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空洞化”是现在经济学界讨论较多的问题。一些国家随着产业结构、生产活动不断向全球范围扩张,负担生产任务的工厂大量外迁,这必然引起国家原有的生产体系出现一定程度的空洞,出现产业空洞的国家把更多的力量投向高科技产业。据此完成下列各题。下列国家中最可能出现“产业空洞化”的是
A.中国 | B.法国 | C.巴西 | D.印度 |
关于出现“产业空洞化”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 |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 |
C.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 D.失业率可能上升 |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部曾经的“海外接单,沿海加工”模式,在新的产业转移中演变为“沿海接单,内地加工”。这主要是因为
A.劳动力成本的变化 | B.市场需求的变化 |
C.内部交易成本的变化 | D.国家政策的变化 |
关于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
B.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
C.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
D.我国东部油气资源已经开采殆尽 |
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车轮生产为主,经营涉及汽修、商贸的民营企业集团,车轮年生产能力超过1 400万套,企业综合实力居中国车轮行业首位。该集团拥有5家专业从事车轮制造的生产基地,市场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拥有销售网点4 000余个。下图示意正兴集团生产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集团在全国建立5个生产基地的战略意图是( )
A.接近原料地 | B.占领国内主要市场 |
C.利用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 | D.利用当地大量廉价劳动力 |
该西北地区是该集团未来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下列城市可作为新生产基地的是( )
A.包头 | B.银川 |
C.西安 | D.乌鲁木齐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在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山东半岛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梯度错位”空间,发展国际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材料二 : 山东省、日本、韩国位置图
(1)日韩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是什么?(每点1分共4分)
(2)山东半岛成为日韩产业转移承接地的优势有哪些?(每点1分共4分)
(3)从工业地域分布来看,日韩产业向山东半岛转移的工业类型可能有哪些?(每点1分共3分)
(4)简要说明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每点1分共3分)
昌九一体化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南昌是我省行政中心城市,九江是我省门户城市,两城地缘相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双核”。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下列关于昌九区域经济发展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南昌市应发挥资金、技术优势,进行产业升级 |
B.九江市应发挥交通区位优势,融入长江经济带 |
C.昌九发展轴应发挥地缘优势,承接产业转移 |
D.生态“蓝肺”应发挥空气质量优势,发展光伏产业 |
下列关于昌九一体化积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
②有利于构建长江下游城市群,推进城市化
③有利于发挥聚集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
④有利于全省均衡发展,增强区域辐射力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2014年4月14日,《国务院关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的批复》正式公布。
材料二 “黄河金三角地区”土地面积为5.8万平方千米,人口1700万,是国家煤炭和炼铝等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材料三 山西新闻网2014年6月16日讯 近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果业产业发展协会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正式签订了共建“现代水果综合试验示范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未来10年打造果业“551工程”,即实现苹果亩产5 000斤,进超市的优质果要超过50%,果园亩收入和果农人均收入均达到1万元。
(1)分析“黄河金三角地区”适宜苹果生长的优越气候条件。(4分)
(2)要实现“551工程”目标,谈谈你的建议。(4分)
(3)分析该示范区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4分)
下图为我国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数码所对应的地理事项组合正确的是( )
a产业与技术扩散 b资源、劳动力、农副产品和初级产品 c工业最终产品与高技术产品
A.①c ②a ③b | B.①a ②c ③b |
C.①a ②b ③c | D.①b ②a ③c |
下列案例不属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是( )
A.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开通 | B.北京首钢搬迁至河北曹妃甸 |
C.区域内人口向中心城市迁移 | D.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 |
下图示意的是A地向C国等东南亚国家产业转移方向与B地农产品输出方向。据此回答下列各题:A地向C国等东南亚国家转移产业的主要原因是( )
A.A地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缺乏劳动力 |
B.A地经济发展迅速,生产、生活成本提高 |
C.C国等东南亚国家有良好的交通,便于打开世界市场 |
D.C国等东南亚国家技术条件成熟 |
B地农产品品种主要是( )
A.水稻 | B.蔬菜、瓜果 | C.花卉 | D.咖啡 |
中缅作为友好邻邦,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缅甸地理位置特征。
(2)说出缅甸水稻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任选中国或缅甸,说明区域合作对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喀什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一个重要城市。喀什地区具有丰富独特的资源。2014 年是国家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的第四年,现在喀什正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实现喀什地区乃至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据此回答以下问题。喀什地区发展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 )
A.资金、技术 | B.原料、劳动力 |
C.动力、土地 | D.市场、设备 |
我国沿海大型纺织集团在喀什建设“农场———轧花厂———纱线厂”产业链,其最主要原因是( )
A.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形成集聚效应 | B.土地资源丰富,利于扩大生产规模 |
C.享有优惠政策,基础设施完善 | D.喀什产业基础雄厚,技术优势突出 |
产业转移的实施对该地的影响包括( )
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②推动城市化进程
③使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④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十二五”规划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投资1264亿元发展新疆电网,到2015年形成3000万千瓦“疆电外送”能力,下图为该工程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是“疆电外送”首个特高压项目,起点在新疆哈密南部能源基地,落点河南郑州,该线路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是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落叶阔叶林 |
B.荒漠、草原、荒漠草原、落叶阔叶林 |
C.草原、荒漠、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
D.草原、荒漠草原、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
关于新疆建设能源基地,实施“疆电外送”工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外输送的是以太阳能、风能、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电力 |
B.有效缓解了新疆地区的电力供需矛盾,减轻了当地的大气污染程度 |
C.使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减少就业机会 |
D.扩大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
阅读江苏省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图中A代表的城市为 ,该城市的服务范围比B城市 (填“大”或“小”)。
(2)江苏省1989年至2013年的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为 ,该时段江苏省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为 。
(3)高科技产业在 地区比重最大,其发展的最主要优势条件为 。随着该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密集型产业和 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这对转入区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2014年12月27日,随着取自汉江之上的丹江口水库的水抵达北京,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完工。每年将有145亿立方米的水基本自流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最终到达天津、北京。据此及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的走向变化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可能为
A.城市 | B.交通 |
C.地形 | D.水源 |
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解除黄河下游的洪涝威胁 |
B.工程将使受水区域的环境污染加重 |
C.能够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
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有关华北地区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话中,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甲同学:对渤海海水进行淡化,满足供水需求 |
B.乙同学:利用先进钻探技术,开采深层地下水 |
C.丙同学:逐年增加“南水北调”的水量,以满足需要 |
D.丁同学:开源与节流并重,更加注重节约、循环利用 |
下图分别是1990—2006年我国SO2和烟尘污染重心偏移轨迹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者1992年至1993年偏移距离大致相当 ②两者都呈现出向西南偏移的趋势
③两者波动规律一致 ④1992年的SO2污染重心与2003年的烟尘污染重心大致重合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针对图中SO2和烟尘污染重心偏移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中西部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发挥节能效应 |
B.东部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常规能源消耗 |
C.东部地区加快向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
D.以重心(115.52°E,36.18°N)为起点,沿东南45°方向建设生态林 |