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国简图                                材料二甲国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三 甲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粉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是世界同时也是该国最大的鱼粉进口国。下图为2001~2013年甲国鱼粉出口及出口额关系图。

(1)材料一中L城是世界著名的“不雨城”。请解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描述甲国年降水量分布特点。
(3)甲国建有著名的输水工程,依据材料说出这些调水工程的方向,并分析修建的主要原因。
(4)依据材料三,概括200l~2013年甲国鱼粉出口的特点并提出中国的应对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但也产生了各种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和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珠江三角洲位置              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工业部门
(1)描述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2)试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的国际国内背景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试分析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几内亚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矿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铝钒土、咖啡、可可和橡胶是几内亚经济的主要支柱,但经济作物开发规模不大,难以同西非其他农业强国竞争。
材料二:几内亚相关资料图。

(1)描述几内亚的地理位置。
(2)几内亚被称为“西非的水塔”,请分析原因。
(3)说明科纳克里、康康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4)几内亚如何依据国内的资源优势,发展本国的经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河西走廊素有种子繁育“黄金走廊”之美誉,制种种类已涵盖了玉米、小麦、棉
花、糖料、枚草等40多种作物,所繁殖的种子籽拉饱满,水分低,发芽率高,正常情况下种子
能储藏4年,发芽率仍保持在90%以上。
材料二 生物质电厂是以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制种业中的玉
米、棉花等植株种类丰富、体形粗大,能为生物质发电厂提供原料。“河西走廊”作为“丝绸
之路经济带”的要道,它不仅成为西气东榆的能源通道,且近年来风能、太阳能开发力度日益
加大。
材料三 图为河西走廊区域图。

(1)说明河西走廊与我国东部地区相比更有利种子保存的自然原因。(6分)
(2)河西走廊地区冬季风能、夏季太阳能较丰富,分别说明其成因。
(3)我国某企业计划在甘肃张掖市兴建一座年消耗生物质原料约4万吨的生物质发电
厂,此计划正契合当地政府提出的综合使用清洁能源的方案。对此方案你赞同吗?说明你
的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28分)
材料一:正在修建的“中吉乌”铁路(如图所示)东起我国新疆喀什,是现代“丝绸之路”的一段,新疆喀什实施的“东联西进”战略,是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

材料二 阿姆河和锡尔河是注入咸海的两大内流河,两条河流下游平原地带是该地区重要棉花产区。
(1)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2)新建中吉乌铁路成为我国南疆与         地区的重要通道,铁路经过地区居民多信奉             (宗教)。
(3)结合材料,喀什人“东联”是指利用我国东部地区的             优势,“西进”是要利用西部国家的       优势。
(4)分析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发展棉花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
(5)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我国与中亚在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对于我国有哪些积极的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261m,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区域中心城市
地位日益凸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96~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

材料二:2013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

(1)“到西宁避暑,请带上毛衣”。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2)1996~2008年期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3)2013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伏尔加河补给类型中积雪融水占60%,地下水占30%,雨水占10%,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1)说明伏尔加河径流季节分配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指出甲区域1月气温分布特点。
(3)分析俄罗斯南部成为小麦主产区的优势自然条件。
(4)近年来,俄罗斯加大了对东部地区的开发力度,同时与东亚各国的经贸联系日益加强。简述乙图示A区域城市兴起和规模不断扩大的区位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格尔木市地处柴达木盆地,总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90%的土地属于荒漠、半荒漠的戈壁滩。经过多年发展,成为了我国著名的盐湖化工、油气化工和有色冶金基地。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格尔木的城市人口比重86.6%,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试分析其原因。
(2)结合当地实际,对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978年
55.0%
19.8%
4.9%
15.4%
4.9%
2008年
48.2%
36.1%
6.2%
1.3%
8.2%

 
(1)描述M地的地形特征,并根据上表说明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及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2)请结合M地自然环境特征,提出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赣州、韶关、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近年来,“珠三角”地区不断将服装、玩具等企业迁入到“红三角”地区。
(3)说明“红三角”地区承接上述企业转移的突出优势条件。
(4)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西电东送工程对调入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基础较弱,发展较晚,近年来政府为大量承接广东省的产业转移,正不断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下图为辽中南工业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简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辽中南工业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异同点。

比较区域
项目
辽中南工业区
北部湾经济区
 
交通
                      
不同点
资源
煤炭、铁矿丰富
水资源、         矿产丰富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2)辽中南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北部湾经济区借鉴辽中南工业区的经验教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           
(3)分析北部湾经济区承接广东省产业转移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位于西半球,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材料一:美国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2013年芝加哥、底特律和纽约三大产业比重构成

(1)2014年12月1日,美国太平洋沿岸的三大城市,最早迎来日出的是          。影响旧金山和洛杉矶夏温偏低的主导因素是          。肯尼迪航天中心布局在迈阿密附近,主要原因是                                                      
(2)按照“河源唯远”的原则,a、b、c三地中,密西西比河的源头是         ;影响苏必利尔湖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形式是                 
(3)据材料二,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的城市是        ,三大产业比重最合理的城市是         
(4)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盛产棉花,分析当地发展棉花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5)底特律产业结构单一,财政收入80%依靠汽车工业,随着汽车产业衰败,失业率高、环境恶化、犯罪多发等问题接踵而来,大量人口逃离这座“鬼城”。请为底特律的振兴提出合理化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山东省总面积 15.78万平方千米,2007年城镇化水平为46.75%,已经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06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1286万增加到1870.3万。近年来山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1)从资料和图表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 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东省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东省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你认为城市化对这一地区的水果生产是否有利,试说明理由。
(5)简述山东省城市化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两城市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 由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渭南市,共同构成了晋陕豫三省边缘“黄河金三角区域”(图1中阴影区域)。区域内煤炭开采生产能力约1亿吨,占全国的4%;氧化铝产能610万吨,约占全国的35%,是全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
材料四 铝工业的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矿山、冶炼和加工三大领域,其中尤以电解铝能耗为最。1吨铝锭综合交流电耗为14 622度,相当于3.2吨标准煤;炼1吨铝综合能耗为9.6吨标准煤。因此,按9.6吨标准煤/吨铝计算,排放二氧化碳21.8吨、碳5.8吨。
(1)石家庄与太原两城市纬度相仿、距离相邻,但气候差异比较大。两城市中全年各月气温偏低的是     ,主要原因是什么?
(2)“黄河金三角区域”苹果种植面积近700万亩,年产苹果700余万吨,是世界苹果主产区中唯一符合苹果七项生态指标的最佳优生区。简述该区域苹果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
(3)“黄河金三角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山西省一直是我国的煤炭大省,却没有能成为经济强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为该省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4)试从资源、能源和交通运输方面简析“黄河金三角区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的区位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工业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速度很快。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崛起,许多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洲向长江三角洲迁移。结合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
(2)试从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的变化与长江三角洲区位条件的优势两方面分析上述变化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1)简析两经济区发展经济共同的区位优势。
(2)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