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可用于定位、导航。若在甲、乙两地GPS接收机显示的经纬度坐标分别为北纬36°08′27″、东经118°54′08″和北纬34°08′09″、东经116°53′34″。则甲在乙的
A.东南方 | B.东北方 |
C.西南方 | D.西北方 |
在一幅6月22日光照图上,有甲、乙两地都位于北半球。太阳在同一时刻位于甲、乙上中天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角为60度,乙地太阳高度角为36度,甲、乙两地在地图上的球面距离是44.4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A.1:24000000 |
B.图上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千米 |
C.六十万分之一 |
D.1/6000000 |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右侧小图为此地沿B、C两点间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各题。
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和等高线P的数值分别为
A.540米、100米 | B.401米、200米 |
C.390米、150米 | D.590米、100米 |
关于该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C地容易出现泥石流灾害 |
B.E处修蓄水水位200米的水库,王村需要外迁 |
C.王村大致位于A地的正南 |
D.B处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可能形成较大的聚落 |
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B地到C地,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
A.一直向东走 |
B.一直向西走 |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
D.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
读经纬网图,纬线AB约是DE长度的
A.一半 | B.等长 | C.1.5倍 | D.2倍 |
下图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乙图中A点海拔范围(H)和B地温度范围(T)是( )
A.1200米<H<1500米 3℃<T<4.8℃ |
B.1000米<H<1300米 3℃<T<4.8℃ |
C.1500米<H<1800米 6℃<T<7.8℃ |
D.1200米<H<1500米 6℃<T<7.8℃ |
按照甲图中的大坝设计(大坝的图上距离约为0.5厘米),则坝长和最大坝高(从坝顶到坝底)分别约为( )
A.50米 200米 | B.500米 150米 |
C.500米 100米 | D.50米 100米 |
关于图甲、图乙说法正确的是( )
A.A、B、C、D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水域
B.E、F、G的海拔在750米以上,800米以下
C.在E点可以观察到车站N
D.铁路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和泥石流
2013年9月,由中科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赫晓光绘制的竖版世界地图正式出版发行(右图),沿图中箭头,从甲地坐飞机到乙地,其飞行方向是
A.向西北方向飞行 |
B.向正北方向飞行 |
C.先西北后东南 |
D.先正北后正南 |
读下列两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两水域附近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 )
A.石油、天然气 | B.渔业资源 |
C.淡水资源 | D.煤炭、铁矿 |
该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若不慎会导致当地 ( )
A.水体富营养化 | B.附近水域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
C.外来物种入侵 | D.水体放射性污染 |
有关a、b、c、d四条河流所在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四条河流全年皆可通航,航运便利 |
B.都可能存在土地沙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 |
C.四条河流都是外流河 |
D.光照和热量丰富,水源充足,农业发达 |
若城市①②之间实际直线距离为M,城市③④之间为N,则M与N的关系是
A.M<N | B.M>N |
C.M=N | D.无法确定 |
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
1.据图推测,乙地位于()
A. | 东半球赤道上 | B. | 东半球北回归线上 |
C. | 西半球赤道上 | D. | 西半球北回归线上 |
2.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
A. | 春分日 | B. | 夏至日 |
C. | 秋分日 | D. | 冬至日 |
3.甲、乙两地实际距离大约是()
A. | 1万千米 | B. | 2万千米 |
C. | 3万千米 | D. | 4万千米 |
某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考察并绘制了某地地貌景观图(图甲)及地形剖面图(图乙)。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在野外,研究小组利用目视估算法估测地形高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①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 | B.在②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 |
C.在③地估测出山谷的海拔高度 | D.在④地估测出谷底的相对深度 |
关于图示区域地理事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成都位于三角洲平原上 | B.河流有较长的冰期 |
C.典型植被为温带阔叶林 | D.西北山区地质灾害频发 |
下图为某地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若甲、丁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为10千米,要在边长为20厘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尺约为
A.1:50000 B.1:200000
C:1:500000 D.1:40000
若将该图的比例尺改变为l:25000,图示区域实地范围不变,图幅面积
A.应扩大到原图的2倍 | B.应扩大到原图的4倍 |
C.应缩小到原图的1/2 | D.应缩小到原图的1/4 |
中国南极第四个考察站一一泰山站于2014年1月建立,读“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图中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
A.东南方向 | B.西南方向 |
C.东北方向 | D.西北方向 |
关于图中科学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山站常年吹东北风 | B.昆仑站气压最高 |
C.泰山站光照时间最长 | D.长城站降雪量最大 |
葡萄挂果、哈密瓜飘香的夏至日,某科考工作者于北京时间8∶30分,在塔里木盆地拍摄到下图景观照片,读图完成各题。
拍摄此景观照片时,其面向的方向可能是
A.西北方 | B.东北方 |
C.正南方 | D.正东方 |
从照片上的景观信息可知,此前该地的盛行风向和比较丰富的资源是
A.西北风和砂金矿 | B.西北风和地下水 |
C.东南风和地下水 | D.东南风和生物资源 |
某旅客于8月中旬乘坐18:30起飞的飞机,从西安飞往乌鲁木齐,下图为该旅客途经祁连山时拍下的照片。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此时飞机的飞行方向是图中的
A.甲方向 | B.乙方向 |
C.丙方向 | D.丁方向 |
图中的冰雪仅分布在山的一侧,此侧属于
A.向阳坡 | B.迎风坡 |
C.背阳坡 | D.背风坡 |
土地覆盖是植被、土壤、河湖、沼泽及各种建筑物等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下图中0点为l98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它相对于中国大地坐标原点(109°E,34°N)向正西偏531km,向正北偏448km。P1,P2分别是仅考虑单一因素影响所形成的2000年土地覆盖重心。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据图文材料推测1980年中国土地覆盖中心O地位于( )
A.北方地区 | B.南方地区 |
C.西北地区 | D.青藏地区 |
图中O点所处区域在土地利用中引发的最突出生态问题是( )
A.沼泽大面积萎缩 | B.生态用水紧张 |
C.森林面积锐减 | D.土地荒漠化 |
关于1980年到200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 |
B.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 |
C.重心从0点移到P2点主要是西北地区生态退耕的结果 |
D.重心从0点移到P1点主要是东北地区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