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图中的甲图和乙图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目前两个区域开发的主要能源资源是甲                 ,乙            ,将两区域连接在一起的大型工程是                ,这一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2)两个区域内相同的经济作物是        
(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两区域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分析两区域各自在外贸活动中货物运输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
                                                                           
(4)甲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限制该区域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至少2条,4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促进了华南沿海地区的腾飞;90年代浦东新区的开发带动了长三角的发展;21世纪初,天津滨海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武汉长沙城市群、成渝经济区的建立,则为环渤海地区、北部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09年,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包括海西经济区在内的11个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
海西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具有地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
材料二 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区相关资料

(1)海西经济区地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有哪些?
(2)据图8分析三大经济圈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有哪些?
(3)为加快城市化进程,乙村规划发展为中等城市。从城乡规划的土地利用类型看,图10中1应为     用地,3为     用地。如果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一处布局化工厂,你认为哪里最合适?请解释原因。
(4)请你根据图9中的信息,谈谈该区域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5)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2010年3月14日结束的两会上,国务院提出我国应调整产业结构,说明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区今后发展的优势产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l: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共十七大报告将生态建设放到了文明的高度,这是一个创举。
材料2: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运行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简言之,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材料3:我国的能源储量和利用情况表

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水平的比重
我国能源循环利用率占发达国家的比重
我国创造单位GDP能耗为其他国家的倍数
石油
天然气
美国
日本
美国
日本
法国
8.39%
4.19%
26.9%
11.5%
4.3倍
11.5倍
7.7倍

(1)针对我国的资源、社会状况,国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简要说明“循环经济”的内涵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2)为实现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分析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3)材料3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什么问题?(4分)
(4)针对我国口前能源的利用现状,分析我国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发展“循环经济”?(6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可持续发展联系图》(图8-3-1),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包括____持续发展、_____持续发展和____持续发展。
(2)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必然导致____,如果单纯强调经济发展,而不把环境利益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势必出现____,这样必然潜伏着____ ____
(3)以____为基础,保持____是国家和民族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99年,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实现地球圈层间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从而对全球化进行广泛研究。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通感、太空农业等领域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测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数据制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
根据材料推断,“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
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2月2日是第13个世界湿地日,其主题为“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旨在呼吁人们关注河流流域,共同保护流域的生态环境。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米的海域地带等,是具有独立特殊功能的生态系统。湿地的生态功能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3题。
1.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有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质量    ②涵养水源,调节区域气候
③降解污染物                      ④为人类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内陆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有
①干旱少雨                  ②地势低,水源较充足
③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  ④植被茂密,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导致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有

A.大量工业废弃物的堆放 B.海洋资源的开发
C.农业围垦、城市化建设 D.开挖鱼塘发展养殖业
来源:湿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部大开发的十年,是陕西省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综合实力迅速提升的十年。读陕西省相关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8年陕西省粮食播种面积4852.05万亩,粮食总产1150.9万吨,全省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与1999年比,在粮食面积减少近20%的情况下,产量增长6.4%,2000-2008年粮食单产年均增长3.2%。
材料二:陕西省三大产业结构图

材料三:陕西省略图

1.1999年以来,陕西省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2.陕西省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分布特点是                                         
                  ,其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3.渭河和汉江的分水岭是         ;渭河和汉江比较,含沙量较大的是        ,主要原因是                                         ;含沙量大对河流综合开发的不利影响有                                     等。
4.渭河谷地和汉江谷地分属哪种农业地域类型?两地发展农业不同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5.近年来,陕西省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主要是什么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能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