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某淡水湖,近年演变成微咸水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湖变成微咸湖是因为乙河冬季输入甲湖泥沙增多 |
B.甲湖变成微咸湖是因为丙河对甲湖的排盐作用减弱 |
C.乙、丙两河均流人甲湖 |
D.甲湖北岸坡度较陡 |
甲湖沿岸有芦苇分布,图中四地面积最广的是( )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图为“我国甲、乙两区域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与甲区域相比,乙区域商品粮基地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A.水热资源充足 | B.人均耕地广 |
C.劳动力丰富 | D.交通发达 |
图中各商品粮基地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洞庭湖平原水土流失 | B.鄱阳湖平原森林锐减 |
C.松嫩平原气候变暖 | D.三江平原湿地萎缩 |
温带森林带是人类和动物最好的生存地方,是世上一切生命都向往的地方。下面有关温带森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带森林主要分布在亚洲大部、欧洲北部和北美洲北部 |
B.南半球因温带范围大陆很狭小,温带森林面积很小 |
C.亚欧大陆东部,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冬季寒冷降水少,不适于温带森林的生长 |
D.亚欧大陆西部,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夏季温暖,冬季比大陆东岸暖和,降水四季分配均匀,非常适合落叶阔叶林生长 |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
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 B.乙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
C.甲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 D.乙河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
有关L湖及其周边自然环境叙述不正确的是( )
A.L湖水位变化最大的是北部 |
B.L湖最高水位出现在夏季,最低水位出现在冬季 |
C.L湖及其周边地区气候干旱,物理风化显著 |
D.L湖水位近年来有不断下降趋势 |
读内蒙古地区年降水量与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影响内蒙古地区年降水量与植被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地形地势 | D.大气环流 |
年降水量200mm—400mm的地区目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 B.土地荒漠化 |
C.森林锐减 | D.大气污染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葡萄品质优良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
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 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
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地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 )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
B.以木材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 |
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 |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10年已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下表为2010年我国部分农产品出口资料。
农产品种类 |
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 |
年增长(%) |
|
农产品出口市场(前三位) |
出口额 (亿美元) |
占出口总额比重(%) |
果蔬及制品 |
32.1 |
31 |
日本 |
91.5 |
18.7 |
|
水产品及制品 |
27.1 |
29.1 |
东盟 |
74.6 |
15.3 |
|
谷物 |
1.1 |
-12.7 |
美国 |
57.8 |
11.8 |
关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水域广阔,劳动力丰富,水产捕捞、养殖、加工发展迅速
②农产品出口向结构升级、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③谷物多出口至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
④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使我国谷物产量降低,出口减少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我国出口至日本的果蔬及制品多于至美国,其原因是( )
①中日两国气候差异显著 ②中日两国距离较近
③中日两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④日本人地矛盾更为突出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④ | D.①③ |
读下图,完成问题。
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耕地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甲、乙、丙、丁四耕地中,灌溉条件最好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如图是我国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据图回答问题。
造成两省区自然环境差异性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地形起伏 | D.大气环流 |
两省区共同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台风 | B.洪灾 |
C.水土流失 | D.土地沙化 |
针对两省区共同的环境问题可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是( )
A.固沟护坡保塬工程 | B.退耕还林还草 |
C.发展小水电 | D.大力调整三产结构 |
读“西电东送”示意图,回答:
西电东送三大通道中,输送火电为主的是( )
A.北通道 | B.中通道 |
C.南通道 | D.北通道和南通道 |
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
A.上游 | B.中上游 |
C.下游 | D.中下游 |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是( )
A.植树种草 | B.陡坡地修梯田 |
C.全部发展耕作业 | D.全部发展畜牧业 |
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
A.毁林开荒,过度垦殖 | B.开挖煤矿,毁坏森林 |
C.黄土疏松,多暴雨 | D.经济落后,伐林为薪 |
读“美国部分地区图”(图甲)和“甲地到乙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乙)。回答下列各题。
据图推断乙地( )
A.农业类型可能是乳畜业 |
B.农业类型可能是商品谷物农业 |
C.农业发展可能面临冻害、雪灾 |
D.农业发展表现为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 |
甲地存在的环境问题( )
①过度垦殖,水土流失加重 ②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③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剧减 ④土地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山东省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中,坚持生态为先,确保绿色发展。按照规划,黄河三角洲将用全新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模大、链条长的项目优先在区域内布局建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东营市的区位优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海陆交通便利 |
B.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和黄河经济带的交会地带 |
C.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 |
D.毗邻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市场广阔 |
下列关于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
A.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区域发展步伐 |
B.退耕还林、划区放牧、工程造林,保护湿地资源 |
C.配合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应重点发展能源、化工、钢铁等工业 |
D.发展核电等新能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
图示意某流域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甲、乙、丙三个环节分别是( )
A.下渗、坡面流、壤中流 |
B.壤中流、下渗、坡面流 |
C.坡面流、下渗、壤中流 |
D.坡面流、壤中流、下渗 |
当降水量相同时,下列因素对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
A.地表起伏大,坡面水流慢 |
B.植被覆盖密,截留雨水多 |
C.岩体破碎多,地下径流小 |
D.降水强度大,坡面下渗多 |
读“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石漠化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环境人口容量统计图”, 回答下列各题。
判断图中曲线名称正确的是( )
A.①为石漠化面积 ②为环境人口容量 ③为生物多样性 |
B.①为生物多样性 ②为环境人口容量 ③为石漠化面积 |
C.①为环境人口容量 ②为石漠化面积 ③为生物多样性 |
D.①为石漠化面积 ②为生物多样性 ③为环境人口容量 |
该地区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崎岖 | B.降水丰富 |
C.喀斯特地貌广布 | D.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
下图为我国色林错湖流域和该湖面积曲线、流域年降水量变化柱状图。回答下列各题。
色林错流域( )
A.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 B.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 |
C.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 D.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
2003年至2008年,色林错湖及流域内出现的变化是( )
A.湖泊面积增大 | B.植被覆盖率下降 |
C.流域面积增大 | D.冻土覆盖率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