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九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
A.受地面限制条件少 | B.测量范围小、距离远 |
C.手段多,获得信息量大 | D.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 |
如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 B.边界有实有虚 |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 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
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 | 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 |
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 | 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 |
实时获取丙区域植被生长状况的信息,所应用的现代技术主要是
A.GIS技术 | B.RS技术 | C.GPS技术 | D.数字地球 |
读车载GPS导航监控原理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中M表示
A.制作GPS接收机 | B.分析交通状况 |
C.生成电子地图 | D.计算三维坐标 |
车载GPS导航通过公共电信网络传给交通监控中心的信息是
A.车载GPS所在道路的拥堵状况 | B.车载GPS所在的地理坐标 |
C.车载GPS所在车辆的违章信息 | D.车载GPS规划的导航路线 |
2011年入春以来,洞庭湖昔日一望无际的水域,出现大片洲滩,或裸露干枯,或变成“草原”,洞庭湖的湿地生态受到严重影响。完成问题。
监测洞庭湖水面面积变化,最高效的手段是利用:
A.数字地球 | B.全球定位系统 | C.遥感技术 | D.地理信息系统 |
导致此次洞庭湖部分湖底出现沙滩“草原”的主要原因是:
A.干旱少雨 | B.泥沙淤积 | C.围湖造田 | D.用水过度 |
中央电视台每天新闻节目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技术 ③全球定位技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 |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A.GPS—RS—GIS | B.RS—GPS—GIS |
C.GIS—RS—GPS | D.RS—GIS—GPS |
图10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问题。
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
辽宁省利用“3S”技术对该省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动态采集、管理,以帮助政府正确决策。该图主要体现了哪个技术的应用?
A.遥感 | B.地理信息系统 | C.全球定位系统 | D.雷达探测 |
泰国自2011年7月以来连降暴雨引发洪灾,截止11月7日首都曼谷市有20%的面积被浸泡在水中,若想实时获取大范围洪涝灾害的分布及面积等信息,优先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应是:( )
A.人工实测 | B.电脑虚拟技术 | C.遥感 | D.全球定位系统 |
某市寻求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该厂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地形平坦;②距河流1km范围内。如图中“空间资料”是该市地形与河流的空间分布,每一小方格代表1km2(该区面积共16km2);“属性资料”是地形和河流的类别资料。根据选址条件,对照空间资料和属性资料,符合条件为“1”,不符合条件为“0”,若同一小方格内有两种不同属性类别分布时,为求简化,占有面积比例较大(近一半即可)的属性作为评估对象。完成问题。
下图是四幅“河流” 资料的评估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根据地形、河流两项资料的综合评估,下图中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是( )
1 |
乙 |
0 |
0 |
1 |
1 |
丙 |
0[] |
甲 |
1 |
丁 |
0 |
1 |
1 |
1 |
1 |
A. 甲、乙 B. 乙、丙 C. 乙、丁 D. 甲、丙
2011年2月22日中午12时51分,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后,该国无人驾驶飞机迅速对该地区的灾情进行监测,主要运用了
地理信息技术 B. 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技术 D.计算机技术
图为我国东部亚热带季风区某区域相关资料的数据统计图,据图回答问题。
图中所示区域若有河流经过,据图判断该河流的流向为
A.自东向西 | B.自西向东 | C.自南向北 | D.自北向南 |
图为3轨CCD立体相机在嫦娥一号卫星上拍摄的月球极区图像,据此完成问题。
用3轨CCD立体相机获得该图像的技术属于
A.GPS技术 | B.GIS技术 | C.RS技术 | D.3S技术 |
根据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可以
A.判断水体污染状况 | B.判断人口分布状况 |
C.分析服装市场需求量 | D.估算工业生产总值 |
图是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距离赤道仅300多千米。乞力马扎罗山峰顶雪冠正面临着在50年内消失的威胁。据此回答问题。
上图影像的获取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RS) | B.全球定位系统(GPS) |
C.地理信息系统(GIS) | D.数字地球 |
关于乞力马扎罗山峰顶雪冠逐渐消失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雪冠逐渐消失主要是因为乞力马扎罗山距离赤道近,气温高 |
B.雪冠逐渐消失主要是因为大气环流异常,导致山顶降雪量锐减 |
C.雪冠消失将对这个地区的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破坏 |
D.雪冠消失将导致山麓地带水资源增加,森林四季繁茂 |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行署2008年11月2日报道,截至11月2日上午8时,经地方政府、当地驻军紧急救援,西藏山南历史罕见暴雪灾害中被困的3 000余名群众已有2 500多人被转移,另外500多名受困群众已与救援人员取得联系,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据此完成问题。
雪灾监测中主要采用的技术是( )
A.RS | B.GIS | C.GPS | D.电子地图 |
上述灾情统计和汇总分析评估主要是依靠( )
A.RS | B.GIS | C.GPS | D.数字地球 |
我国一地理野外考察队相隔约一个小时看到GPS接收机分别显示如下界面。据此判断问题。
该考察队
A.向东南方向行进 |
B.行进的相对高度达到800米 |
C.有可能遭遇台风天气 |
D.当地此时已是黑夜 |
考察地在
A.华北平原 | B.内蒙古高原 |
C.长江中下游平原 | D.黄土高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