土地肥力丧失、草原退化、沙漠面积扩大等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中,不属人为原因的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
B.热带草原区,干旱季节时间过长、或连续几年干旱 |
C.草原地区放牧过多的牲畜 |
D.砍伐森林、开垦草原种庄稼的原始生产方法 |
根据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区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是( )
A.终年高温多雨 | B.冬暖夏凉,降水的季节分配较均匀 |
C.冬暖多雨,夏热干燥 | D.冬冷干燥,夏热多雨 |
世界陆地最低洼的地方是( )
A.里海沿岸 | B.加勒比海沿岸 | C.五大湖沿岸 | D.死海沿岸 |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 )
A.纬度40°—60°大陆西岸 | B.纬度30°—40°大陆西岸 |
C.纬度40°—60°大陆东岸 | D.纬度30°—40°大陆东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