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A.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
C.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
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
B.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
C.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
根据四大牧区超载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表和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完成下列各题。
地区 |
超载起止 年份(年) |
超载持续 时间(年) |
年平均超 载率(%) |
西藏牧区 |
1964~2000 |
37 |
47 |
青海牧区 |
1970~2000 |
31 |
18 |
甘肃牧区 |
1973~2000 |
28 |
20 |
四川牧区 |
1982~2000 |
19 |
10 |
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 )
①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就越大
②四大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③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上升趋势
④2005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②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场生态退化的唯一原因
③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④建立牧区灾害防御系统,能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海拔 | B.热量 | C.水分 | D.土壤 |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
A.广泛种植水稻 | B.雨热同期 |
C.冬季河流结冰 | D.水运发达 |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河流流向 | B.海陆位置 | C.纬度位置 | D.盛行风向 |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河流的最主要补给水源为( )
A.冰雪融水 | B.湖泊水 | C.大气降水 | D.地下水 |
图中甲湖近年来面积不断缩小,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全球变暖导致蒸发湖水急剧增加 |
B.围湖造田造成湖泊面积减小 |
C.大面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
D.跨流域调水造成湖泊面积减小 |
如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 kl 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 k2 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读图,回答问题: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
A.K2线 | B.AC 曲线 | C.AD 曲线 | D.AB 曲线 |
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 B.公平性原则 | C.持续性原则 | D.经济性原则 |
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下辖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及海域。涉及岛屿面积1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千米。三沙市人民政府驻西沙永兴岛。读图完成问题。
三沙市下辖的诸群岛,大多数岛屿属于
A.珊瑚岛 | B.大陆岛 |
C.火山岛 | D.冲积岛 |
三沙市的成立,其主要意义或职能是
A.观察南海周边形势变化 |
B.促进海南省城市化进程 |
C.加强对岛屿和海域的管理 |
D.开发南海资源 |
读我国某山区不同年代植被状况图,20世纪50年代一支考察队从S点出发考察该山区的自然资源,最终到达最高峰,考察日志中记录道:“河谷地带都发育有河流,山区植被茂密”.回答问题.
20世纪70年代,来自M取水口的供水总量减少且供水不稳定,分析正确的有
A.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
B.当地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
C.过度开垦导致农业用水量大大增加 |
D.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大 |
根据图中信息,该区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有
A.修筑梯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
B.扩大水域面积,发展水产养殖 |
C.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护生态环境 |
D.在山区退耕还林、退耕还湖 |
图16为浙江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夏秋季节是浙江省台风的多发季节,从气流状况看,台风属于 (天气系统)。台风过境时常常会带来 天气,给居民带来生命财产损失。
(2)A湿地位于钱塘江的上游地区,它主要的经济价值有 、 。
(3)从空间位置的角度看,①、②、③城市发展交通运输的有利条件是 、
。
(4)某校学生计划调查浙江省某海岛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你认为需要收集哪些资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世界湿地日主题定为“湿地与森林”。2011年世界湿地日的口号是“森林关乎水与湿地”。
材料二 长江流域每年土壤侵蚀量高达22.4亿吨,因此长江有变成另一条“黄河”的危险。国家从1989年起,大力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全面治理长江。“千湖之省”湖北,现存湖泊面积为2438.6平方千米,仅为20世纪50年代的34%。目前湖北省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湖泊已减少到217个,比20世纪50年代的522个减少了58%以上。
材料三
(1)分析湖北湖泊面积减少产生的影响。
(2)武汉市开展“以水治水,引江入湖、江湖连通”的试验,即从汉江引水入汉阳的龙阳湖、墨水湖、三角湖和南太子湖,然后流入长江。分析这种方案的优点。
(3)分析长江防护林系建设集中在中上游地区的自然原因。
世界胡杨广泛生长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水源污染 ②酸雨 ③水土流失 ④次生盐碱化 ⑤荒漠化
A.①②⑤ | B.②③④ | C.①④⑤ | D.④⑤ |
根据图文材料(图1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图2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胜利油田在渤海采取"海油陆采"的方式开采石油,即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这种开采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材料二: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广东省将深圳市划为优化开发区域,将汕尾市和英德市划为重点开发区域。深圳市计划转出化学、造纸等行业的部分企业,汕尾市和英德市为承接深圳市转出企业的备选地。
(1)简要分析"海油陆采"一般在什么自然条件下进行。
(2)分析深圳市需转出企业的主要原因。从环境承载力和运输条件角度考虑,判断深圳市转出企业应转至何地并说明理由。
(3)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与珠江三角洲相比的有利条件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2011广东厚街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任何一届车展都多,据此回答。
若新能源汽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 B.减轻大气污染 |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 D.提高能源利用率 |
下列做法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
①将能种植粮食的林地、草原都开垦为耕地
②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浇灌技术
③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
④在一些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共15分)
材料一: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
比较上面两幅图,洞庭湖面积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材料二分析,面积的变化带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 4分 )。
导致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
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至少三条)( 3分 )。
洞庭湖平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分析其有利自然条件( 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