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沿海亚热带季风区人口约2万,面积为500平方公里,以农业为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域最高海拔为1428米。
(1)判断林业区与种植业区的空间分布,并说明理由;
(2)甲河相对于乙河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试分析其原因;
(3)分析该地区开发矿产资源带来的有利影响;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A.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
B.准噶尔盆地、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区 |
C.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 |
D.长江、黄河、珠江流域 |
该工程建设对沿线地区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A.加快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 |
B.缩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 |
C.缓解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
D.促进沿线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
(12)读田纳西河流域在美国本土的位置图和田纳西河流域电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试分析田纳西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田纳西河流域水能丰富,为什么还要建火电站和核电站?
(3)田纳西河流域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什么?限制其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一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又有“海上香料之路”之称。以香待客是阿曼人的特色,乳香是阿曼的特产。乳香是从一种奇特的树上分泌出来的树脂,乳香树全是天然野生。乳香树适合生长在灼热干旱,粗糙贫瘠的石灰石土壤,清晨有露珠的环境。
材料二:在《一千零一夜》中,讲述了辛巴达驾着木帆船从阿曼到中国广州的探险故事。阿曼1981年11月23日发行了“沿着辛巴达航海路线去中国”的纪念邮票(图甲),图乙为“阿曼部分地区城市分布图”。
材料三:阿曼人均GDP2.88万美元,本国人口数量 221.3万,外籍常驻人口 174.4万。
索马里人均GDP783美元,人口数量1008.5万人。
(1)分析阿曼适宜乳香树生长的自然条件。
(2)据图乙,描述城市分布特点。
(3)推测辛巴达航海去中国最适宜的季节和在北印度洋中的航行方向,并说明该季节南亚季风的形成过程。
(4)近年来索马里大量劳动力流入阿曼,据材料分析主要原因及其对阿曼的影响。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回答下列各题
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与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
①光照 ②热量③降水④土壤⑤科技
A.①⑤ | B.②④ | C.②③ | D.④⑤ |
该地区可能位于( )
A.冀中南地区 | B.珠江三角洲 | C.东北平原 | D.河西走廊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B所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A. 小麦、水稻 B. 小麦、谷子
C. 玉米、水稻 D. 水稻、小麦
影响A、B两地区粮食作物有所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壤条件不同 B. 海拔高度不同
C. 水热条件不同 D. 耕作制度不同
流经B地区的河流名称是( )
A.渭河 | B.湘江 | C.汉江 | D.赣江 |
读“我国某地区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最适合推广的省份是:
A.安徽 | B.广东 | C.吉林 | D.四川 |
有关该地发展玉米芯综合产业链,对当地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
B.减轻空气污染和水污染 |
C.挤占本应种植粮食作物的大量土地 |
D.有利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
在世界其它地区,生产木糖醇的原料主要是林木,在我国则主要使用玉米芯。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我国用玉米芯作原料抽取木糖醇的主要好处是:
①保护森林资源 ②减轻酸雨危害 ③推动工业化进程
④推动城市化进程 ⑤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⑥降低生产成本
A.①⑤⑥ | B.②③⑤ | C.③④⑥ | D.④⑤⑥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横断山区南段,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中缅边境。图甲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德宏州水能蕴藏量达362万千瓦,2013年,全州已建成水电站142座,年总实际发电量达到123亿度。
德宏州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开展合作,大量承接耗电量大的硅冶炼产业,实现硅电合作。这一举措给当地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但也对当地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因地制宜为原则,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目前,德宏州正依托资源及区位优势,发展地区绿色经济。
(1)评价德宏州水电开发的自然条件。
(2)图乙为德宏州硅冶炼示意图,读图说明德宏州承接硅冶炼产业给当地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3)举例说明德宏州发展绿色经济的具体措施。
(4)评价德宏州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读图和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成渝经济区的区域定位和未来发展目标概括为“五个基地,一个屏障”,五个基地指: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特色农牧业产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一个屏障指: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生态屏障。
材料二 广安:30.5°N,市区海拔约300m,年均温17.1℃,年降水量1200mm。康定:纬度30.2°N,市区海拔2600m,年均温7.1℃,年降水量803.8mm。
(1)描述四川地形特征,并说出地形对该地区气候的影响。
(2)河流上游生态屏障的建立对河流下游水文特征有哪些影响
(3)成渝经济区建成能源基地的资源优势有哪些?
河道纵比降是指河流(或某一河段)水面沿河流方向的高差与相应的河流长度比值。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海拔在2000米至4000米之间河流流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①降水增多 ②汇入支流增多 ③冰川融水增多
④湖泊补给增多 ⑤流域面积扩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⑤ |
雅鲁藏布江水能最丰富的河段约距河源( )
A.600~1000公里 | B.1000~1500公里 |
C.1500~1700公里 | D.1700公里以上 |
根据非洲局部区域图,①、②两地的降水量统计图,及为坦桑尼亚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过去,矿产只是坦桑尼亚的次要出口货物。近年来,中国投资帮助坦桑尼亚建设基础设施,使达累斯萨拉姆港的吞吐量和陆路交通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坦桑尼亚与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加强合作使矿业产值每年以20%以上速度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和出口的支柱产业.
(1)比较R1、R2两河入海口河段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
(2)简述①地与②地的降水差异并分析原因。
(3)纳米比亚沿海小镇③地一年雾天平均高达125天左右,分析其多雾天的原因。
(4)简析矿业成为坦桑尼亚国民经济和出口的支柱产业的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12月19日中泰铁路合作备忘录签订,两国将合建总长800多千米的铁路,连接泰国北部廊开府、南部罗勇府港口马普达普和曼谷,并和计划中的中老铁路连接,预计投资825亿港元,并将全部使用中国的技术、标准和装备建设。
材料二:金边是柬埔寨最大城市,为柬埔寨政治、经济、文化、交通、贸易、宗教等中心。坐落在湄公河与洞里萨河之间的三角洲地带。塔山寺、王宫等古老的建筑见证着其历史的悠久;万谷湖的优美展示着其热带风光;送水节、御耕节等节日阐释着其传统的民俗。
材料三:下图为东南亚局部图,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5—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50年不遇的洪水再次提醒泰国发展经济重视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1)简述“中泰铁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地形、地质问题。
(2)分析泰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特别注重水利设施建设的原因。
(3)为了促进金边经济发展,在水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选择中,一学者大力支持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根据当地实际阐述其选择成立的理由。
材料一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沿途接纳多条支流,后绕过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此段即雅鲁藏布大峡谷),出中国境后称布拉马普特拉河。干流在拉孜以上为上游,河床海拔在5200 m以上,沼泽和湖沼较多;拉孜到派乡为中游,海拔已降到4500米以下,沿岸是西藏农业最发达地区,誉为“高原粮仓”;派乡以下为下游河段,谷底海拔从2800米迅速降至155米。
材料二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分布图
(1)描述图中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比较说明雅鲁藏布江上游和下游的水文特征差异。
(3)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成为“高原粮仓”的优势自然条件。
(4)1998年中国科学家完成了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首次徒步穿越考察,考察证实该峡谷是 “生物资源宝库”、“地质博物馆”,请说明理由。
下图中n和n+4为两个不同纬度,读图完成下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温线的温度①<② | B.受乙系统影响甲地吹偏北风 |
C.河口处右岸堆积作用明显 | D.甲地受洋流影响,降温减湿 |
有关该河流水文特征和开发利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处河流的含沙量比B处大 |
B.B处因流速慢常形成冲积扇 |
C.A处在开发中易产生水污染问题 |
D.B处以下河段适宜发展航运和灌溉 |
新加坡和上海都建立了自由贸易区,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加坡面积618平方千米,人口287万,经济属外贸驱动型,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2008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构成为:第一产业几乎为零、第二产业占28%、第三产业占72%。
材料二:上海、新加坡位置图及2008年上海、新加坡比较表
(1)比较上海与新加坡地理位置的异同。
(2)简述新加坡产业结构特点,并分析形成该特点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3)上海设立自贸区,与新加坡比较,请阐述上海应向新加坡学习哪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